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银行(CHINA CITIC BANK),成立于1987年,总部设在北京,创立之初为“中信实业银行”,2005年改为中信银行。是中国改革开放中最早成立的新兴商业银行之一,是中国最早参与国内外金融市场融资的商业银行。
历史沿革
成立初期
1984年底,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
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简称中信公司)董事长
荣毅仁先生向中央专函要求在中信公司系统下成立一个银行,全面经营外汇银行业务。经
国务院和
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先成立银行部,扩大经营外汇银行业务,为成立银行作好准备工作。
1985年4月,中信公司在原来财务部的基础上成立了银行部,进一步扩展了对外融资、
外汇交易、发放贷款、国际结算、融资租赁和吸收存款等全面银行业务。在银行部建立的两年时间里,得到中国人民银行与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业务进展较快,通过办理人民币及
外汇存款、
贷款、进出口开证、
国际租赁、有价证券及外汇买卖、外币兑换等业务,积累了一定经验,已初步具备了成立银行的条件。
1986年5月底,中信公司向
中国人民银行申请将中信公司银行部改组成中信实业银行。
1987年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批复同意成立
中信实业银行;3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成立中信实业银行。总行设在
北京;4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中信银行为中信公司所属的国营综合性银行,是
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独立法人。注册资本8亿元人民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国内外可设立分支机构,经营已批准的银行业务。前国家副主席
荣毅仁先生任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
1987年4月10日,
中国人民银行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4月14日,中信公司董事长、中信实业银行名誉董事长荣毅仁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信公司原银行部经国务院和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改为“中信实业银行”。中信实业银行于4月份开始营业;4月21日,
国家外汇管理局批复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范围;4月22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经营外汇业务许可证;4月29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中信实业银行工商营业执照;5月17日,新华社发布中信实业银行开业新闻;9月16日,中信银行在北京的国际大厦举行正式开业招待会。时任中信公司董事长、中信银行名誉董事长荣毅仁主持了会议。
早期发展
1987年12月,中信实业银行与美国惠誉证券合作开展民航租赁,成为国内率先与国外公司合作从事飞机租赁的商业银行。
1988年8月14日,中信银行首次发行人民币金融债券3000万元。
1989年4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同时开通
路透社和
美联社信息系统开展
国际金融交易业务。
1991年10月30日,中信银行代表中信公司在日本东京第一次发行浮动利率日圆债券。
1993年6月,代理中信集团在美国发行2.5亿美元扬基债券,成为建国后首家在美国代理中国企业发行公募债券的商业银行。
1993年7月29日,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在美国纽约发行了2.5亿美元的
扬基债券。这是自1911年以来,中国企业首次进入美国市场发行的
公募债券。
1994年3月9日,中信银行与
美国运通公司合作开展速汇即付业务,是在国内首家开展此项业务的银行。
截至1994年,中信银行是中国唯一开展承销国外债券的金融机构。当时,已参加承销承销国外债券23笔,承销量达3.86亿美元。
1994年12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向日本金融机构发行商业票据,成功筹措5000万美元和50亿日元贷款,这是中国企业以自己的信誉第一次在国外发行商业票据。
1995年11月,中信银行与
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共同担任了承销美国福特汽车公司2亿美元小龙债的主干事,开创了中国金融机构参与承销外国公司债并担任主干事的先例。
1996年,牵头国内13家金融机构为伊朗德黑兰地铁项目提供了2.69亿美元出口买方信贷银团贷款。
1998年3月,中信银行与
美国驻华大使馆签订了《中信银行代收美国非移民签证申请费备忘录》,根据备忘录,中信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和沈阳地区的分支机构代理美国使馆收取签证申请费。此项业务的开展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中信银行是国内独家开展此种业务的银行。
1998年6月,中信银行作为唯一被
钓鱼台国宾馆邀请的商业银行参加了美国总统
克林顿一行来访期间的接待工作。中信银行以严谨的工作作风、规范化的服务标准、热情周到的24小时全天候服务,赢得了“鼎力相助,服务一流”的赞誉和
锦旗。
2002年11月28日,IBM总包中信控股公司、中信银行统一信息平台项目签约仪式在京举行。此项合作标志着中信银行成为中国首家整体引进国际先进核心业务系统,实现软硬兼备的完整数据大集中的银行,同时该项目也是IBM在中国最大的服务项目之一。
2003年11月25日,总行营业部国际业务贸易项下收付汇量突破100亿美元大关。
1992年3月,中信银行在国内首家开展速汇即付业务;同年5月,中信银行在国内设立第一台外汇
自动取款机。
1993年7月,中信银行代理中信公司与财政部签订了1993年第2期
国库券(非实物)承购包销协议,承销金额1.5亿元人民币,并首批取得了财政部认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债一级自营商资格。
1996年1月,中信银行作为首批会员参加全国统一同业拆借交易系统,第一个交易日即以迅速、准确的操作完成了具有特殊意义的第一笔交易。
1996年6月,中信银行在广州成功地推出了中国第一家全柜员制,实行面对面服务,并率先开办私人理财等商业银行新业务,专门为大额
存款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1999年,中信银行正式推出中信借记卡,实现了全国通、全行通、银联通,一卡多户、一卡多能、一卡多用。“理财宝” 以其复合式智能理财的优越性备受市场青睐,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批准为国家注册商标,成为金融服务领域的第一个注册商标。
2000年,中信银行推出中信贷记卡,这是融信用
授信、取款、
转账、消费于一体的多功能银行卡,先消费,后还款,赋予持卡人真正的银行信用,实现了与国际标准的接轨。
2000年7月,中信银行作为国内首家通过
中国金融认证中心认证的银行,正式开通网上银行服务。
2000年10月28日,长沙市湘财城市信用社变更为中信实业银行长沙分行。
胡罡同志担任副行长,主持全面工作。
2001年,中信银行协助中信公司在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功发行了一笔总额为人民币35亿元的10年期债券。这是中信银行首次作为主承销商承销的第一笔债券。
2001年7月和9月,在中信银行的积极倡议下,国内10家
股份制商业银行在业务、资金、信息、管理、人才等方面进行多元化、全方位的精诚合作和优势互补上达成共识,共同签署了《长沙宣言》和《苏州协议》。
2002年1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正式向中信银行颁发商标注册证书,确认中信银行“理财宝”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可的注册商标,核定的服务项目范围包括信用卡发放、信用卡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
2003年12月8日,中信银行在京举行中信STAR信用卡新闻发布会,王军董事长将首张中信STAR白金卡发给了
新浪网总裁兼CEO
汪延先生。
2004年4月1日,银监会批复同意中信实业银行增资至140亿元。
2004年12月,中信集团公司向中信实业银行拨付资本金25亿元人民币。
2005年,中信银行便获准成为七种主要货币和美元对人民币交易做市商,是同时持有上述两项交易资格的三家中资银行之一。根据《亚洲货币》杂志当时报导,中信银行被金融机构选为“中国地区最佳外汇交易服务银行”。
2005年3月25日,银监会批准中信实业银行增资至177.9亿元。
2005年11月25日,中信实业银行正式更名为中信银行。
2005年底,中信集团公司向中信银行拨付资本金86亿人民币。
2006年,全国500强企业中超过50%都是中信银行的客户,中信银行也是较早取得国家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金融服务代理资格的其他全国性商业银行。
2006年6月,
中信信用卡客服中心荣获由
中国信息协会、亚洲客户服务协会、
广东省信息协会、南方都市报、新京报共同主办,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组委会具体承办的“2005-2006中国最佳客户服务评选活动”之“中国最佳客户服务中心奖”。
2006年6月,中信银行“出国全程通”金融产品获得由《经济观察报》和
香港管理专业协会联合举办的“2005-*2006年度中国杰出营销奖”银奖。
改制上市
2007年1月,经中国政府批准,中信银行整体改制为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31日依法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将完整承继中信银行的资产、负债、机构、业务等,并将继续从事原经营范围和业务许可文件上批准/核准的业务。中信银行已有的营业机构、商号、商标和咨询服务电话等保持不变,由股份公司继续使用,各项业务照常进行。
2007年4月27日,中信银行在沪港两地交易所同步上市。是继工行后又一家A+H同步同价上市的内地银行,也是A股市场上第九只银行股。
2009年2月18日,中信银行成功推出多银行资金管理系统。
2009年3月03日,中信银行私人银行深圳分中心隆重开业。
2009年3月12日,中信银行与铁道部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2009年4月09日,中信银行新一代现金管理服务平台成功上线。
2009年4月15日,中信银行在2008年监管评级中位居前列。
2009年5月,2008年中信银行
个人征信系统数据完整性在同类别银行中排名第一。
2009年5月,中信银行与中信集团及集团一全资子公司签订股份收购协议,同意以135.63亿港元现金对价收购
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70.32%股权。
2009年6月01日,中信银行西安异地灾备中心机房正式启用。
2009年6月03日,中信银行个人网银5.2版本正式上线。
2009年6月25日,中信银行首推出国金融专属借记卡“回卡”。
全面发展
2012年8月7日,在陈小宪执掌中信银行八年后,中信银行将迎来其新的掌门,建行执行董事、副行长朱小黄将出任新的行长。
2014年3月11日,中信银行联合支付宝首发100万张
网络信用卡。
2015年,将推出中国首个跨境人民币支付平台。
2015年11月,中信银行与百度合作,共同设立直销银行,该直销银行拟定名称为“
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方为中信银行和
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注册资金暂定20亿元人民币,拟由中信银行绝对控股。
2015年11月18日,百度与中信集团在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宣布双方达成战略合作,百度与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银行发起设立百信银行。
2015年12月1日起,中信银行客户迎来“网银转账全免费”时代。中信银行宣布,正式推出个人网银境内转账全免费的惠民服务,所有中信银行客户通过个人网银办理境内转账业务,包括异地和跨行转账均享受“0”手续费的优惠。
2017年4月13日,银行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中信银行副行长兼财务总监方合英表示,2017年中信银行将有更多资源向个人信贷业务倾斜,将保持个人住房贷款的合理增长,大力发展以房地产抵押和信用数据为风控核心的贷款业务。
2019年6月26日,中信银行等8家银行首批上线运行企业信息联网核查系统。
2020年1月26日中信银行向
中华慈善总会捐款5000万元,用于武汉、湖北乃至全国范围内肺炎疫情防控、肺炎病情救治和医护人员保护。
2022年3月24日晚间,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公布了2021年度业绩报告。2021年中信银行发挥集团协同优势,全面打造“新零售”体系,实现信用卡业务的市场规模稳步增长。其中,信用卡发卡量突破1亿张,率先成为“亿级”股份制发卡行;交易量、贷款余额持续增长,不良贷款量、率双降,资产质量提升,盈利能力双位数增长,与国内经济平稳发展、消费市场持续回暖节奏同频共振。截至2023年12月,中信银行信用卡累计发卡10,132.39万张,较上年末增长9.40%;信用卡贷款余额5,277.4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25.10亿元;信用卡交易量27,801.35亿元,同比增长14.05%,实现信用卡业务收入591.28亿元。
2022年4月22日,基于中信银行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的正式上线。同期,中信银行“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正式启动。
2023年6月8日,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金融管理专员已经根据《
银行业条例》向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银行)授予银行牌照,即日生效。
2023年06月12日,人民币利率调整自12日起执行,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下调至0.2%;非保证金存款利率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降至2.1%、2.5%和2.55%。保证金存款利率两年期、三年期和五年期人民币整存整取存款利率分别降至2%、2.35%和2.4%。
截至2023年12月,中信银行在国内153个大中城市设有1,451家营业网点,在境内外下设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信银(香港)投资有限公司、中信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信银理财有限责任公司、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阿尔金银行和浙江临安中信村镇银行股份有限公司7家附属机构。
2023年9月,中信银行被认定为系统重要性银行。
2023年12月,中信银行下调存款利率。其中,1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10个基点、2年定期存款利率下调20个基点、3年定期存款普遍下调25个基点,5年定期存款利率普遍下调25个基点。
2024年3月27日,中信银行香港分行开业仪式在香港举行。
2024年3月27日,中信银行“官宣”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
2024年7月2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核准中信银行修改后的公司章程。10月22日晚间,中信银行发布公告称,近日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批复,贺劲松任该行副行长任职资格已获得核准。
2024年10月,中信银行APP、中信银行信用卡-动卡空间APP均已完成华为HarmonyOS NEXT系统的适配,顺利实现在HarmonyOS NEXT应用商店上架,并正式启动公测。10月16日,中信银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支行正式营业。11月20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指导下,中信银行应用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普惠融资产品向深圳2家小微企业提供1000万元贷款。这是中信银行应用该平台向企业提供的首批贷款。11月19日,由中国半导体协会主办、中信银行协办的中国国际半导体博览会“半导体产业前沿与人才发展”高峰论坛在国家会议中心成功举办。11月28日,大连市政府与中信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治理
治理架构
中信银行组织架构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机构组成。
股东大会是中信银行的权力机构。股东大会依法行使下述职权:决定中信银行的经营方针和投资计划;选举和更换董事,决定有关董事的报酬事项;选举和更换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和外部监事,决定有关监事的报酬事项;审议批准董事会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监事会的工作报告;审议批准中信银行的年度财务预算方案、决算方案;审议批准中信银行的利润分配方案和弥补亏损方案;审议批准变更募集资金用途事项;对中信银行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作出决议;对中信银行合并、分立、分拆、解散、清算或者变更公司形式作出决议;对发行公司债券或其他证券及上市的方案作出决议;依照法律规定对收购中信银行普通股股票作出决议;修订章程;聘用、解聘为中信银行财务报告进行定期法定审计的会计师事务所及决定其报酬或报酬的确定方式;审议单独或者合计持有中信银行3%以上有表决权股份的股东提出的议案;审议中信银行在一年内重大投资及重大资产购置与处置超过中信银行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值10%的事项;审议批准股权激励计划;决定或授权董事会决定与中信银行已发行优先股的相关事项,包括但不限于决定是否回购、转换、派息等;审议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中信银行股票上市地的证券监督规则规定的应当由股东大会审议批准的关联交易;罢免独立董事;审议批准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议事规则;审议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中信银行股票上市地的证券监督管理机构的相关规定及本章程规定应当由股东大会决定的其他事项。
董事会是中信银行的决策机构。中信银行董事会由9名成员组成,方合英先生担任董事长。董事会成员包括执行董事2名,即方合英先生(董事长)、刘成先生(行长);非执行董事3名,即曹国强先生、黄芳女士、王彦康先生;独立非执行董事4名,即廖子彬先生、周伯文先生、王化成先生、宋芳秀女士。
中信银行董事会下设5个专门委员会,分别为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审计与关联交易控制委员会、风险管理委员会、提名与薪酬委员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监事会是中信银行的监督机构,对股东大会负责。中信银行监事会由7名成员组成,包括外部监事3名,即魏国斌先生、孙祁祥女士、刘国岭先生;股东代表监事1名,即李蓉女士;职工代表监事3名,即程普升先生、张纯先生、曾玉芳女士。
中信银行监事会下设2个专门委员会,即监督委员会和提名委员会。
高级管理层是中信银行的执行机构,对董事会负责。中信银行高级管理层与董事会严格划分职责权限,根据董事会授权,决定其权限范围内的经营管理与决策事项。董事会对高级管理人员进行绩效评价,作为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和其他激励安排的依据。高级管理层应当定期或根据董事会或者监事会的要求,向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如实报告中信银行经营业绩、重要合同、财务状况、风险状况、经营前景、重大事件等情况。
旗下公司
中信国金于192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1986年6月由中信集团收购,2002年收购当时的香港华人银行有限公司后重组成为投资控股公司,现为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已发行股本为75.03亿港元。中信国金是中信银行开展境外业务的主要平台,业务范围涵盖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业务,商业银行业务主要通过控股的中信银行(国际)(持股比例75%)开展,非银行金融业务则主要通过中信国际资产(持股比例46%)开展。
截至2023年12月,中信国金共有在职员工 2,674 人,无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中信国金总资产4,711.49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4.33%,净资产583.30亿港元,较上年末下降2.06%。2023年,实现净利润25.35亿港元,同比增长13.32%。
信银投资于198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是中信银行在境外设立的全资控股子公司。注册资本为18.71亿港元,经营范围主要包括贷款业务(持有香港放债人牌照)、投资业务(主要包括债券投资、基金投资、股票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等),并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外投行类牌照业务及境内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业务等。
信银投资作为中信银行海外投行平台,秉承“服务母行、赋能强大、轻型发展、绩效优异的海外投行”发展愿景,持续深化投行牌照业务体系与能力建设,强化全面风险管理,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已跻身香港主流中资投行行列。信银投资持续推进营销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品链和业务策略,不断深化境外投行牌照业务体系能力建设,加快打造跨境资产管理中心。债券承销业务逆市增长,2023年落地185单,总单数为上年同期的1.29倍。主动资产管理业务规模持续扩大,产品服务种类不断丰富,重点渠道及客户建设稳步推进。业务表现得到市场肯定,债券承销方面首次进入中资美元债承销商全榜单前10名位列第6,排名创历史新高,市场影响力大幅提升。
截至2023年12月,信银投资总资产折合人民币350.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62%;归母净资产折合人民币51.2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7.27%。主动资产管理规模折合人民币28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3.4%。
中信金租于2015年4月成立,注册资本40亿元,由中信银行独资设立。经营范围包括融资租赁业务,转让和受让融资租赁资产,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业务,租赁物变卖及处理业务等。
中信金租积极践行金融为民,紧跟监管政策指引,找准服务实体经济切入点,突出金融租赁特色,提前布局战略转型,提升服务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的能力和水平。全年实现自成立以来年度投放最高、盈利最好、质量最优的崭新业绩,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有力步伐。中信金租坚持“一大一小稳中间”业务策略,业务结构持续优化。在“大”资产端,加大与央企、国企造船企业和航空、航运公司合作力度,扩大在船舶、飞机等主流租赁业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在“小”资产端,聚焦户用光伏、乘用车等普惠租赁业务,截至2023年,零售业务余额30.49亿元,户用光伏产品服务农户超2万户,为乘用车上下游产业链提供金融支持。零售租赁业务的拓展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注入中信力量。在“中间”资产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强化对绿色环保、战略新兴、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
截至2023年12月,中信金租包含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船舶等项目的广义绿色租赁余额279.50亿元,占比57.81%;战略新兴项目租赁余额272.57亿元,占比56.38%,制造业租赁余额83.22亿元,占比15.12%。同时,中信金租大力拓展“专精特精”企业创新发展及传统制造业升级改造业务,截至2023年12月,“专精特新”领域租赁余额达27.74亿元。
信银理财于2020年7月1日在上海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0亿元。信银理财为中信银行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主要包括理财产品发行,对受托的投资者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理财顾问和咨询服务等。
截至2023年12月,信银理财共有在职员工453人,无公司承担费用的离退休职工。总资产 122.92 亿元,净资产117.11亿元。2023年实现营业净收入34.80亿元,实现净利润22.55亿元,分别较上年度下降2.05%和增长10.11%;净资产收益率(ROE)为21.31%,资产负债率为4.72%。
中信百信银行是中信银行与福建百度博瑞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发起设立的国内首家独立法人直销银行,于2017年11月18日正式开业,中信银行持有中信百信银行65.70%的股份。
截至2023年12月,中信百信银行总资产1,125.1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08%;总负债1,041.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42%。2023年,中信百信银行实现营业净收入45.34亿元,同比增长14.27%;净利润8.55亿元,同比增长30.25%;ROA、ROE 分别为0.82%、10.84%。中信百信银行连续五年获得 AAA 主体长期信用评级,连续六年蝉联毕马威中国金融科技企业50强。
阿尔金银行前身为1998年汇丰银行在哈萨克斯坦设立的分支机构,2014年11月由当地最大商业银行哈萨克斯坦人民储蓄银行全资收购。2018年4月,中信银行完成对阿尔金银行多数股权的收购工作,中信银行持有阿尔金银行的股份为50.1%。
截至2023年12月,阿尔金银行股本70.50亿坚戈,总资产8,886.97亿坚戈,净资产1,179.75亿坚戈。2023年,实现营业净收入590.23亿坚戈,实现净利润340.04亿坚戈,总资产回报率(ROA)为3.67%,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2.86%。
临安中信村镇银行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注册资本2亿元,中信银行持股比例为51%,主要经营一般性商业银行业务,2012年1月9日开始对外营业。截至2023年12月,临安中信村镇银行总资产23.30亿元,较年初下降2.31%;净资产4.25亿元,较年初增长5.26%;资本充足率26.32%,拨备覆盖率367.26%,拨贷比4.57%。2023年实现净利润0.33亿元。
高层领导
企业文化
主要标识
中信银行于2005年12月1日正式启用新标识。在新的标识中,表面是(China International Trust and Investment Corporation,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CITIC的英文。C、I、T、I、C五个英文字母在融入中国书法的基础上变形,整体造型,一方面类似中国戏剧脸谱,继承和传递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类似两扇敞开的中国古代朱漆大门,寓意着中信银行作为改革开放先锋,更加开放、开拓和进取。
标识源自中国印。印的第一含义喻示诚信,中国印在中国古时称为玺,是权力和尊贵的象征,是中华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的结晶,体现中国人的智慧、积极向上的追求。印的主色调为红色,也代表上涨、增长、发展。
使命和愿景
愿景:致力于成为“有担当、有温度、有特色、有价值的综合金融服务提供者”
核心价值观:坚持“客尊、诚信、创新、协作、卓越”
企业使命:“为客户谋价值、为员工谋幸福、为股东谋效益、为社会尽责任”
经营管理理念:合规智慧团队高效
人才理念:德才兼备适才适位
责任理念:履行社会责任追求持续发展
主要业务
公司银行板块
2023年内,中信银行董事会、监事会审议普惠金融发展情况及发展规划,高级管理层专题研究普惠金融发展目标、思路和计划,普惠金融暨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统筹推动普惠金融发展。
中信银行充分发挥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试验田机制优势,优化产品研发智能信贷工厂,丰富完善“中信易贷”特色化产品体系;加大中长期贷款、制造业贷款等投放力度,满足重点领域客户金融需求。中信银行继续将普惠金融指标纳入分行综合绩效考核并将其权重保持在10%以上,配置专项奖励、费用和补贴,保持风险容忍度,落实尽职免责政策。中信银行制定年度风险合规管理策略,完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推进智能风控平台迭代升级,不断提高风险合规管理能力水平。
中信银行将投资银行业务作为践行最佳综合金融服务战略的重要支点,贯彻国家战略,持续加大对科创金融、绿色金融、战略新兴产业、制造业等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综合融资支持,服务中信银行公司业务转型发展要求。以“专业赋能、创新高效”为理念,大力推进业务变革创新,持续巩固优势业务市场地位。
2023年内,中信银行债券承销保持头部主承销商地位,承销规模 7,112.04 亿元,规模位列全市场第二。科创金融业务蓄势启航,组织架构、产品创新、生态搭建、风险控制等系统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科创金融贷款余额 4,156.77 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20.50%。2023年内,投行表内融资投放超 1,400 亿元,并购贷款余额首破千亿大关。中信银行致力于打造上市和拟上市公司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聚焦新能源、半导体、新材料、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战略新兴领域,通过资本市场业务提供资金支持超过 1,200 亿元,与 1,011 家上市公司建立深度合作关系;积极挖掘 REITs、资产证券化、产权交易、改扩建等重点场景,在盘活存量资产领域提供融资超 530 亿元;推出长三角区域积分卡、科创企业个人信用贷、上市接力贷、火炬贷等科创金融专属产品,大力推进项目前期贷款产品,延伸投行融资服务链条。
中信银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金融强国的战略部署,持续优化科技金融体制机制,将科技金融融入国家重大科技计划的战略链条,围绕科技创新“四个面向”,聚焦“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和优质科技型中小企业两大特色领域发力,着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截至2023年12月,中信银行科创金融贷款余额4,156.7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0.50%;服务“专精特新”企业27,144户,较上年末增加6,548户。
组织架构方面,中信银行下发《科创金融业务发展规划》,明确科创金融整体发展目标和定位。在总行及12家重点分行设立科创金融中心,精选近200家科创金融先锋军支行,建立超过500人的专业化团队。
能力建设方面,中信银行制定总分行科创金融中心工作指引,推动团队从项目导向和产品驱动,向体系建设和客户经营转变;梳理科技企业信用评价标准和风险评估逻辑,加速建立简单、明确、有效的科创企业评价标准;2023年内举办百场行研沙龙及客户论坛活动,邀请上千家细分领域的行业龙头客户参与,形成行业发展共识,强化对科创企业的深度服务能力。
生态建设方面,中信银行持续推动与政府部门、交易所、科技园区、产业资本、私募基金等机构的合作破题,与工信部、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科技部签署数据共享协议,搭建科创金融高质量获客渠道;梳理专精特新、知名机构投资、上市及拟上市客群,精选目标客户,持续推进科创客群的精准营销和深度经营。
产品创新方面,中信银行持续优化产品工具箱,推出积分卡审批模式、上市接力贷、科技人才贷、科技企业个人信用贷等;丰富特色化服务工具箱,依托“中信股权投资联盟”提供股权融资,协同中信集团券商机构提供保荐承销服务,联合外部机构提供税务和法律咨询服务,为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
中信银行国际业务围绕金融高水平开放战略导向,积极落实“一带一路”、自贸区(港)建设、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等政策要求,稳步推动业务开展。
2023年内,中信银行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联合举办“首届数字金融服务节暨第四届小微客户服务节”,双方联合签署“数字服务支持中小微外贸企业联合行动宣言”;携手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下发《支持民营企业“走出去”工作方案》并举办系列活动;积极参展第 133 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积极为中小外贸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推动出口 e 贷、外向型企业积分卡及信保白名单模式,扩大服务覆盖面;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业态平台全年收结汇达 171.56 亿美元。
2023年内,中信银行积极参与国家外汇管理改革,作为全国首批四家银行之一,参与外汇展业改革试点工作;支持自贸区(港)建设,积极践行横琴、前海金融30 条及海南自贸港金融改革政策,探索跨境业务创新;积极助力企业“一带一路”行稳致远,参与印度尼西亚、老挝、孟加拉、埃及等国家的出口信贷项目,2023年内实现新增投放 45.23 亿元,同比增长 61.02%;大力推动跨境司库服务体系建设,形成以全球现金管理、跨境资金池等产品为矩阵的创新服务体系 。
中信银行将交易银行业务作为对公转型的重要支点,倾力发展交易银行业务,着力打造领先的交易结算能力,持续推进以“链生态、财生态、e 生态”为主体的交易银行生态体系,为客户提供更优、更新的数智化综合金融服务。
链生态方面,持续巩固以资产池为核心的体系优势,全面支持新一代电票入池、出池及融资,支持灵活拆分,上线票据自动入池功能、池下未来现金流预测体系,大幅提升智能化程度;协助核心企业搭建供应链平台,整合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为客户提供以供应链平台建设为特色的综合金融服务,与核心企业共建供应链生态圈;结合场景研发推出信 e 采订单池融资、信 e 销控货模式等新产品,满足供应链上下游中小企业的线上化融资需求,大幅提升企业融资便利性,促进供应链融通,切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2023年内,中信银行供应链累计融资 15,273.77亿元,同比增长 18.10%。
财生态方面,面向市场重磅发布“天元司库”服务体系,在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等 27 个地市举办发布会,市场反响热烈;在 2023 年金融街论坛上,联合国资委研究中心、新华社等机构,成功发布《中央企业司库体系建设白皮书》,通过总结解决方案及业务实践,形成标准化指引和成熟范式,助力央企司库体系建设;持续迭代建设“天元司库”管理系统,2023年内新增资讯、发票、应收应付、汽车等 4 个业务中心,累计设立 16 大业务中心,包括 106 个主功能模块、1,300 余个功能点,进一步筑牢市场领先优势。持续完善交易银行综合结算产品体系,持续推进收池管付重点产品研发升级,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上线 RPA 小天机器人,同时上线监管宝直联模式、银联订单支付等新产品,不断丰富场景线上化结算能力。
e 生态方面,中信银行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开展对公电子银行体验专项提升工作,围绕对公网上银行全业务旅程,梳理十大专项治理问题并推动落实;持续完善渠道客服建设,推动网银、手机银行、在线填表“AI+人工”客服服务系统开发,进一步提升客户响应质效;初步搭建渠道线上经营体系,以网银渠道为核心引入多种线上渠道,实现批量化、规模化、差异化触客,已在广州、深圳、上海等分行试点落地,新客登录率、交易率实现大幅提升。
2023年内,中信银行汽车金融业务将汽车供应链视为统一有机整体,根植行业需求,提供更加全面、精准的解决方案。中信银行作为汽车金融业务的行业引领者,始终坚持以“金融活水”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与中国汽车产业同发展、共成长。
客户经营方面,中信银行坚持以传统库存融资模式支持汽车流通市场,截至2023年12月,合作汽车经销商突破 8,000 户,再创历史新高。在传统业务优势基础上,中信银行近年来主动拥抱“向新”趋势,给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信贷支持和资金管理服务,与国内主流新能源汽车品牌广泛建立合作。同时,提升汽车经销商及经销商集团二手车融资业务覆盖率,落地二手车交易市场单体车商融资,以二手车金融业务繁荣二手车市场。
产品迭代方面,中信银行贴合汽车经销商个性化需求,自主研发汽车金融“池融资”模式,迭代新车现货融资产品,推出汽车金融专项法人账户透支产品,助力汽车经销商盘活资产、降低融资成本、加速资金流转,以金融服务赋能中小微企业,促进汽车消费。
提升体验方面,中信银行给予使用库存融资的汽车经销商提前领取车辆合格证便利,修订汽车金融融资车辆保险相关条款,提高业务的全流程线上化水平,不断优化业务办理流程,持续提升客户满意度。
中信银行秉持“价值托管”理念,深化集团协同,夯实托管归行,聚焦资管行业主战场,深耕客户经营,强化服务能力建设,加速科技赋能,提升托管客户体验。中信银行加大推动公募基金、养老金及跨境托管等资管类托管业务。截至2023年12月,中信银行公募基金托管规模 2.17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 2,077.81 亿元,增量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首位。公募基金托管覆盖让利型基金、公募 REITs、混合估值基金、权益类、FOF 基金、债券基金等各品类。养老金业务保持稳健增长,职业年金实现中央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及 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托管资格全覆盖。截至2023年12月,企业年金托管规模达 1,592.22 亿元,位居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位;QDII类托管规模达 1,783.41 亿元。2023年内债券南向通业务新增托管规模 228.77 亿元,继续保持三家托管清算行首位。
中信银行秉持“以客户为中心、数据为基石,启发数字智慧,打造价值托管”理念,持续推动托管业务数字化转型工作,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统一管理+智慧营运+温度服务+增值创新”的多层次托管业务服务体系。
中信银行致力于建设“领先的对公财富管理银行”,坚定以客户为中心搭建“全面、专业、领先、综合”的财富管理服务体系,全力推进对公财富管理业务可持续发展。
2023年内,中信银行不断加强与外部头部机构的联结,持续丰富对公财富产品货架。现已涵盖多策略、各期限的财富产品,不断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财富增值服务。中信银行与中信集团协同持续深化,与中信集团内头部金融子公司的合作不断加深。2023年内,推动发行多款区域主题特色产品,例如联合中信建投、信银理财发行“浙江共富共创”“成渝指数”“江苏钟灵毓秀”等特色主题资管产品,为服务地方经济贡献力量;积极发行中小客群“信慧+”系列专属理财,实现服务中小企业客户与银行轻资本转型的双赢。
零售银行板块
中信银行积极应对外部形势变化,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紧贴客户需求、强化客户关系,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体验和回报,强化“有温度”品牌形象。
零售理财方面,中信银行持续推动业务净值化转型,强化投研驱动与专业能力建设,拓展头部合作机构,为客户择优选择产品。截至2023年12月,零售理财产品余额 1.26 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11%。其中,代销行外理财公司产品规模超 2,00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 67.86%。
代销基金方面,中信银行把握市场低位布局机遇,优化客户资产配置结构,持续进行金种子权益基金布局。2023年内,中信银行累计定制发售“金种子”权益基金 21只,总募集规模超百亿元,多只产品首发募集规模位列同期同业前列。基金线上化运营效率大幅提升,全面升级手机银行 APP 基金频道场景、优化客户体验,基金频道相关 MAU30同比提升 45.79%。
代销保险方面,中信银行秉承以客户为导向的理念,响应监管“回归本源”转型要求,坚持价值化转型,业务结构持续优化。2023年内,长期保障型产品销量占比 50.73%,业务结构优于市场水平。
存款产品方面,中信银行持续优化存款产品在手机银行、个人网银等电子渠道的购买流程,提升客户体验,并根据代发、养老、出国等客户触达场景及差异化需求,提供多种存款产品选择。同时,加强支付结算场景下的综合服务,加快消费支付场景建设,推动面向发薪、缴费、履约担保场景的产品功能升级,沉淀结算性存款。
中信银行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监管部门对于数字化工作的战略部署,对标世界一流企业建设目标,紧紧围绕中信银行数字化转型行动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持续推动零售业务数字化建设。
中信银行锚定“普及大众,慧至于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AI+金融”的发展路径,聚焦零售业务数据化、生态化、个性化和智能化的能力升级,实现对全量客户的有效服务。
数据化方面,中信银行打造标签工厂、商机系统、行为分析平台等三大核心平台,依托大数据和 AI 技术,实现客户深度洞察。2023年内,累计沉淀 3,000+项标签、日均触发商机 1,000 万人次、接入 14 万+行为埋点,有效支持客户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合适的渠道获取合适的产品及服务。
生态化方面,中信银行坚持从“走出去”“引进来”两方面打造生态,建设业内先进的全渠道协同运营平台,截至2023年12月,引入 31 家外部金融机构入驻,关注粉丝超 184 万;基于幸福号开放生态积极与重点金融机构开展合作,为用户提供长期互动投教活动,加强用户对金融知识认知,打造投教服务体系;全新升级借钱频道,从客户需求出发,聚合差异化信贷产品,构建全客群、全产品、全渠道的高质量消费金融生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极致用户体验。2023年内,借钱频道整体放款量达 1,705.13 亿元,其中信秒贷累计放款 1,640.04 亿元,信用卡分期累计放款 23.99 亿元。
个性化方面,中信银行建立面向亿级客户的智能营销及自动化运营能力,满足亿级客户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2023年内,全渠道部署策略 2,296 个,累计为9.44 亿人次提供精准适配的产品、活动、资讯、关怀服务等多元化内容与服务。
智能化方面,2023年内完成数字人财富顾问上线,全面覆盖理财和基金业务,为客户和一线理财经理提供财富投资全流程智能化顾问服务,上线以来累计完成 89 万通交互咨询,整体满意度超 95%;实现资讯内容的智能分发,为客户提供精准的财富资讯服务;升级智能推荐,应用于手机银行各栏位,立足客户需求打造个性化线上服务新体验。
中信银行坚持“价值个贷”理念,坚持个贷业务是全行资产业务“压舱石”定位,有序推动个人住房贷款、个人经营贷款、个人信用贷款三大主力产品平衡发展,支持实体经济、民营经济发展,助力居民消费升级。
个人住房贷款方面,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助力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2023年内全行住房按揭贷款年增 270.83亿元。
个人经营贷款方面,持续优化产品政策及配套功能,进一步提升普惠金融业务占比、扩大受惠群体覆盖面、提升业务获得性及便利度,全年个人普惠贷款余额新增 866 亿元(人行口径)。
个人消费贷款方面,坚持“自主场景、自主风控、自主产品”的发展原则,持续发力消费贷优质客户获取,加强存量客户经营,深耕汽车、安居等消费金融场景,保持积极稳健的营销策略,充分发挥融资对消费的拉动作用,助力消费需求复苏。2023年内,中信银行开展多项消费贷款利率优惠活动,促动消费需求释放,累计投放利息优惠券千万余张,惠及 60 余万客户。
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深入贯彻“零售第一战略”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信用卡在“扩内需、促消费、惠民生”国家政策中的积极作用,坚持客户导向、价值导向,深入推进生态化经营,加速推动数字化转型,构建服务差异化优势,引领绿色金融创新,践行“让财富有温度”的品牌主张,全面推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23年内,中信银行信用卡业务深化零售融合,构建分中心、分行、线上渠道三位一体的高质量获客体系,分行获客势能再创新高,全渠道获客量行业领先;坚持无界开放的生态化经营,携手头部平台企业开展生态化业务合作,不断丰富和完善联名卡产品体系,新发行与美团、麦德龙等企业合作的联名卡产品。全面建设线下消费场景,升级“99365”品牌活动,围绕餐饮、商超、加油等民生消费类场景,搭建特色商户生态,活动已覆盖全国超过 18 万家门店,民生消费类价值商户交易达 8,854.65 亿元;布局跨境消费场景,打造“全球消费季”“境外交易返现”等活动。围绕客户资金需求,持续丰富消费金融产品矩阵,消费分期规模持续突破。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矩阵,实现数据驱动下的全域经营与量化运营;建设企微客户运营平台,构建智能化客户联络生态。
中信银行深入践行国家“双碳”战略,积极参与银行业碳账户标准建设,“绿·信·汇”低碳生态平台成员已扩大至 23 家,与中国银联共同推出行业首创的“碳账户互通体系”。
中信银行私人银行业务贯彻“新零售”发展战略,坚持客户中心、专业引领,基于私行“客户、产品、队伍、服务、数字化”等体系化建设,全面提升私行经营专业化能力。
私行客户“五主”服务不断深化,客户综合经营能力进一步提升。持续深化覆盖高净值客户投资、结算、信贷等多元化需求的“五主”综合服务,升级“耀钻陪伴计划”分层服务体系,推动私行客户集约化经营模式落地,存量客户稳定性和综合贡献进一步提升。
依托“四环联动”经营目标客群,多元化场景获客体系持续完善。“云企会”获客场景不断丰富,公私融合继续向纵深推进,私行客户获取同比增长 78%;出国金融“少年行”子女教育服务体系持续升级,以活动助力产能,以品牌输出价值;“借贷联动”贯通私行-信用卡高端客户服务体系,实现客户双向转化和综合经营;“跨境联动”构建“在岸+离岸”服务互通机制,打造私行获客新动能。
投研引领打造核心竞争力,私行客户资产配置结构不断优化。以私行投研团队为引领,从“宏观-大类资产-策略-产品”的闭环视角,实现对一线产品选销的全周期服务;进一步丰富私行标准化产品策略,优化量化、多策略和衍生品等产品供给,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客户的资产配置需求;持续创新升级私行特色单品,全权委托定制化产品口碑受到市场广泛认可,于2023年12月存量规模超 850 亿元;家族信托推出契合企业家客群的股权、股票等多资产信托业务模式,于2023年12月存量规模达 665 亿元。
私行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一线专业化能力逐步提升。持续加强私行“私行客户经理、投资顾问、产品经理”三支队伍建设,2023年内完成投顾队伍的增量配置,打造“信投顾”专家库,以“盘访促”带动超高净值客户服务和产能提升;固化私行客户经理赋能培训体系,提升标准化、专业化对客服务能力;开展“产能飞跃”竞赛、“资配万里行”专项辅导等活动,持续为一线队伍赋能,锻造私行队伍综合产能。
品牌权益服务体系持续丰富,私行中心布局加速。进一步构筑非金融服务促客成长体系,优化权益活动机制,提升客户体验。深化“让财富有温度”私人银行品牌形象,通过“私享会”“走进中信大厦”“走进理财子”系列活动,搭建丰富触客场景,打造线上线下全业务链活动体系。深化私行队伍与钻石团队融合,探索“赢回+产品”金融服务外延。私行中心加快布局,全年新批建 17 家,累计批建 89 家,实现国内重点区域、重点城市全覆盖。
私行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科技赋能成效初显。2023年内建成覆盖私行业务全领域、全流程的信息化平台集群;发布手机银行 10.0“私行尊享版”,为私行客户提供业内领先的线上服务体验;上线代销标准化产品量化评价系统,基于量化模型全市场遴选优质产品;探索运用大数据模型建立涵盖资产配置、非金融服务等在内的分层分群个性化服务方案,打造私行全渠道营销体系。
中信银行是国内最早推出年长客户专属服务的商业银行之一,也是中国老龄协会战略合作银行。2023年内,中信银行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落地国家养老政策,发力养老产业服务,深化全生命周期养老金融服务,打造财富管理养老金融。
坚持体系先行。中信银行持续完善“一个账户、一个账本、一套产品、一套服务、一支队伍、一个平台”六大支撑 32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2023年内,深化与中信集团子公司的协同联动,依托中信集团养老金融全牌照优势,不断加强养老金融规划师队伍建设。开展六场“信见”对客养老规划策略会,举办养老金融论坛并连续两年发布《中国居民养老财富管理发展报告》。
坚持理念迭代。基于对长寿化、老龄化时代背景洞察,中信银行提出“做自己人生的 CFO”价值主张,首创“平衡收支、预防风险、规划养老、资产增值”四步财务规划法,实现资产配置方法论迭代,并应用于客户经理作业流程。
坚持科技创新。中信银行不断加强对养老金融工具的优化升级,首创“一张健康的资产负债表”,通过手机银行 APP 引导年轻人平衡收支、攒好养老第一桶金;迭代“一本科学的养老账本”,同业首家实现养老全资产管理和一站式养老规划;丰富“幸福+”俱乐部功能,为老年人打造“一个幸福的晚年生活”,合理规划保障养老支出,上线养老地图功能,持续优化养老便民服务。
2023年内,中信银行战略性推进代发业务发展。持续深化公私联动机制,夯实考核、绩效、人员资源投入,分客群提升代发业务覆盖,聚焦“增员加薪”企业拓展。从企业与员工需求出发,整合行内公司、零售的优势资源,打造企业一站式代发服务解决方案。企业端持续建设“开薪易”开放代发平台,升级“智能工资条”“一键报税”等企业员工管理应用,打造企业人事与财务数字化转型的必备工具,2023年内新增代发企业 2.76 万户。个人端推出薪享卡代发专属工资卡、代发客户专属权益、代发专属理财等产品服务,不断打造“有温度”的客户服务。
金融市场板块
2023年内,中信银行金融同业业务积极克服同业资产收益持续下滑、市场不确定性增加等不利因素,在严控市场风险的基础上,优化投资策略,强化负债成本管控,升级客户经营体系,业务发展稳中向好。
2023年内,中信“同业+”平台秉承“一个中信、一个客户”的经营理念,联合中信集团内金融子公司进行资源整合,聚焦金融机构财富管理、做市交易、智能服务需求,积极布局“场内+场外”“境内+境外”金融市场业务,打造“精品销售商城”“金市交易云厅”“智数交流平台”三大支柱功能,围绕换新升级、客户体验、服务一线等重点环节,实现功能快速迭代,逐步形成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综合融资三环价值链。
中信银行外汇业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宗旨,支持监管政策传导落地,积极履行做市商及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规范专家组牵头行职责,助力外汇市场高质量发展,服务企业汇率风险管理。2023年内,中信银行持续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提供报价交易流动性,做市交易量达2.6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6.00%,做市排名保持市场前列;坚定贯彻监管导向,加强市场宣传培训,引导客户树立汇率风险中性理念;支持企业持续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不断丰富线上线下各类避险产品体系,提供专业全面的管家式外汇服务,帮助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提升汇率风险管理整体能力;服务金融高水平开放,为跨境机构投资者提供涵盖外汇服务在内的一揽子方案;积极参与中国外汇市场自律工作,支持自律管理、市场规范、国际交流等各项工作开展。
中信银行债券业务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主线,紧扣客户综合融资服务功能,积极运用自有资金开展债券投资交易。2023年内,中信银行认真履行国债承销商职责,积极支持国债一级市场发行,维护国债基准利率曲线地位,综合承销表现连续两年稳居股份制银行第一;加大地方政府债投资力度,助力地方政府化解债务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发挥投资交易专业优势,加大力度开展信用债投资,释放协同联动势能,满足中信银行对公客户综合融资服务需求,赋能同业客户一体化综合经营,获取效率与效益的双赢;围绕中信银行轻资本转型战略,持续优化资产结构,加强精细化管理,在抢抓跨市场投资机会、挖掘相对价值、灵活摆布敞口方面成效显著,推动债券投资回报稳步提升。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核心做市商,中信银行积极履行债券市场做市商职责与义务,持续开展双边、请求等做市报价,主动为市场提供定价基准及流动性支持,多项做市业务指标持续排名市场前列。2023年内,中信银行成为全市场首批“北向互换通”做市商、首批债券篮子做市商、首批利率期权报价商、首批同业存单标准利率互换做市商,市场影响力和品牌形象不断提升;做市交易积极贯彻落实债券市场互联互通机制,加大推进境外机构投资者服务业务,债券通和债券结算代理业务排名稳居市场前列,持续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开放。
2023年内,中信银行货币市场业务大力开展本外币债券回购、同业拆借、同业存单发行等业务,不断拓展多元化资金融通渠道,积极支持中小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交易主体的短期融资需求。主动参与交易机制创新建设,进一步夯实中信银行市场核心交易商地位。
中信银行贵金属业务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贵金属产业链企业需求,不断丰富业务模式,通过专业化能力为客户提供租借、保值及仓单交易服务,对客交易规模稳步增长;深度研判市场走势,不断拓展多元化交易策略,紧跟政策和监管导向,积极履行黄金进口商职责,进一步夯实黄金询价做市商地位。
社会责任
聚焦实体经济
中信银行聚焦实体经济,将着力点放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巧用金融活水助企纾困,及时推出29条务实举措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围绕国家政策导向,加大对制造业中长期、战略新兴产业、普惠金融等重点领域的支持。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2,023亿元,增幅35%;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4,242亿元,增幅37%;普惠金融贷款余额4,460亿元,增幅22%,并入选新华网与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评选的“企业ESG普惠金融优秀案例”。
发展绿色金融
中信银行努力践行“双碳”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探索绿色创新,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及中国银行业协会评为“绿色银行评价先进单位”。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突破3,340亿元,绿色租赁余额近275亿元,承销绿色债券55亿元,投资绿色债券107亿元,绿色主题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近30亿元。2022年,中信银行发行绿色低碳主题借记卡“低碳财富卡”,并在业内率先上线个人碳减排账户——“中信碳账户”,引导社会公民的绿色消费转型,开户量超68万户,累计减排温室气体超500吨,此产品已荣获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IFF)之“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等多项殊荣。
支持乡村振兴
中信银行深入贯彻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部署,聚焦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乡村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市民金融服务等乡村振兴重点领域。截至2022年末,中信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4,869亿元,增幅23%。中信银行聚焦脱贫地区、脱贫人口和产业带动等重点领域,精准发放帮扶贷款328亿元,脱贫地区贷款余额达161亿元。派驻专兼职干部开展定点帮扶,推动村庄发展和农民利益紧密结合。2022年实施定点帮扶和公益项目共计190个,开展教育帮扶惠及近万学生,依托自建平台“爱·信·汇”,累计号召超130万人次捐赠积分,在全国捐建“梦想中心”多媒体教室及配套课程200间,覆盖28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惠及师生16万人。
坚持服务民众
中信银行围绕“客尊”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探索创新客户服务文化及客户体验模式,将客户关系管理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贯穿到产品和服务之中。中信银行加快财富管理布局,推出“让财富有温度”品牌主张,不断丰富产品体系,零售管理资产规模近4万亿元,全方位满足客户之需。中信银行从全面开源全套生僻字解决方案,惠及千万“数字鸿沟”民众,到开发安居场景消费贷款产品,满足新市民融资需求,再到推动网点和APP适老化改造,以更贴心的服务展现“中信温度”。作为中国老龄协会唯一战略合作银行,中信银行不断提升“银发”群体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专属温馨陪伴能力,被《证券时报》评为“年度养老金融服务银行”。中信银行致力于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守护客户金融资产安全,建立的零售反欺诈风控体系,拦截劝阻被诈骗客户近千户,保护资金逾亿元。
推进科技兴行战略
中信银行瞄准“一流科技型银行”的发展目标,持续加大科技领域战略投入,2022年,中信银行信息科技投入近90亿元,科技人员数量超过4,700人。中信银行率先实现金融市场应用系统群自主可控,为相关领域应用软件国产化和架构转型贡献“中信方案”;推出业内首个司库管理系统——“天元司库”;上线新一代综合数字化个人信贷系统——“鲲鹏系统”。中信银行积极运用科技力量,把握数字化转型发展与信息安全的平衡点,有效结合区块链技术,拓展金融服务触达性和保密度,持续保障客户信息及资金安全。
企业荣誉
相关事件
2019年1月11日消息,宁波银监局近日公布关于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的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存在违规办理
代发工资业务的行为。宁波银监局决定对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罚款人民币20万元。
2020年5月9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通报称,2020年3月,中信银行在未经客户本人授权的情况下,向第三方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交易明细,违背为存款人保密的原则,涉嫌违反《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银保监会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监管规定,严重侵害消费者信息安全权,损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将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启动立案调查程序,严格依法依规进行查处。
2021年2月5日,中国人民银行开出的第一号罚单:中信银行因违反反洗钱相关规定被罚2890万元,此外,14名相关责任人一并收到央行的罚单。
2021年3月19日,银保监会消保局发布的罚单显示,中信银行因
池子控诉一事被处罚单450万元。
2022年3月10日,中信银行宣布,面向个人用户推出的“中信碳账户”内测版上线,公开邀请千名用户参与测试体验。这是中信银行在深圳市生态环境局、深圳银保监局的指导下,与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展合作交流,联合国内专业机构中汇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研发,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
2022年3月25日消息,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因监管标准化数据(EAST)系统数据质量及数据报送存在一系列违法违规行为,被银保监会罚款290万元。
2022年7月14日,中信银行就“停贷事件”发布公告称,针对近期个别房地产企业风险暴露、住房开发项目延期交付情况,经初步排查,媒体报道中存在风险的楼盘所涉及的中信银行逾期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46亿元,占中信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0.0048%,规模和占比较小,总体风险可控。
2022年9月,云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官方公众号“清风云南”发布消息称,中信银行昆明分行两名干部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接受审查调查。
2023年12月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显示,中信银行被罚没2.24亿元,涉56项违规行为。同日,中信银行称,此次处罚所涉问题均发生在2019年及以前年度,中信银行已根据监管意见,全部完成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