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
200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图书
《中国陶瓷》由国家文物局主持编写的文物、博物馆系列教材之一。作者冯先铭,2001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陶瓷原料是地球原有的大量资源黏土经过淬取而成。而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其用法之弹性,在今日文化科技中尚有各种创意的应用。
作品目录
第一编 古代陶器
第一章 序说
第一节 陶器的起源
第二节 制陶粘土与蜃和料
第三节 窑炉与烧成气氛
第四节 陶系
第五节 陶器的器类与组合
第六节 陶器器表的修饰与花纹
第七节 研究古代陶器的意义
第二章 新石器时代的陶器
第一节 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流域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三节 其他地区新石器时代陶器
第三章 夏、商、周陶器
第一节 夏代陶器
第二节 商代陶器
第三节 其他地区的夏商陶器
第四节 周代陶器
第四章 战国、秦、汉及以后各代的陶器
第一节 战国陶器
第二节 秦代陶器
第三节 汉代陶器
第五章 陶制工具与建筑材料
第一节 陶制、纺织与渔猎的工具
第二节 冶铸工具
第三节 陶建筑材料
第六章 陶塑与陶俑
第一节 陶塑
第二节 陶俑
第二编 原始瓷与青瓷的烧制成功
第一章 商周时期原始瓷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商代原始瓷
第三节 周代原始瓷
第四节 原始瓷产地探讨
第二章 秦汉时期原始瓷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产地与窑场
第三节 由原始瓷发展成瓷器
第三章 汉代的瓷器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瓷器烧成于东汉
第三节 青瓷与黑瓷
第四节 瓷窑
第四章 三国晋至南北朝时期的瓷业
第一节 南方各地的瓷窑
第二节 北朝的瓷业
第三节 三国至南北朝瓷业的主要成就
第三编 隋唐五代与辽的陶瓷
第一章 隋代陶瓷
第一节 隋代陶瓷特征
第二节 隋代青瓷窑
第三节 隋代白瓷的成就
第二章 唐代陶瓷
第一节 唐代陶瓷特征
第二节 唐代主要瓷窑
第三节 唐代陶瓷工艺成就
第三章 五代与辽的陶瓷
第一节 五代陶瓷特征
第二节 五代主要瓷窑
第三节 五代制瓷工艺的改进
第四节 辽代陶瓷特征
第五节 辽代主要瓷窑
第六节 辽代陶瓷与中原陶瓷的关系
第四编 宋金时期的陶瓷
第一章 宋金时期北方地区陶瓷概说
第一节 宋金时期北方地区主要瓷窑
第二节 宋金时期北方地区制瓷工艺成就
第二章 宋代江南地区陶瓷概说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宋代江南地区主要瓷窑
第三节 宋代江南地区制瓷工艺成就
第五编 元明清时期陶瓷
第一章 元代景德镇瓷器生产概说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枢府”(卵白釉)瓷
第三节 青花瓷
第四节 釉里红与青花釉里红
第五节 各种色釉瓷
第二章 明代景德镇瓷器生产概说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洪武窑瓷器
第三节 永乐窑瓷器
第四节 宣德窑瓷器
第五节 正统、景泰、天顺窑瓷器
第六节 成化窑瓷器
第七节 弘治窑瓷器
第八节 正德窑瓷器
第九节 嘉靖、隆庆窑瓷器
第十节 万历、天启、崇祯窑瓷器
第十一节 景德镇以外地区的几个重要陶瓷品种
第三章 清代景德镇瓷器概说
第一节 概说
第二节 顺治窑瓷器
第三节 康熙窑瓷器
第四节 雍正窑瓷器
第五节 乾隆窑瓷器
第六节 嘉庆至宣统窑瓷器
第七节 景德镇以外地区的几个重要陶瓷品种
创作背景
中国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中国人早在约公元前8000-2000年(新石器时代)就发明了陶器。
自1990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来,在文物、博物馆界和社会各界乃至海外同行中反响强烈,受到文博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好评,多次应读者要求重印。
近十年来,全国文物、博物馆事业取得了很大发展,各方面的新发现、新成就不断涌现,为了及时反映文博事业的新面貌,使这套教材更加完备,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要,国家文物局再次组织原编写人员对教材重新进行了修订。本次修订,除了补充最新研究成果和内容外,对原书中有误之处也作了更正。
作者简介
冯先铭(1921-1993),中国古陶瓷专家,故宫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中国古外销陶瓷研究会长,国家文物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早年就读于北平辅仁大学西语系。
受其父(历史学家、翻译家)冯承钧的影响,对历史有浓厚的兴趣。
四十年代就职于北京故宫博物。
参考资料
冯先铭.故宫博物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09 02:49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目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