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隅
汉语词语
东隅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东角;东方;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出自《仪礼·士昏礼》。
详细释义
东角;东方
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直室东隅。”
茅溱 《双调夜行船序·宴蓟镇宛在亭四景》套曲:“边境无虞,喜青阳布暖,斗指东隅。”
古代指中原地区以东的小国
《逸周书·大匡》:“ 管叔 自作 殷 之监。东隅之侯,咸受赐于王,王乃旅之。” 孔晁 注:“东隅自 殷 以东,旅谒各使,陈其政事者也。”
《隋书·许善心传》:“ 李虔 僻处西土, 陆机 少长东隅。”
指日本
章炳麟 《韵文集自叙》:“余生残 清 之季,逃窜东隅。”
亦作“东嵎”
因日出东隅,故以“东隅”指早晨,引申指始,初。
典源
后汉书》卷十七〈冯岑贾列传·溤异〉~646~
异与赤眉遇于华阴,相拒六十余日,战数十合,降其将刘始、王宣等五千余人。三年春,遣使者即拜异为征西大将军。会邓禹车骑将军邓弘等引归,与异相遇,禹、弘要异共攻赤眉。异曰:「异与贼相拒且数十日,虽屡获雄将,余众尚多,可稍以恩信倾诱,难卒用兵破也。上今使诸将屯黾池要其东,而异击其西,一举取之,此万成计也。」禹、弘不从。弘遂大战移日,赤眉阳败,弃辎重走。车皆载土,以豆覆其上,兵士饥,争取之。赤眉引还击弘,弘军溃乱。异与禹合兵救之,赤眉小却。异以士卒饥倦,可且休,禹不听,复战,大为所败,死伤者三千余人。禹得脱归宜阳。异弃马步走上回溪阪,与麾下数人归营。复坚壁,收其散卒,招集诸营保数万人,与贼约期会战。使壮士变服与赤眉同,伏于道侧。旦日,赤眉使万人攻异前部,异裁出兵以救之。贼见埶弱,遂悉众攻异,异乃纵兵大战。日昃,贼气衰,伏兵卒起,衣服相乱,赤眉不复识别,众遂惊溃。追击,大破于崤底,降男女八万人。余众尚十余万,东走宜阳降。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荅大勋。」唐·李贤注:「《前书》谷子云曰:『太白出西方六十日,法当参天;今已过期,尚在桑榆闲。』桑榆谓晚也。」
释义:①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黄昏。
运用示例
陆云《答兄平原书》:“昔我往矣,辰在东嵎;今我于兹,日薄桑榆。”
元 刘埙 《隐居通议·骈俪一》:“某惟有益鞭其后,再鼓而前,失东隅收桑榆,讵敢忘于愤悱。”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19 11:45
目录
概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