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国演义》学会
民间团队组织
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是一个民间团队组织,成立于1984年4月,截止1987年6月,共有会员278人。
副会长章培恒谭洛非、胡世厚、陈辽、李悔吾,秘书长石昌渝沈伯俊。办事机构挂靠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该会在1983年首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上成立了学会筹备组,其后在各地研究者的热情支持下,
历届会议:
第一届:
1983年04月15日-04月21日在四川成都举行第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国十七个省市一百二十余名学者,六十篇论文)。
会议的主题:
关于《三国演义》的评价
《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的时间
《三国演义》的主题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第二届:
1984年04月12日-04月19日在河南洛阳举行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会议的主题:
版本一: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
关于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关系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版本二:
关于《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
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和地位
第三届:
1985年10月22日-10月26日在江苏镇江举行第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会议的主题:
关于罗贯中的生平和思想
关于东吴人物形象的研究
关于毛宗岗的小说理论
关于《三国演义》的研究方法
第四届:
1987年10月在湖北襄樊举行第五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五届:
1988年05月19日-05月24日在海南海口举行第五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国五十余名学者,四十篇论文)。
会议的主题:
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
关于《三国演义》研究方法问题
关于《三国演义》中智谋于现代管理
第六届:
1990年09月在四川绵阳举行第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七届:
1991年在10月在湖北江陵举行第七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八届:
1993年09月中旬在河南许昌举行第八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国各地和日本60余名专家,40篇论文)。
会议的主题:
对世界出现的三国文化热
对《三国演义》的版本、作者、思想内容有新的认识
评价曹操有新的观点
对以往论者鲜于问津的曹魏集团的颍川谋士有新见
探讨了三国文化的丰富内容和永恒精神
第九届:
1994年08月在江苏无锡举行第九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届:
1995年05月湖北当阳举行第十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一届:
1997年11月02日-11月06日在陕西汉中举行第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二届:
1999年09月15日-09月19日在山西清徐举行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19个省市和香港、台湾、韩国、日本90位学者,67篇论文)。
会议的主题:
罗贯中的籍贯、《三国演义》的成书年代、版本有新说
《三国演义》思想内容有新的见解
从新的角度,审视《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开拓《三国演义》研究领域
第十三届:
2000年05月09日在安徽芜湖举行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海内外60余名专家,40篇论文)。
会议的主题:
《三国演义》研究的历史审视
《三国演义》版本、成书年代与作者的研究
《三国演义》的比较研究
《三国演义》创造艺术的研究
《三国演义》文化内涵的研究
《三国演义》与安徽的研究
第十四届:
2001年11月13日在江苏南京举行第十四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五届:
2002年10月10日-10月13日在浙江富阳举行第十五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海内外70余名专家)。
会议的主题:
关于《三国演义》版本、作者与续书
关于《三国演义》小说内容、人物形象及叙事艺术
关于孙吴文化及其他区域文化与《三国演义》关系
研究史的总结及先关领域的拓展
电子数字化新方法及新观念的引进
第十六届:
2003年10月在湖北武汉举行第十六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七届:
2004年10月9日-10月12日在四川绵阳举行第十七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58篇论文)
第十八届:
2008年04月19日-04月21日在四川南充举行第十八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十九届:
2009年10月08日-10月10日在河南许昌举行第十九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首届曹魏文化】。
第二十届:
2010年08月21日-08月22日在江苏镇江举行第二十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东吴文化】。
第二十一届:
2011年09月在山西清徐举行第二十一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第二十四届:
2017年09月26日-09月28日在山西清徐举行第二十四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全国二十三个省市一百余名学者)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1 22:43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