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瘰螈
两栖纲动物
中国瘰螈,别名水和尚、化骨丹,是有尾目蝾螈科瘰螈属动物。全长126-150毫米,头部扁平,头顶略凹;吻端钝圆,与眼径几等长,吻棱明显;鼻孔近吻端;躯干浑圆。前肢较细长,指端圆钝,基部无蹼,指、趾无缘膜;尾部侧扁,尾梢钝网;皮肤粗糙,体背与体侧布满分散瘰粒,背面有1条浅色脊纹或无;体背与尾侧为褐色,背脊棱暗红,体侧与腹面色浅,腹面有橘红或黄色块斑,雄螈无侧斑。
动物学史
庞家庆等(1992)对瘰螈属物种进行了分类研究,认为富钟瘰螈(Paramesotriton fuzhongensis Wen,1989)除体形较大、尾高外,与中国瘰螈极其相似,在数值分类中亦最早聚合,尤其是二者骨骼特征相当一致,与其他物种之间骨骼形态差异明显,由此得出“富钟瘰螈应是中国瘰螈的次同名”的结论。袁志刚等(2000)对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6种组织做了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酶谱有明显区别,支持富钟瘰螈不同于广西瘰螈。但是,该文没有中国瘰螈的酶谱资料与富钟瘰螈和广西瘰螈相对比,因此,依据庞家庆等(1992)的意见暂将富钟瘰螈作为中国瘰螈的同物异名,其分类地位有待深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方能得出较为客观的结论。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全长133毫米,雌螈141毫米左右。头部扁平,躯干浑圆,尾部明显侧扁。头长大于头宽;吻钝圆,吻端平切,远突出于下唇缘,鼻孔位两侧几近吻端,鼻孔间呈平切状,吻棱明显;吻长等于或略长于眼径;上唇褶较明显;上、下颌有细齿;犁骨齿二斜列呈“∧”形,前端颇为接近,在两个内鼻孔之间水平部位会合;舌较小,近圆形,前后端与口腔底部粘连,两侧游离。四肢长,前肢较细,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或掌、蹠部相重叠;指、趾略扁,无缘膜,末端钝圆,基部无蹼;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内、外掌突不显或略显;趾5个,趾长顺序为4、3、5、2、1,第三、四趾几等长,内、外蹠突小。
雄螈尾长为头体长的85%,雌螈的为97%;背、腹鳍褶窄而厚,尾末端钝圆。皮肤极粗糙,头体背面及体侧满布大小分散的瘰粒,体背侧的较大而密,有的从肩上方沿体侧至尾基部的较密集,形成纵行;躯干部的较头部的大;上唇缘皮肤略光滑。枕部的“∨”形隆起较明显,其后角与背正中的窄嵴棱相连,向后延伸达尾部;尾前部疣粒较多,向后逐渐减少至尾后部光滑。头部腹面较光滑,咽喉部较为粗糙,有扁平疣,无颈褶或不明显;体腹面两侧的疣粒较中央部位的多,体腹面及尾侧有横的细沟纹。
生活时背面和尾侧为褐黑色,个别棕褐色,背脊棱为棕色或暗红色;腹面色较浅,略带紫蓝色,从咽喉至肛前有形状、大小不一的橘红或橘黄色斑点,体侧及四肢上散有黄色圆点;尾部中段和后段尾肌部位带淡紫色,沿尾腹鳍褶3/4处为橘红或橘黄色,有的被深色斑所间断。随着栖息环境的不同,体色的深浅及各部的斑点大小、形状均有所变异。液浸标本体背面灰黑或灰褐色,各部色斑均变为白色。
第二性征:雄螈肛部明显隆起,肛裂长,肛后部有许多绒毛状乳突。
头骨:头骨长大于头骨宽,约为头骨宽的1.1倍;上颌骨外侧间距与方骨外侧间距几相等;鳞骨后突与枕髁后缘几在同一水平位置。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单枚,鼻突长,与额骨连接;鼻骨大,左右鼻骨被前颌骨鼻突分开,位于前颌骨鼻突和上颌骨之间;额骨大,顶骨较小,额鳞弧较宽,额鳞窝较小;上颌骨较长,不与方骨连接,且相距甚远,翼骨前端与上颌骨不连接,间距较窄;方骨外侧无钩状突。角舌骨粗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的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上鳃骨1对,为硬骨。
:单生,呈圆形,卵径2.2~2.5毫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浅棕色;卵粒外有3层卵胶膜呈椭圆形,其最大直径约5毫米。
幼体:一尾外鳃已消失的幼螈,全长48毫米,头体部疣粒明显,背正中有1条浅色脊纹,四肢基部背面有一浅色斑。腹面浅色斑及尾鳍褶下缘之浅色均很明显。
近种区别
生活习性
中国瘰螈多生活在200~1200米丘陵低山的流溪中,一般水面宽阔,水底多有小石子和泥沙。成螈白天常隐伏于水底石块间、枯枝烂叶下,有的在水下爬行,时而游向水面呼吸空气或到岸边觅食;阴雨天气常上岸在草丛中或腐叶层下活动。冬眠期成螈多潜伏在深水潭底。该螈捕食水蚯蚓、叩头虫、叶甲虫、象鼻虫、蜗牛、螺等小型动物,对消灭农林害虫有一些作用。
水温11℃以上时,中国瘰螈平均每条食量为15.7克,食量随水温下降而减少,水温4℃以下时,停止进食.中国瘰螈在温度低于2℃时,只有冻僵麻痹态,无明显休眠态。中国瘰螈用鼻呼吸随水温升高而加快,19~20℃达到顶峰。中国瘰螈活动最频繁的时间是19∶00-02∶00。
中国瘰螈在洞穴外活动的最佳温度是5~10℃;水温10℃以上时,在洞穴外活动较少;水温低于2℃时,在洞穴外活动的次数几乎为零。中国瘰螈无明显冬眠状态,温度过低时,冻僵麻痹;温度回升时,马上恢复活动。比如,温度0℃时,中国瘰螈紧闭双眠,刺激不动,后置于3℃水中,1.5分钟后便开始活动。
中国瘰螈具有变温动物的明显特征,其体温、活动和呼吸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水温影响了其新陈代谢,其含量和呼吸也发生改变,水温高时,其体温上升,新陈代谢加强;消耗热量多,食量加大;氧化作用加强,需氧气多,单靠皮肤和口腔粘膜呼吸已不能满足其需要,需浮出水面用鼻呼吸空气中的氧气。温度越高,溶于水中的氧气越少,浮出水面次数就越多。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重庆(酉阳)、湖南(江永、道县)、安徽(歙县、休宁、九华山)、浙江(天台、杭州、宁海、宁波、临海、北雁荡山、丽水、乐清、缙云、临安、义乌、镇海、开化、遂昌、龙泉、桐庐、象山、新昌)、福建(武夷山)、广东(西部和北部)、广西(金秀县大瑶山、龙胜、钟山、富川)、江西(永新县)。
2023年6月,浙江金华永康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浙江师范大学组织的调查队伍,在三渡溪水库区内发现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国瘰螈”。
繁殖方式
螈为体内受精,室内记录的雄性求偶过程具有扇尾行为。4~6月为繁殖期;卵粘附在水生植物的茎叶上;幼体当年完成变态,全长48毫米左右。产卵量200枚左右。在广东,一般在4月份产卵。在广东古兜山,2002年3月27日(捕获后第三天)于室内产卵,卵单产,黏性,椭圆形,卵径2毫米×3毫米(包括卵胶膜,卵径为4毫米×6毫米)。常温下孵化期约28天。幼螈孵出时,体长达13毫米,具外鳃和四肢。在广西5~6月产卵(张玉霞等,2000)。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即国家三有动物保护名录。已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列入《广西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濒危因素
由于环境质量下降,栖息地遭破坏,生长繁殖困难,资源量日渐减少。
保护措施
中国瘰螈是农业益虫,易于繁殖和饲养,是研究动物胚胎发育和两栖类进化方面的良好材料。应充分利用各级媒体的力量,大力宣传保护环境及野生动物的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建议将中国瘰螈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加强渔政管理,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保护其栖息环境,禁止猎捕,实行产地保护。
主要价值
中国瘰螈捕食多种昆虫(包括水生昆虫)及幼虫,如蛾类、蚁类、叩头虫,叶甲虫、象鼻虫等害虫,也吃蚯蚓、螺类等,在消灭农林害虫方面有一些作用。据报道其有益系数为14.8%。该螈易于饲养和繁殖,是研究动物胚胎发育和两栖类进化方面的良好实验材料。还可饲养在动物园或家庭内作为观赏动物。
参考资料
中国瘰螈.国家动物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3-07-29 12:45
目录
概述
动物学史
形态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