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院创建于1985年,现设有英语、商务英语、翻译、日语四个本科专业;拥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
学院概况
1981年中南民族学院复办时成立外语教研室。1985年成立外语系,开始招收第一批英语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1986年设立英语专业教研室,招收第一批四年制本科学生。1987年外语系增设公共外语教研室,1992年改为大学英语教学部。2001年增设日语专 业教研室。2002年中南 民族大学成立外语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由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部组成。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五个语种,英语、日语、朝鲜语、商务英语四个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包括外国语言文学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学位点(MTI)。共有教职工 135人,本科学生 1157 人,在校研究生84人。
学院办学条件先进,拥有多媒体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 15 个,共840 座。外语语言自主学习中心有计算机478台,网络资源丰富,办公自动化程度高,网上教学、科研和课外活动频繁而多彩多姿。
学科建设是龙头。学院设有 3 个研究所,承担各级科研项目40多项,出版专著 40 多部、教材 8 套,发表论文 300 多篇,体现了较强的群体科研实力。
学科介绍
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主要培养学生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掌握语言学、文学、中西方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扎实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及综合运用语言技能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灵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检索、查询、获取信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主要学习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汉互译、英语口译、中国文学概论、西方文化概论、英国文学史、美国文学史、英语语言学导论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商务英语专业介绍
本专业侧重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商务英语专业人才,要求学生通过对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以及商务领域相关理论与实践的系统学习,具备比较扎实的英语基本功与商务理论基础,较强的跨文化商务交际技能以及较高的人文素养。主要学习基础英语系列、文化与跨文化系列、经济与管理系列、商务技能系列、国际商法系列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科兼收。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翻译专业介绍
本专业侧重培养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毕业生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厚实的翻译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百科知识,能熟练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并娴熟运用翻译工具。主要学习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思辨与英语写作等;专业知识课程包括翻译概论、英汉对比与翻译等;专业技能课程包括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商务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联络口译、交替传译、同声传译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科兼收。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日语专业介绍
日语专业旨在培养具备日语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具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能够胜任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学校、教育培训机构、社会团体等部门的日语教学、翻译、编辑等工作以及与日语相关的文秘、管理、导游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主要学习基础日语、日语听力、日语会话、高级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日语写作、日语口译、日语翻译理论与实践、旅游日语、商务日语、日语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本科,学制四年,文理兼收(日语零起点)。毕业时若符合学位授予条件,即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包括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MTI)、学科教学(英语)两个专业硕士学科点。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其中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是是民委直属高校中第一个本学科硕士点,是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点是国家民委直属高校中第一个MTI硕士点。
学院历史
1981年中南民族学院复办时成立外语教研室。1985年成立外语系,开始招收第一批英语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 。1986年设立英语专业教研室,招收第一批四年制本科学生。1987年外语系增设公共外语教研室,1992年改为大学英语教学部。2001年增设日语专 业教研室。2002年中南 民族大学成立外语学院。中南民族大学外语学院由英语系、日语系、大学英语部组成。有英语、日语、德语、法语、朝鲜语五个语种,英语、日语、朝鲜语、商务英语四个本科专业。研究生教育包括外国语言文学
硕士点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翻译硕士学位点(MTI)。共有教职工 135人,本科学生 1157 人,在校研究生84人。
学科建设
学院办学条件先进,拥有多媒体数字网络语言实验室15个,可同时容纳850人上课。外语自主学习中心有计算机600 多台,网络资源丰富,办公自动化程度高,网上教学、科研和课外活动频繁而多彩多姿。85%的课程采用了
多媒体教学手段。
学科建设是龙头。学院设有外语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外国文学、文化与翻译3个研究所,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0 多个,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个,出版教育部、国家民委规划教材2部,其它
省部级科研项目20多项。现已出版专著、译著40多部,论文300多篇,体现了较强的群体科研实力。
教学质量是生命。学院严格教学管理,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的标准,努力培养素质高、能力强、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学院注重学生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每年都有毕业生在国际及国家级外语演讲赛、辩论赛及翻译大赛中获奖,部分毕业生相继考取清华大学、南开大学、
上海外国语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近几年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0%以上。升研率和就业率保持同类学校的领先地位。
学院同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特色校园文化活动和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素质。
师资队伍
硕导
外国语言文学:张立玉、吕万英、易立新、袁雪芬、许菊、郭林花、何新敏、李敏杰、李明、沈晓华、刘苹、王海燕、翁义明、刘永清
学科教学(英语):张立玉、吕万英、袁雪芬、许菊、郭林花、何新敏、李敏杰、李颖、舒静、耿潇、谭瑜、刘永清
翻译硕士:张立玉、吕万英、易立新、许菊、李敏杰、邓之宇、涂沙丽、翁义明、吕昊、李明、陈珞瑜、沈晓华、朱薇、张一鸣、邢星
教师队伍
英语系:刘昕、王爽、吕万英、袁雪芬、许菊、郭林花、欧阳巧林、张一鸣、李颖、芩粤、耿潇、万丽华、周群强、郝健、骆艳
商务英语系:谭瑜、汤茜、张立玉、蔡蔚、陈珞瑜、吕昊、沈晓华、王兴军、刘微、杨怏
翻译系:邢星、王红卫、张昆群、涂沙丽、曾华、刘磊、张琼、金兰花、赵海波、邱大平
日语系:熊苇渡、舒敏、刘蔚三、甘涛、李虹、章羽红、桂洋、盛莉、姚维、蔡静、李丹、金锦艳、陈丹(法语)、刘雪梅(德语)
大英一系:李春能、王静、吴汉平、万志红、邓琛、胡兴艳、刘永清、翁义明、张瑛、丁丽芳、朱海莉、张超、郑丽君、钱珊、陈兰芳、曾亚敏、姜德生、刘纯、鲁莉、刘宇、李晶、董攀
大英二系:胡江波、李勋、何新敏、李小芳、阮金菊、尹萍、梁书轩、朱薇、刘苹、王璇、舒诚英、鲍瑞芬、余雍、金玲、冯艳玲、姚岚、李冰、胡丽霞、张兆芹、涂艳丽、罗琪、罗义荣、曾素英、申慧敏、李静、周迪芳、程谦、鲁钒
大英三系:舒静、杨琍玲、汪望珠、周湘萍、王海燕、吴琳
学院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