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博物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直属公益一类正司级事业单位
中国审计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濠北路22号,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批准,中国审计学会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于2008年4月2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布局
审计博物馆的南门,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原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题写的“中国审计博物馆”大字上方,一个大大的红色“审”印。进入展厅,迎面是一个形如魔方似的青铜雕塑,上面分别刻着:“审、勘、磨、计、覆、勾、稽、比”几个字。这些字是表述审查财物账计的行为,从多种不同角度反映出审计在其漫长成长历史过程中所呈现的不同形态。由此也揭示了审计是一种错综复杂,且不断发展变化的综合体。“魔方”的后面是一面浮雕,似乎是表现中国审计的源远流长。雕塑的两侧,分别旁列着新中国几代领导人对于审计工作的指示。
开馆
中国审计博物馆,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以审计为专题的博物馆。中国是世界上较早有审计制度的国家,为展现审计事业三千多年的发展脉络,经国家审计署批准,南通市于2006年开始筹建中国审计博物馆。
2008年4月2日,中国审计博物馆开馆仪式暨全国审计工作研讨会在南通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出席开馆仪式和研讨会。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讲话。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发来贺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宣读贺信。 梁保华、罗志军在贺信中对审计博物馆开馆表示热烈祝贺,衷心感谢国家审计署对江苏工作的关心支持。贺信说,我国审计制度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深入推进,审计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审计博物馆搜集、保管、研究、陈列、展览审计方面的珍贵历史文物和文献资料,集中展示审计3000多年的发展脉络,对于传播审计文化知识、促进审计理论研究交流,具有积极的意义。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介绍说,博物馆的建成,填补了博物馆建设的一项空白,要把审计博物馆建设成为传播审计文明、宣传审计成果的窗口,进行审计理论研究、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平台,开展反腐倡廉、警示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审计文化历史教育培训的基地。江苏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在致辞中说,中国审计博物馆的开馆是审计事业中的一件大事,是江苏和南通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喜事,他希望博物馆能进一步丰富馆藏文物,展现个性特色,发挥功能作用,使博物馆成为保护文化遗产与发展现代文明的重要基地,成为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和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
刘家义审计长希望博物馆开馆后,抓紧完善功能,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审计文物、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利用工作,不断丰富展陈内容,增强宣传教育效果,努力创造一等环境,提供一等服务。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赵克志宣读了省委书记梁保华、省长罗志军发来的贺信。贺信中说,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必将载入中国审计发展的史册。江苏将大力支持博物馆的建设,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积极宣传繁荣审计文化,为推动国家审计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审计文化,经审计署批准,中国审计学会、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南通市共同筹建我国首家审计博物馆,有关单位向各界广泛征集审计文物。
展陈
审计博物馆的陈列包括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两个部分,其中基本陈列区主要展示古代、中华民国政府、中国革命根据地以及新中国的审计文物、文献,临时陈列区主要展示红色审计人物、地方审计机关等方面内容,集中展示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体现出的审计文化。通过参观,让我们亲身感受到祖国文化的历史悠久,审计历史的源远流长,正因为前人不断创新,从而推动中国的审计事业发展到今天的成就,也为今后的审计工作提出了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新课题,同志们纷纷表示,一定要紧紧围绕“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工作方针,不断改进工作思路和方法,为淮南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
中国古代审计
西周清末三千余年是中国古代审计阶段。审计博物馆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审计的主流形式,将其分为官计、上计、比部、三司与审计司及科道审计五个阶段。
中华民国政府审计(1912-1949)
中国近代审计实在追求民主政治的社会进步潮流中产生的。清末那种建立审计机关的设计蓝图,虽然没有能够实现,但是为中国近代审计制度提供了基本的参照模式。中华民国时期的政府审计吸取了资本主义国家审计制度的先进成分,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国家政权结构中的具体体现。
中国革命根据地审计(1927-1949)
1927年至1949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革命根据地的审计事业从无到有,从初创到逐步成熟,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光辉历程。虽然在战争年代审计制度并不完善,但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审计仍然发挥了其应有的作用。
新中国审计(1983年至今)
新中国审计机关于1983年成立,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各部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我国审计机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履行审计监督职责,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宗旨
2006年11月,国家审计署批准中国审计学会、江苏省审计厅、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共同筹建中国审计博物馆,旨在传承审计文化、弘扬审计精神,促进审计事业和谐发展。在中共中央宣传部等相关各方的大力支持下,该馆于2008年4月2日建成并正式对外开放。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审计博物馆。展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展陈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为基本陈列区、临时陈列区两个部分,集收藏、科研、宣传、教育等功能于一体。
馆藏文物
它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不仅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而且更是推动民主法治的工具。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国家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立支持。南通作为中国近代文博事业的发源地,中国审计博物馆花落此间,定能不违初衷,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活动影响
“审计文物作为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该博物馆的重要展陈内容。”筹建方有关人士表示,为充分展示我国不同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希望各级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以及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广泛提供审计文物和审计文物线索。古代审计文物应当是体现古代审计机构、活动、法规的文献、资料(图片、影像等)、实物。例如四川广汉县出土的汉代《考绩》画像砖,南宋时期审计院的有关文献、实物等。
这座审计博物馆集中展示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审计制度、审计管理、审计活动及其所体现出的审计文化。
作用意义
中国审计博物馆是迄今为止以国家审计为主要内容的专题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家国家审计博物馆。展现了我国审计事业三千多年的发展脉以珍贵的历史文物、文献佐证了国家审计是民主与法治的产物、更是推动民主与法治的工具。中国审计博物馆的成功创办,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得益于国家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局面;得益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中国审计博物馆的建成,对于传承审计文化、弘扬审计精神,进而促进审计事业和谐发展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各级审计机关要充分利用审计博物馆的教育功能,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审计干部学习审计历史,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审计工作者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审计事业贡献力量.在随后的研讨会上,与会人员围绕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动审计工作全面发展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中国审计源远流长。3000多年前就已建立了对政府财政收支进行监督审查的审计制度;1000多年前,审计制度已臻健全,形成了比较严密的审计监督体系,南宋时还首次出现了以“审计”二字命名、专司政府财政收支监督的独立审计机构;7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已在中央苏区设立了中华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实行了严格的审计监督制度。建设审计博物馆,对于普及审计知识、增强民主法治意识,对于进一步发掘审计历史文化资源,从前人创造的审计文明中汲取营养,更好地把握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开创中国审计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社会反响
中国审计博物馆在江苏省南通市开馆以来,社会反响良好,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接待来自全国各地近百个参观团体,参观人数接近一万。
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从机关干部到企业人员,他们在参观过中国审计博物馆后,对该馆给予了高度评价,有的还留下感言。不少游客在参观后说,原来以为“审计”是新生事物,看了“活生生”的审计史,想不到竟然有如此悠久的历史,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审计,更好地发挥审计的作用。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中国审计博物馆位于江苏省南通市濠北路22号
交通路线
乘坐南通市公交15路、77路、79路、D9路、Y路等均可到达
参考资料
概况.中国审计博物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1-08 16:56
目录
概述
建筑布局
开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