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是1937年诞生于
抗日战争烽火中的陕北公学,以及后来的
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1950年10月3日,以华北大学为基础合并组建的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成为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从1950年开始,国家历次确立重点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均位居其中。
学校是是一所以
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的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拥有17名第六届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入选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主要依托经济学领域一级学科排名全国第一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力量,同时广罗其他知名研究机构的宏观经济专家,集中从事并支持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前沿性重大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
为整合社会资源,实现强强联合,打造有鲜明显示度的“拳头学术产品”,经济学研究所于2006年下半年正式创建了“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这一常设性高端学术平台,定期发布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每年四期,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以发布宏观经济形势预测为主,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以研究中国现实经济中的热点、重大问题为主。截至2011年7月已经成功举办18期。报告所主要使用的“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在国内学界处于领先水平。原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原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辜胜阻、原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一鸣、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等政府高管以及国内著名机构的专家学者都曾出席论坛并对于当期发布的宏观经济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
自2009年以来,我所与上海浦东干部管理学院、上海张江高科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每年中期的宏观报告在上海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上海市副市长屠光绍、证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上海证交所总经理张育军等均多次出席,论坛在长三角地区也取得了广泛影响。
论坛充分发挥了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智库”作用。论坛所发布的报告被列为中国人民大学品牌的“三大发布指数”之一,
国务院办公厅、中宣部、
国务院研究室、国家发改委、国家商务部等上级领导部门纷纷来电要求上报研究成果,以供中央领导参考。研究所的骨干人员多次受邀参加中央有关部门的形势分析会,以及在重要论坛上发表演讲。杨瑞龙教授被聘为北京市、上海市和重庆市政府决策咨询顾问,刘元春教授受聘中央电视台和北京电视台经济频道
首席经济学家,多位专家直接参与中央和地方“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工作。2007年,经济学研究所被香港媒体评为中国内地八大经济预测权威机构,位列国家发改委之后排在第二名,一举奠定了中国著名的
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机构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