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中国北京市公办高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简称中国社科大,位于北京市,是经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批准,由教育部审批创办的以科教融合为办学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文科大学,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
历史沿革
建校基础
1949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接管的原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以及北平研究院部分科学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1951年6月11日,中国科学院与教育部联合发布《1951年暑期招收研究实习员、研究生办法》,成为新中国开始研究生培养的标志。1955年6月,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设置了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部等四大学部。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机构、队伍和制度遭到全面破坏,停止了招生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科学院率先恢复了研究生制度并成立了中国第一家研究生院。1977年5月,在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基础上,中国社会科学院独立建院,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
1978年,经邓小平叶剑英同志亲自批准设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直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主要任务是培养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研究生院,被誉为改革开放之初文化教育领域的“春风第一枝”;10月5日,第一届448名硕士生入学;10月11日,研究生院成立大会暨首届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北京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剧场隆重举行。
研究生院成立伊始,走的是一条先招生、再建校园的办学之路。1978年,由于校舍不足,研究生院暂实行分散多处办公和学习的方式:院部设在北京师范大学,1980年5月又分批搬迁往北京市十一学校;哲学系设在北京市总工会干部学校(今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新闻系设在人民日报社;考古系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亚系设在北京大学。
1981年9月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举行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11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成为中国首批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9月3日至11日,与《经济日报》《经济学周报》《世界经济导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十余家单位在浙江省德清县莫干山联合举办“全国中青年经济科学工作者学术讨论会”(即“莫干山会议”)。1985年7月22日至27日,研究生院由北京市十一学校迁往西八间房131号(后改为望京中环南路1号),即望京校区。由于办公楼、教学楼、图书馆楼尚未竣工,各部门的办公室暂设在1号宿舍楼,图书馆暂搬到汽车库内。
199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建院20周年庆祝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同志在研究生院建校二十周年时题词:“把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办成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基地”,为研究生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0年,研究生院开始招收港澳台地区研究生。2008年4月26日,研究生院良乡新校区奠基仪式隆重举行。2008年也正是研究生院建院三十周年之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陈奎元为研究生院题写了八个大字——“笃学、慎思、明辨、尚行”,后被确立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校训。
2011年4月26日,经过三年的建设,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良乡新校区正式落成。201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于次年春季起专门成立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1932年12月,少共苏区中央局在瑞金县洋溪村创办了列宁团校。长征到达陕北后,1936年,团中央在保安县刘家坪村创办了该校,后改名为鲁迅青年学校。1937年10月,党领导的西北青年救国联合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了战时青年训练班,统称安吴青训班。1940年5月,党中央在安吴青训班基础上于延安创办了“泽东青年干部学校”。1948年5月,为培养团的青年干部,中央青委从山东、河北、山西等老解放区抽调了一些有青年工作经验的干部作为建校骨干,同时制定了《教育计划》;紧接着,中央青委就在位于平山县东岗上村的华北党校内开办了青年班,称华北党校六部;9月,华北党校六部迁到两河村,并正式命名为中央团校,中央青委书记冯文彬兼任中央团校校长。
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488人大都是青年工作者、学生运动领袖及骨干,来自解放区和蒋管区。团校的教学围绕帮助学员树立共产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组织政治理论学习,重点安排了社会发展史、唯物史观、列宁主义基础、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等课程。教学还安排了党的方针政策和团的业务学习。此外,还向学员介绍苏联、美国及欧洲、东南亚的情况,分析国际形势;11月,中央团校领导邀请周恩来、邓颖超参加团校即将举办的一二九纪念活动。 1949年7月4日,毛泽东、朱德出席中央团校第一期学员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的毕业典礼;8月,中央团校第二期在良乡县开学,学员达到1180人;10月1日,团校学员和教职员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同年11月,学校正式迁入北京,校部和各班部分别设在市区东四一带的民用住宅。1954年夏,迁入西郊海淀区新校舍,即现在的校址,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1978年7月,中央团校正式复校;8月10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及相关负责同志出席中央团校复校后的第一期(第十六期)轮训班开学典礼。根据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和团中央关于团校教育正规化的设想,中央团校自1983年起探索开办正规学历教育,举办了三届两年制在职团干部大专班。
1985年9月,国家教委批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正式建立,同时继续保留中央团校的校名。学校两块牌子,一套机构,承担普通高等教育与干部培训的双重职能。中央团校从此跨入国民教育系列,成为中央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高等院校。 1986年成立夜大学,1989年开办函授大学。1990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资格,向社会输送了首届本科毕业生,并开始招收第二学士学位生。1995年成立中华全国青联高等教育培训中心。1997年,一次性通过国家教委专家组的全面检查并被授予“合格院校”后,学校实施“一个先导三个工程”的教学工作整改方案。2000年,实施以全面学分制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改革,并开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成立继续教育学院。2003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办学层次迈上新台阶。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同年,被确定为国内大学生KAB(Know About Business)教育项目首批试点院校之一,并且成立中国内地高校首个社会工作学院、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2008年,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成立了专门研究共青团的理论研究所。2012年获批为教育部、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2015年,中宣部批准的共青团中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落户学校。
合并建校
2016年11月26日至2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术调研团来青岛,与青岛市人民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意向书。2017年1月7日,青岛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北京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设高等院校,合作共建青岛研究院;5月,经教育部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为基础,整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本科教育及部分研究生教育资源创办,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不再举办本专科学历教育;8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西三环北路(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区正式挂牌;9月12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成立大会暨2017级新生开学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举行。2017年共有4个学院7个专业在全国招生首批招收392名本科生。
201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等国内8所高校在兰州大学共同启动“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实现跨区域教育资源整合。2019年9月20日,荣获中国绿化模范单位称号;11月1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在北京正式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通过学生互换、课程互认、学分互认、教师双聘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构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科教育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020年8月,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印发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院系调整暨推进科教融合改革工作方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院)一起,共建12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并进一步加强各研究生教学系建设。这12个科教融合学院是在原有7个本科学院,3个研究生学院和17个研究生教学系的基础上组建的,每个学院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研究所(院)作为牵头合作单位。
2021年12月,学校入选考古学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据2024年6月1日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设有17个二级学院(部),16个本科专业招生。
学科建设
2020年11月,学校拥有34个中国国内优势学科、69个学校重点学科。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4 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32个;金融、税务、法律、社会工作、文物、博物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国际中文教育、会计、翻译、新闻与传播等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师资力量
中国社会科学大学隶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研究员、副研究员、学科带头人,及国内外知名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和领军人才组建教师队伍。根据2024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聘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66人,2018-2022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8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青年教学名师)7人。截至2023年底,学校有职工2083人,其中专任教师1694人,外聘教师103人。在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1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1580人,具有研究生学位(硕士和博士)的专任教师1671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1 人,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81人,近一届教育部教指委委员6人,省级高层次人才60人。
教学建设
师徒制”的指导模式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多年探索不断完善建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本科教育继承和发扬这一传统,设立本科生学业导师。导师由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外的知名专家学者担任,每位导师指导2-5名学生。
大学向本科教育导入研究生教育资源,组建13个本硕博一体化的科教融合学院,在某些基础学科和重点学科开展连续培养。学校实施特聘教授、岗位教师、专职教师和研究生导师制度,形成 “四位一体”的师资队伍,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提供支撑。
学校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兼任学生导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学者,承担大量的国家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国家有关部门提出或委托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研究任务、个人的独立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为本科生提供科研机会,把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培养纳入到日常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中,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和导师的科研活动,通过实践掌握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接触学科领域前沿内容。
大学除强调基础学科学习外,还发挥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优势,注重通过整合、设立交叉专业,保证大学专业设置的综合性。学校给予拔尖学生转专业的一定自由度。在管理制度上为学生提供有序转调专业的机会,发挥个人潜能,激发学习兴趣。采用精英教育模式,进行小班教学,每班级人数稳定在15-30人左右。根据各院系的差异化培养要求,授课还采取大型综合课、系列化小型独立课、研讨课、长学时课、短学时课、结合科研的多种形式的研讨课等。并且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调整了不同专业课程设置,以适应学生多元发展需求。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设立新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对优秀新生和在校生进行奖励。对家庭生活困难的学生提供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勤工助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的帮助。
2022学年,学校获得9项省部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立项,获评省部级线下一流课程4项,省部级其他项目10项。截至2022年6月,学校开设的16个本科专业全部入选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截至2023年底,学校2023年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有省部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5个,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平台)4个,均为创业示范基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教师既注重知识性教学、思维性教学,也注重发挥自身特长,进行研究性教学。2022年,学校教师共出版专著269部,译著或辞书20本,教材13本,将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2022-2023学年,学校在校本科生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获立项259项,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人次209人次,在各类文艺、体育竞赛中创作、表演的代表性作品11项,获奖7项,共发表学术论文12 篇,学生参与教师科研800余项。另外,在本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共立项建设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44个(其中创新41个,创业3个),省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5个(其中创新25个)。截至2023年年底,学校参与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为477人,参与创新创业竞赛全日制本科在校学生为67人。2023年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等省部级教学类项目22项。
2023年4月26日召开的“人文社会科学新苗支持计划”优秀成果表彰大会上,共有27项“新苗计划”优秀项目获得表彰,其中课题研究项目20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11个);读书会优秀项目2个,学术团体优秀项目2个,学术竞赛优秀项目3个。
合作交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美国、英国等十几个国家多所大学及学术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采取联合培养、海外学习等形式,本科在读期间,符合要求的学生将受资助赴海外接受培养,优秀学生在经过本科学习的基础上,可通过海外学习途径,继续攻读学位,或取得联合培养学位。针对本科生有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美国加州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学分项目;英国牛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大学课程项目;美国加州大学3+X攻读硕士、双硕士项目,日本政策研究大学硕士项目等。
学校自2012年6月起与美国杜兰大学合作举办硕士学位教育,合作举办的金融管理硕士学位教育(Master of Finance,简称MFIN);与英国斯特灵大学(University of Stirling)合作举办的创新与领导力博士项目,学生毕业被授予英国斯特灵大学颁发的管理学学位(Doctor of Management)。
2021年3月1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建福宫敬胜斋续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展文博人才培养、文化遗产研究、一流学科建设等工作。故宫博物院将选派更多的古书画、古陶瓷、古建筑、宫廷史、博物馆学、文物修复等领域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研究生导师;12月7日,与中国人民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校的战略合作以优势互补作为合作基础、以互利共赢作为合作目标、以强化执行作为合作抓手;12月17日,与北京外国语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校就培养探索“外语+专业”双精的复合型新文科人才;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以及打造一流国际研究和人才培养新智库达成合作。2021年度,学校与澳门大学、澳门城市大学、澳门科技大学、欧洲研究国际中心、莫斯科大学等境外知名高校及机构建立新的合作关系,签署6份合作协议。
2023年12月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阅江书院揭牌仪式在南信大举行。双方将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深化战略合作。
2024年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两校就深度推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平台共建等领域进行交流合作。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从2020年9月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院)一起,共建科教融合学院。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2016年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显示,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中国智库中排名第一。截至2021年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专业化智库数量达到24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主办的国内新闻传播学领域顶级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和其他五种定期出版物在中国国内引领学科发展;主持管理一个全国性的二级学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传播学专业委员会;建有五个实验室——全球影视与文化软实力实验室、中国舆情调查实验室、融媒体实验室、非线编实验室、数据新闻与计算传播实验室;九个研究中心——政治传播研究中心、媒体法研究中心、传媒和青少年研究中心、创意传播研究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传媒发展研究中心、世界传媒研究中心、传媒调查中心、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两个国情调研基地——国情调研江苏张家港基地和湖北英山基地;一个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治理研究智库舆情研究部。
研究成果
截至2016年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共完成专著12938部,学术论文147003篇,研究报告27140篇,译著3724部,译文23473篇,学术资料33266种,古籍整理514种,教材1108部,普及读物1819种,工具书1886部;建成院级、所级、专业化智库共18个。
2019年8月9日至10日,在第二十次全国皮书年会上,学校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团队推出的《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8》,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第十届全国优秀皮书奖”三等奖。
2020年11月,学校政法学院何庆仁教授的《共同犯罪的归责基础与界限》、新闻传播学院刘继业副教授的《感性批评和现当代小说》和历史学院魏万磊副教授的《晚年梁启超与五四“文化保守派”》等三部学术著作先后出版,成为该校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库”首批问世的成果。
2021年学校出版著作32部,其中专著12部、译著3部、教材5部、智库报告6部;发表论文482篇,其中顶级期刊论文13篇(《中国社会科学》7篇、《管理世界》3篇)、权威期刊论文44篇、核心期刊论文177篇。获得9项省部级成果奖。其中教育部成果奖1项,北京市优秀成果奖3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奖5项。
2022年入选大学文库的著作有40部,分别是智库报告系列4部,引导性选题系列11部,理论研究成果系列18部,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系列6部及新苗计划优秀成果文集1部;出版32部成果,其中学术研究系列31部,思政研究系列1部。
2023年12月,学校教师申报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内涵和建设路径研究、21世纪视域中的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和帝国主义本质新表现研究等16个项目入围2023年度国社科重大项目立项公示名单。另外《中国少数民族汉文文献中的中华传统文化关键词研究》获得教育部社科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重大项目)”立项。
2020年度学院著作《信息主义及其哲学探析》,获北京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著作《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的传播——历史视野与哲学思考》,获北京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共享发展研究》获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论文《习近平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及其价值取向》,获北京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研究会征文一等奖;论文《共青团投身脱贫攻坚路径研究》,获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2019年会暨新时代中国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研讨会一等奖。
2022年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共获批25项科研项目。省部级项目占比近50%,其中包括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1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团中央中特中心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4项,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1项,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2项。此外,还获批校级重大项目5项、一般项目3项,咨政委托项目3项,资助出版项目2项,校教改项目2项。
学术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书馆由良乡校区图书馆和望京校区图书馆组成,还提供信息检索中心、研讨室、笃学讲堂、视听空间、自由研讨区、信息素养培训室等多种研讨、交流、休闲场所。此外,图书馆充分借助移动互联网与信息化技术,为读者提供馆藏资源检索、信息查询、书刊借阅、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信息素养培训、多媒体资源、移动端微服务等多种线上支持服务。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3个,拥有纸质图书544.52万册,拥有电子期刊6.72万册,学位论文1521.29万册,音视频5413.0小时。2023年底,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为64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49.5万余册,外文图书6万余册,中外文过刊7万余册。馆藏图书以经典著作、研究专著、资料汇编为重点,并特别收藏有关新学科、交叉学科及边缘学科的书籍。可供使用的各类数据库209个。此外,图书馆还收藏有自创建开始的历届博士和硕士学位论文,提供电子版学位论文的浏览服务。
202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图书馆总馆”,馆藏资源全部对大学师生开放。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报》是月刊,1979年出版试刊号,1981年1月正式创刊,为综合性学术刊物,原名《学习与思考》,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实行双向匿名审稿期刊。2003年,蝉联“全国百强社科学报”;2006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定为“全国三十佳社科学报”;2010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三十佳社科期刊”;2023年被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全国高校精品社科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拥有国内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规模最大、学科结构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学术期刊群。全院拥有学术类期刊82种,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学科领域的权威期刊、核心期刊。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原名《团校学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中国青年论坛》,创刊于1982年,是共青团中央主管、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双月刊。本刊为青年类专业学术期刊,以“弘扬学术精神、突出青年特色”为宗旨,强化政治性、学术性、专业性、学科性。主要栏目有“特别观察”“青年理论”“共青团与青年工作”“青年思想与教育”“青少年与社会发展”“青少年与法治”等,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学报名刊、CSSCI来源集刊。
校园文化
学校标志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校徽核心图案为五角星和书籍,两侧是雄鹰翅膀,周围是学校英文名称,下方是学校中文名称和建校时间。
旗面正中是中英文校名及校徽,周围是金穗。
精神文化
学校校训沿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的院训——笃学、慎思、明辨、尚行。“笃学”出自《论语·泰伯》中“子曰:‘笃信好学,止于善道’”,希望我们以求真务实、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学问;“慎思”“明辨”均出自《礼记·中庸》中“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表明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时要学会周全地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尚行”出自《皇极经世书》中“尚行,则笃实之风行焉”,提倡将专业知识付诸实践,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服务国家、贡献民族、推动发展。
社团文化
根据社团业务范围,学校学生社团分为学术科技类、文化类、体育类、志愿公益类、自律互助类。截至2020年19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准予年审注册的学生社团有42个。
校区情况
良乡校区
学校本部良乡校区占地面积610亩,建筑面积10.2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长于大街11号。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除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在良乡校区学习。
望京校区
望京校区校区占地37.8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1号。截至2023年4月,望京校区有国际教育学院、法学院、商学院、政府管理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五个学院,有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法律硕士、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以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硕士、博士研究生在校区学习生活。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学校历任校(院)长均由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兼任,冯文彬、胡耀邦、韩英、王兆国、胡锦涛、宋德福、李克强、周强、胡春华、陆昊、秦宜智等同志先后担任校(院)长。
校友情况
所获荣誉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
院系设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
1949.中国科学院官网.2009-09-28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14: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