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家书
2024年洪雷执导的人文纪录片
《两岸家书》是由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哔哩哔哩中国外文局解读中国工作室福建教育出版社联合出品,洪雷执导的人文纪录片。
剧情简介
时间是无情的旁观者,月的阴晴圆缺,人间的悲欢离合,无碍它的进程分毫。书信是深挚的朗读者,读出难以面陈的心声,读出天涯两端的牵绊,在浩瀚的时间中绽放花火,引得人间共悲欢。
该片涵盖大陆移民开发台湾时期(17-19世纪)、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1895-1945)、台湾光复初期(1945-1949),和1949年之后两岸民众分隔时期(1949年至2024年,其中包括开放两岸民众探亲以来的历史阶段),透过跨越海峡两岸的家族和家庭书信,展示两岸的岁月沧桑,和无数普通人在时代巨变中的悲欢离合,重现斑驳字迹背后剪不断、离不散的至真至情。
分集剧情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漫长历史,记载着历代先民迁居台湾、繁衍生息,记载着两岸同胞共御外侮、光复台湾。中华民族一路走来,书写了海峡两岸不可分割的历史,镌刻着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史实。两岸故事需要被打开,需要所有观众细细阅读,伤痕才能够得到疗愈和抚慰。因此创作团队希望想打造一部献给两岸年轻一代的中国台湾近代影像史,让更多人在情感的共鸣中了解彼此的过去、畅想共同的未来,于是有了制作《两岸家书》的契机。
创作过程
该片从立项到播出历经三年时间,两岸摄制团队做了大量案头工作和田野调查,期间主创团队辗转京、闽、台、港、鲁、鄂等地,并多次造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福建省连横文化研究院、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机构,从12000多封两岸家书中最终选取20个典型案例,有名人的,也有普通人的,最终制作成了六集纪录片,构建中国台湾近代发展史的基本脉络。
主创团队
参考资料
音乐原声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发行信息
宣传信息
2024年6月17日,该片亮相第十五届海峡影视季项目推介会;7月15日,该片定档于海峡卫视、东南卫视、哔哩哔哩播出;7月16日,该片研讨会在北京举行;8月3日,该片举办创作分享会。
播出信息
参考资料
获奖记录
作品评价
《两岸家书》遴选了20个动人心魄的家书故事,通过个体化、主体化、故事化的影像记录,探索历史的每一个细微角落、透视时代的每一次重大变迁。从移民拓荒时期的艰辛、殖民统治时期的阴霾到台湾光复时期的曙光、两岸分隔的离愁别绪,直至两岸“三通”带来的希望,该片以多角度的视角,绘制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国台湾发展史与两岸民众生活史,不仅展现了中国台湾与大陆之间同文同种、血脉相连的深厚渊源,更揭示了历史进程中两岸民众共同的心灵归宿。(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秘书长冷凇、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李雯雯评)
《两岸家书》偏写意风格的动画场景,是在历史基础上的“合理想象”。动画的表现方式弱化了抽离感和距离感,让人物的情境和情绪表达更具代入感。片中添加了从拓垦时期的《思想起》,到日据时期的《雨夜花》,再到上海小调与邓丽君的歌曲,以及20世纪80年代罗大佑的歌曲,音乐恰到好处地点缀在片中各集,与时代情势和人物故事相呼应,营造浓浓的氛围感。(人民政协网评)
《两岸家书》以家书为载体,但又没有陷入刻板的考据里,而是通过对情感的挖掘与呈现,将历史史实融入深厚浓郁的情感抒发之中,从而以情感的力量赋予家书充沛的感染力。在叙事上做了特别的布局和安排。六集的内容跨越几百年几十代,要将这些貌似零散而多样的家书故事统筹在一起,主创团队下了很大功夫。首先,是将可以构成对应关系的人物故事“缝合”在一起。其次,将相近内容进行分类组合,从而形成共性合力。(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评)
以纸质书信为介体的心态史叙事,以心灵交流为内核,两岸日常生活中的经济文化、思想习俗等各种社会面貌亦包含其中,这让《两岸家书》具备了可观的社会历史档案价值。然而,再琐细的日常生活细节的呈现,其围绕的核心,依然是人与人之间无法割舍的血脉与精神的关联。该片的可贵性在于,作为历史的亲历者,片中诸多直接或间接当事人皆年事已高,画面中他们对命运、对历史的言语表述同样珍贵。摄像镜头朝向这些人物,朝向他们的痛苦与喜悦,朝向他们因书信而触发的对命运所呈现出的复杂情感,也朝向他们极为直观的恨与爱、遗憾与期待的表述,这些活生生的言语表达同样是珍贵的历史记载。可以说,该片从文字出发,为读者呈现的是带着历史体温与时代表情的当下之理解、当下之解读、当下之感慨。历史的沧桑感,透过当下直观的心灵跃动,具象地呈现在受众之前,形成此部影片最具力量感的视觉张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余岱宗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04 08:26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分集剧情
幕后制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