中央大学历史风貌区,南京老城区16处历史风貌区之一,2013年1月规划,主要位于
东南大学四牌楼校区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中央大学历史风貌区位于南京老城东北部,处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交汇之所,东望
紫金山,西临进香河,北枕北极阁与市政府,南接成贤街。规划范围包括现东南大学本部和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两个校区,用地面积约21.86万。此次规划将整体保护并延续风貌区格局和历史风貌,传承相关的环境要素。
据了解,中央大学历史风貌区内现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1处;已公布历史建筑5处,指已公布的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拟推荐历史建筑5处;历史道路14条;其中南京市古树名木2处,古井1处,遗构1处,雕塑4处。
中央大学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等学府之一,体现了“止于至善”
人文主义思想,是近代中国教育的两大支柱之一,云集了一大批学术大师和青年才俊。校区内的古典复兴主义空间布局与建筑形态等体现了近代教育模式与校园的多样性与融会性。是中国教育发展史甚至是国家公共设施建设史上的“第一”和“先进”。
中央大学风貌区建筑历史悠久,经历不同时期校园建设,存有很多新老建筑,呈现出不同年代建筑混杂分布的局面。1902-1920年建筑占2%,1920-1949年建筑占17%,1949-1988年建筑占49%,1988年后建筑占32%。其中,建筑风貌优占比例为31.78%,建筑风貌良占比例为17.71%,建筑风貌中占比例为44.34%,建筑风貌差占比例为8%。
针对文物古迹,结构、布局、风貌基本完好,局部已变动的建筑,将分别以修缮、修复、整治或改建、拆除及保留的方式进行保护。对文物古迹建筑保持原样,不翻建,按原样并使用相同材料进行修缮,包括日常保养、防护加固、现状修整,重点修复等。部分建筑将以调整、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活动为主,不改变其外观特征,根据其建筑质量、设施情况加以调整改造,以提高使用质量,适应新的功能。针对风貌极差、质量极差的一般建筑,根据规划需要将其拆除,进行新的建设活动或对古遗迹进行复建,或开辟为绿化及开敞空间。
本次规划计划将建立原
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建筑群和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旧址的专项档案,包括有形的资料和无形的资料,采用标准化格式,记录资料应当编有索引,以利于信息在地区、国家和国际间的交流和回收。
建立博物馆和展览馆,组织学术交流和文化活动,以利于“东南学风”的保护和延续。鼓励校友团体和个人保护和宣传东南大学的人文精神。运用文学、电影、电视、图像、录音等方式,扩大影响力,宣传和展示“止于至善”的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