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管理局
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境内的建筑物
中东铁路管理局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西大直街。建筑面积2.33万平方米。建于1902年,1906年重修,为俄罗斯新艺术建筑风格。
历史概况
中东铁路以哈尔滨为中心,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南到旅顺口,总长2478公里。1903年7月13日,中东铁路全线竣工,次日由中东铁路管理局接管,从此中东铁路管理局成为沙俄在中国的殖民机构和侵略工具。1924年中苏建立外交关系,中东铁路由中苏两国共同经营管理。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接管哈尔滨后,在原中东铁路管理局旧址成立了哈尔滨铁路局。
中东铁路管理局
本世纪初城市初期规划中,以南岗区作为城市的行政中心,以今博物馆广场为中心,以大直街为轴线陆续建造了圣·尼古拉教堂、中东铁路管理局、莫斯科商场、哈尔滨铁路技术学校、秋林商行等建筑,而中东铁路管理局作为中东铁路“司令部”,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哈尔滨铁路管理局,原名中东铁路管理局,俗称“大石头房子”,始建1902年,于1904年建成,而1905年前后3次被义和团运动的大火焚烧,后于1906年重建,即为今天的铁路局。抛开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不谈,单从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来看,它可以称为哈尔滨“新艺术”建筑的典范。
建筑特色
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可谓独具匠心。建筑师德尼索夫是中东铁路质师,其铁路局的设计方案是在圣彼得堡举行的设计竞赛的获奖方案。在总体布局中,考虑到建筑复杂的使用功能所形成的较舒展体量,将建筑退后达64米,因而,尽管建筑正立面长达187米,但是从道路中线处望去,建筑的整体轮廓清晰且完整。试想如果如此之长的建筑像大多数建筑一样沿街处理,则怎能感受建筑的整体形象呢?同时,由于建筑的退后布局,在建筑与街道之间便形成了一个小广场。广场上花木繁盛,苍松桧柏遍植其中,浓浓的绿意与建筑本身的暗绿色调十分适宜,典雅而素洁;另一方面,作为大型行政办公建筑,它需要营造一种庄严的气氛一种高高在上的威慑,因而建筑的这种退后处理,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人与建筑的距离,缺乏亲近感,再加上深沉而独特的色调,建筑所需的威严油然而生。
作为中东铁路管理的中枢所在,中东铁路管理局的平面比较复杂。在这一问题上,建筑师亦解决得很好。建筑平面分主楼、配楼、前楼、中楼、后楼几部分,有的以过街楼相连而为一个整体,彼此之间交通联系便捷,又互不干扰,保证了各自的独立性。同时围合成三个主要庭院,种植花木,环境清幽。总之,这种兼具集中与分散特点的平面布局很好地解决了平面功能复杂的问题。
铁路局这样的大型办公室建筑,其主入口设计,一般的做法为突出其所需的庄严感,门廊尺度应较大,利用柱式或宽阔的台阶加以强调,而哈尔滨铁路局
建筑墙面装饰亦很生动,斑驳的暗绿色花岗岩贴面,产生丰富的装饰效果。据说当时施工时,先在地上排列好,然后编号,又按照顺序一块块贴上去,极费功夫,然而建筑独特的墙面效果算是最好的补偿吧!在建筑墙体凸凹变化之处,饰以纵横交错的隅石,具有很强的质感。建筑立面上窗洞的贴脸采用柔软圆润的曲线,是“新艺术”的典型做法;阳台栏杆的铸铁曲线处理同样是“新艺术”的特征,模仿自然界植物形态的曲线线条,弯曲缠绕,如花叶,如丝蔓,生动自然。
檐口及女儿墙的设计也很生动。墙体伸出屋面并向内卷曲,犹如盘踞的兽足,而在升起的墙垛之间饰以窄小的披檐,成为纯装饰性的构件;以直线与曲线结合的铸铁栏杆连接升起墙垛,虚虚实实,形成优美的建筑轮廓线。所有上述精致的细部处理,皆源于“新艺术”丰富的想象力与构思,而其优雅堂皇的室内设计则带有一丝古典的韵味。那精致的木制墙裙,优雅的曲线形护柱,精美的楼梯栏杆以及富于雕刻装饰的木门都体现出高贵典雅的气质。
哈尔滨铁路局以其精心的布局、优雅的形体、活泼的细部和典雅的室内装饰成为闻名遐迩的“新艺术”建筑。令人欣慰的是,虽然历经沧桑风雨,它依然完好,成为哈尔滨城市发展的最好见证。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5-04 14:04
目录
概述
历史概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