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
中国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著经济理论著作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是中国现代经济学家、教育家王亚南创作的经济理论著作。该书成书于1945年,初版刊行于1946年。
内容简介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运用马克思资本论》的概念、结构、范畴、体系和规律,研究并回答了旧中国经济形态的属性及特殊的经济所构成的特点,并对旧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货币、资本形态、利息、利润形态、工资形态和地租形态等都作了考察分析,否定了当时中国国内流行的中国社会意识已完全的资本主义化、封建主义早已不存在的错误观点。
根据人民出版社1957年的版本,全书分为“导论”“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中国社会的资本形态”“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中国社会的工资形态”“中国社会的地租形态”“中国社会的经济恐慌”和“结论”共九篇,五篇附论为“政治经济学在中国”“中国经济学界的奥大利学派经济学”“中国商业资本论”“中国商业资本与工业资本间的流通问题”和“中国官僚资本之理论的分析”。
作品目录
创作背景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原为王亚南在中山大学开设高级经济学课程的讲稿,曾先后分篇发表于《中山文化季刊》《广东省银行季刊》《时代中国》等刊物。20世纪40年代,作者主张把经济学中国化,建立以研究中国经济为主题的“中国经济学”。该书正是他实践经济学“中国化”的一部具有影响力的代表著作。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的原版《中国经济原论》出版后经过多次修订出版,1957年刊行的第五版,将书名改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内容也作了修改。
作品鉴赏
主要观点
一、导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的形成发展过程及其研究上的两条战线
作者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记录形成发展出发,指出这种社会的经济是采用一种把封建剥削作基础,而在其上建立起买办官僚资本的特殊支配形态。围绕中国现代社会经济性质问题的研究只有20多年时间(到20世纪40年代作者写作此书时),约略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由大革命之前到“九一八”事变之后那段时间、抗日战争期间以及抗日战争结束前后若干年内。这三个阶段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经济的研究,都明确分出两个阵线,即“带有进步的批判性的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保守的缺乏历史性格的有闲阶级的经济学”(反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之间的观点的对立和斗争。作者论述了研究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重大意义,提出这种科学研究依据的几种科学,即政治经济学、经济史学和中国经济史,而后又提出该研究应当采用的方法为比较的研究法、全面的研究法和发展的研究法。
二、中国社会的商品与商品价值形态
王亚南指出,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性质问题是“一般占优势的商品本身是采取前资本主义的小商品生产形态,一是采取资本主义商品形态的问题”。通过分析中国工业品、农业品、劳动力和土地的商品性质,指出它们还不具有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性质。从价值规律出发,考察商品价值的增殖过程、增殖价值的实现过程剩余价值的分割过程可以看出,中国仍有一大部分生产物还是当作使用价值而非交换价值而生产出来的,虽然当作交换价值生产的部分在不断增加。由使用价值生产向交换价值生产的转化主要是商业资本的作用。商品价值的大小,不是以所费的劳动量而是以商人的意兴或慷慨为依据。
三、中国社会的货币形态
作者认为,货币在它的发展过程上,经历了三重演化,它是由商品发展过来的,商品的发展史就是货币的发展史,商品运动与货币运动互为表里;货币的各种机能是逐渐发生的结果;它的每一机能,皆随着社会的改变而异其实质。1935年货币改革以前,中国一直采用银本位制,从世界币制史看已属落后币制,与之关联的是货币种类的凌杂和各种货币单位的参差和不确定。加之世界银价大幅波动,使中国货币难以有效执行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之机能。币制的不健全、辅助条件(治安、交通、度量衡及国内市场)差,影响了货币流通手段的发挥,使许多商品化成分逆转为自然经济成分。货币储藏手段机能有三个发展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现代初期和现代初期以后。中国货币储藏机能尚停留在上述一二阶段,第三阶段不过略具萌芽而已。中国货币的支付机能也限定在狭窄的范围内。在世界货币上,中国不但不执行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反而执行一些不利于中国经济发展的货币政策。1935年的货币改革,在使中国货币取得现代性外观的同时,发挥了两个与外观不相称的本质表现:一是与中国历代传统政治有关的财政的性格;二是与中国现代经济特质有关的商业的性格。
四、中国社会的资本形态
王亚南认为,资本具有三种形态:生息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前两种资本形态有了商品流通关系即可存在,后一种资本形态(即产业资本)则必须通过生产领域才能成立。在中国社会,非现代和现代的各种资本杂然并存着。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中,商业资本获得了买办性的性格。在生息资本两种类型中,非现代的高利贷资本虽还保留着广大的活动地盘,但在大都市的支配地位已渐为现代的银行资本所取代,中国的银行资本具有高利贷的、财政的和商业的性格。中国产业资本的来源先天不足,组织形态落后,有机构成低下,在各种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很小。作者证明,在中国资本积累、集中和分散的全运动过程中,外资实际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资本积累的主要方式是原始的;集中的过程是向商业资本集中,并进而形成资金由农村流向城市、流向中国金融机关和外国银行,其中一部分再行外流的大集中运动;而资本的分散过程也撤开产业活动,转向投机市场牟利活动,乃至购买土地。总之,中国资本的全运动过程,不论是积累、集中,或分散,基本上都捺上了商业或商业性的印记,而不是产业的。
五、中国社会的利息形态与利润形态
作者首先提出利息与利润相关联的三个法则:第一,资本主义以前的社会,是利息率决定利润率;资本主义社会则是利润率决定利息率。第二,一国利息率的高低,与产业发展程度成反比。第三,商人资本较产业资本越大,产业资本利润越小。作者认为,中国同时存在三种利息基准,利息率呈现差异变动大、难以均衡化或一般化以及各种基准利率相互影响的特征。中国产业利润受到中国生息资本高利息率和外国在华银行低利息率(给外国在华企业融资)的双重打击和破坏,加之中国近代商业的买办性(其本质是排斥本国产业的),使得中国产业不易把商业转化为其服务者,反成为商业的服务者。故产业利润还受到商业利润的规制。作者指出,中国利息与利润形态是中国那种商品、货币与资本运动的过程中的必然产物,虽然它对该过程又尽着规制或调节的作用。
六、中国社会的工资形态
作者指出,工资的形态受决定于劳动的形态。中国传统的雇用劳动关系阻碍并歪曲着雇用劳动的现代化历程。在中国数千万的雇用劳动者中,产业工人不到十分之一。就是这一部分有限的工人亦不能完全在现代雇用劳动条件上受到用。在较新式的产业中,大量使用妇女和儿童劳动以压低工资,而原始诸产业更是采用学徒制、家长制、血汗制(在家中劳动的计件制)、包工制等雇用劳动制度来压榨工人。在农村,1500万左右的雇农的劳动力价格平均要低于畜力和农具的置备费,他们所以被雇用,与其说是因为缺少资本,不如说是缺少土地。
七、中国社会的地租形态
王亚南指出了封建制地租与资本制地租各自的特指及其转化历程。中国地租的一般现象形态则可以用四点概括,即为地租的收入者主要是私人地主,租佃手续一般采取契约的形式,实物地租占着支配地位,而地租则高到无可比拟。中国地租的现代化受着落后的商品货币关系的拘束。中国小土地所有和土地分散经营的形态同样限制了新式地租的产生。从农业资本构成与农业用劳动上更可以产出,土地还不是把它拿来利用资本,而是把它拿来利用劳力。不论是土地所有者或地租经营者,他们的利得主要不是通过土地上使用的资本,而是通过土地本身。土地是农业上积累的最主要手段,地租成为其他一切积累形态的基础。地租的积累和使用,大体以传统的方式进行,在其积累过程中,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起了保驾护卫的作用。
八、中国社会的经济恐慌形态
作者指出中国传统的经济恐慌以中国典型的集权封建经济为现实基础,具有较大的全面性、社会性和必然性的特征。与现代资本主义接触后,亦相应改变了原有的内容和姿态,但资本主义恐慌的必然性、规律性及其一般性,仍不可能从中国的经济组织内部发展呈现出来。同时,以前当作封建经济恐慌范畴在中国特殊表现的较大的广袤性较有节奏的必然性和循环性,却反而在市场关系日益扩大的情形下,被支离歪曲或痉挛起来了。中国当代恐慌表现出二重性:一方面像不顾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变动而一直为一种慢性经常化的痼疾所困厄着,同时却又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动摇而加重老病。中国的经济恐慌是在小商品生产、商业使生产物变为商品、商业支配产业、商业利润高于国产业利润、利润受规制于利息、各种不等价交换、资本向都市向外国集中农村各种原始资本形态的相互作用为资本在它们之间的流转以及劳动驱逐工具甚至畜力等一系列经济运动所联同体现的诸种法则作用下产生的。
九、结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生产关系下的诸经济倾向的总考察
作者指出,一切落后社会人民的被奴役与被剥削——无论这奴役剥削它们的势力,是来自中国国内或国外——一般是通过带有封建性的土地所有与使用的落后的社会关系实现的。一个社会的半殖民地性格,是由它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引出的,是通过它的各种封建剥削造成的。而一切原始性的剥削,又是把封建土地制作为其骨干或核心。中国土地问题以土地分配不均和地租率太高为基本表现,而其症结所在则是掩藏在其后的一系列带有封建主义性质的社会关系。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内在发展的一般倾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原始性剥削表现在农业生产诸条件上的破坏倾向;第二,表现在农村诸原始性资本的恶劣倾向;第三,表现在农村封建余毒在实践中的逐利倾向。这三种范围大小不同的运动通过内在条件维系着连贯着,生成一种整体运动,从而构成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经济形态。各种不利的倾向又在不断破坏着土地剥削关系这一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础,敦促其向着“自我否定”的前途迈进。
艺术特色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的逻辑与章法结构,乃至行文特色,呈现出浓厚的《资本论》痕迹,故被喻言是“中国式的《资本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
作品影响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被译成日、俄等多种译本在国外发行,许多观点被后人引用。
王亚南在《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中,对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结构体系和研究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开拓性的探索,不但在当时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尝试,在当代也有其重大的启示意义和借鉴价值。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于1998年被评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之一,是唯一入选的在解放前出版的经济学专著。
出版信息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初版(初版名《中国经济原论》)于1946年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后由上海生活书店于1947 年出新版。1949年由三联书店再版。1957年由人民出版社刊行第五版,并将书名改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
作者简介
王亚南(1901年10月—1969年11月13日),男,出生于湖北省黄岗县。1923年就读武汉中华大学。1927年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反蒋抗日运动。1944年离开中山大学任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1945年任厦门大学经济系主任兼法学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6月被任命为厦门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成立时当选为学部委员、常委。1954年起连续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同时担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福建省教育工会主席、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1957年5月23日在厦门大学参加中国共产党,“文革”中受冲击。1969年11月13日在上海病逝。生前曾与郭大力合作首次全译出版《资本论》三大卷,提出“封建地主经济论”,有《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初版名《中国经济原论》)《中国地主经济封建制度论纲》《中国官僚政治研究》等代表作。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0-12-02 18:54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