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来的发展要走自己的道路。如何走中国人自己
发展的道路,需要调整结构,需要改革,这都需要从党和政府,到公民形成共识。我们这样人口众多的一个民族,干一些大事,需要精气神,也即21世纪的中国精神。同样,这种
中国精神,也根植于占世界人口的六分之一到五分之一的中国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中。一个对未来没有憧憬和企盼的民族,也就没有它的追求,也就失去了它的精气神,即民族之魂。那么,中国人21世纪再进行艰苦奋斗的精神来源于哪里?《中国梦与中国道路》作者
周天勇认为,来源于中国人对21世纪生活和发展的憧憬和企盼,来源于中国人对未来自己、自己家庭、所处社会和这个国家的责任和信任、希望和梦想,来源于对这种中国愿景和理想的追求。
1980年从青海省民和县考入东北财经大学投资系,1984年毕业留校,1989年考取东北财经大学
汪祥春教授的博士研究生,1992年获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在
东北财经大学期间,经济理论方面学习了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东欧经济学各流派、
西方经济学,并学习了货币银行、财政税收、
会计、
统计、
工业经济等
部门经济学。1994年调入中央党校执教和从事研究至今。
研究领域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宏观经济、经济发展和增长、劳动经济、金融风险、
城市经济、农业经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