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是中国石化直属上游综合研究机构,正式成立于2000年7月,是在原国家地质矿产部所属的7家油气普查勘探研究单位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
历史沿革
前身机构
1965年6月9日,地质部石油钻探技术研究队成立。
1984年4月4日,发展为地质矿产部石油钻井研究所。
1997年2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
2000年3月,更名为中国石化新星公司石油钻井研究所。
1977年10月,国家地质总局、江苏省石油物探研究大队成立。
1979年8月,更名为地质部石油物探研究大队。
1983年3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物探研究所。
1997年7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1958年,上海石油普查大队实验室建立。
1962年,更名为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1970年6月,地质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与1962年3月8日成立的地质部石油地质局综合研究队合并成立国家计委地质局石油地质研究队。
1971年6月,更名为湖北省石油地质研究队。
1976年5月,更名为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79年10月,更名为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83年,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
1998年3月,组建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新区勘探研究院。
1977年7月,国家地质总局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成立。
1983年,更名为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中心实验室。
1998年5月,组建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实验地质研究院。
1979年,地质部石油地质研究所成立。
1998年3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规划研究院。
1971年10月7日,国家计委地质局150工程筹备组。
1979年,组建为地质部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1981年2月,更名为地质部北京计算中心。
1982年5月,更名为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中心。
1997年1月,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北京计算中心。
1964年,地质部石油地质综合大队101队成立。
1984年,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中心成立。
1988年,石油地质综合大队101队、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中心合并成立地质矿产部石油地质海洋地质局培训化探中心。
1997年,更名为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化探中心。
合并重组
1999年8月,
中国石化集团印发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关于整体重组的初步实施意见》。
2000年3月,原中国新星石油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5月,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党组决定筹建成立中国石化直属的上游研究院,将原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所属北京石油勘探开发规划研究院(原石油地质研究所)、北京计算中心、无锡实验地质研究院、荆州新区勘探研究院、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和山东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等七个研究单位整合组建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2000年7月,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成立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
2005年3月,无锡实验地质研究所更名为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同年,合肥石油化探研究所更名为合肥培训测试中心。
2007年,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划归中国石化集团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更名为荆州勘察技术中心,并以此为基础于2010年组建了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荆州采油厂。
2009年6月,以德州石油钻井研究所组建了中国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9月,以南京石油物探研究所为基础组建了中国石化石油物探研究院。
科研条件
人员编制
截至2015年底,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拥有员工1103人,其中科研人员占75%,硕士学历以上的人员占67%,高级及以上职称的人员占64%;拥有
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3名、集团公司首席专家1名、集团公司高级专家11名、院首席专家4名、教授及教授级高工84名、高工561名,博士368人。
集团公司首席专家:袁向春4
研究部门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研究院拥有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3个院级实验室,北京总院设有15个科研部门(机构)、京外科研单位2个;石油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和油气化探实验测试中心取得国家级计量认证。
国家级平台:国家页岩油气富集机理与有效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页岩油研发中心
中国石化重点实验室:中国石化油气成藏实验室、多波地震技术实验室、海相油气藏开发实验室、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实验室
院级实验室:提高采收率实验室、储层改造与保护实验室、构造与沉积-储层实验室
北京总院科研部门(机构):海外油气研究中心(ADDAX项目部(ADDAX研究所)、项目评价项目部(项目评价研究所)、海外勘探规划与信息项目部、亚非项目部、美洲项目部)、测井技术研究部、软件开发项目部、实验研究中心(提高采收率项目部(提高采收率研究所)、基础地质实验项目部)、油气地球物理研究中心、地面工程研究所、天然气研究所、西北勘探研究中心、油气勘探研究所、非常规资源研究所、油田开发研究所、采油工程研究所、战略研究室、储量评估中心、油气规划研究所
京外科研单位:无锡石油地质研究所(页岩油气评价研究项目部、海相油气成藏研究项目部、地球化学勘探项目部、资源与区块评价研究项目部、南方地区研究评价项目部、西部地区研究评价项目部)合肥培训测试中心
设施资源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拥有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实验仪器设备,推进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序列的建设,形成了Petro-V、Petro-MCS、Petro-FWI、Petro-FCS、Petro-TSM 等软件系统。
截至2015年底,中国石化地质资料中心馆藏油气勘探开发类纸质地质资料63.2万余件,光磁载体资料近4万盘(片),薄片等实物地质资料近7万件,其中最早的资料形成于1938年;馆藏文书、会计、专利等档案2.7万余件;馆藏纸质中外文图书2.1万余册、电子图书5万册、在订中外文期刊163种。
科研成就
研究成果
2000-2015年,石勘院承担国家“973”计划项目5项,国家重大专项7项,国家“863”计划项目课题7项,自然基金项目24项;国土资源部项目12项,其他部委项目22项;承担中国石化科技部攻关项目454项,参加“十条龙”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项。
据2018年4月研究院官网显示,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先后承担或参与各类科研项目711项,获得国家基金、博士后基金等58项,申请专利等45项,发表论文670篇,论著12部;累计申请专利624件,其中发明专利566件,占比90.7%;获得授权专利174件,其中发明专利129件,占比74.1%。
截至2015年12月, 研究院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
学术期刊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创刊于1980年,主要栏目有“专家论坛”、“油气地质”、“勘探开发”、“技术方法”以及我国石油勘探领域重大成果的报道等。
1996年获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1995、1999、2001年连续三届获湖北省优秀期刊奖,1999年被评为湖北省“五十佳”重点创建期刊,2001、2004、2008、2012年连续四届获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评比一等奖,2004年荣获第四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5年被评为“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2008、2011年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2012年被评为“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是美国《
工程索引》(
EI)、《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版)》(
CSCD)和
北京大学《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等中国国内外20多家权威数据库和检索系统的固定收录期刊,是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和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
《
石油实验地质》是一份报道中国油气普查、勘探及开发成果,反映中国石油地质研究水平的学术性、技术性刊物,常设有盆地油藏、石油地球化学和方法技术3个栏目。被美国石油文摘(PA)、美国
化学文摘(CA)、美国GeoRef数据库、俄罗斯Pж文摘杂志(AJ)、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文期刊服务平台、超星期刊域出版平台、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中国石油文摘、
中国地质文摘等收录,获得第四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学术论文(F5000)项目来源期刊、CAJ-CD规范获奖期刊、第八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报刊一等奖、中国石化第四届期刊质量考核评比二等奖等荣誉。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于2001年12月11日批准成立,在北京、无锡设有站点。
2015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对石勘院博士后科研工作进行了评估,评定为“优秀”工作站并予以全国通报表扬。
教学建设
截至2015年12月,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先后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306人,出站244人,165人留石勘院工作;留院博士后中,有8人成长为专家、6人任中层干部(处级)、担任项目长或技术首席的达141人。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S:Sustainable,可持续发展;I:International,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N:National,奉献国家;O:Oil,每一滴油都是承诺;P:People,回报股东,服务社会,造福员工;E:Environment,关注环境;C:Cooperation,合作共赢。
标识由朝阳图形、中文简称和英文简称(SINOPEC)三部分构成。代表中国石化秉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上中下游产业链,肩负起社会责任、关注环境、提升消费者生活品质的神圣使命。
红色圆圈将中文与英文和谐的连接为一个整体,寓意中国石化是能源的提供者,是经济运行的血脉,是朝阳工业,正朝着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的远景目标迈进。
精神文化
办院宗旨:人才为本、创新为魂、技术立院、业绩立位
文化理念:诚信、协作、创新、执行
现任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