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5月6日,孙中山在韶关誓师北伐,以许崇智率粤军第二军和梁鸿楷第一师及李福林任右翼,在陈炯明等发动叛变后,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
起源
6月16日
陈炯明、
叶举等发动叛变,许崇智、
李烈钧、李福林、
朱培德、梁鸿楷、黄大伟等闻变即在赣州开会,决定由许崇智领第二军、梁鸿楷第一师及朱培德、李福林、黄大伟等部回师,后因在韶关战败,各部分头撤退,其中许崇智率第二军及李福林、黄大伟两部退往赣东,在瑞金休整所部时,深感回师广东一时已不可能。时中山先生与
段祺瑞尚保持一定的合作关系,许、李、黄三部合计尚约万人联合驻福建之段系混成旅长
王永泉(号百川)进取福州。
是役由王永泉旅担任对延平正面攻击,许军以一部协助王旅侧重击延平之敌,以李福林、黄大伟两部从间道直窥福州。两部间道进至洪山桥时,
李厚基猝不及防,仓皇出走,10月13日李福林、黄大伟部遂先入福州,许崇智、徐树铮、王永泉等随亦先后抵达福州。
部属
先生在沪闻捷,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黄大伟为第一军军长,李福林为第三军军长,蒋介石为总司令部参谋长。
东路讨贼军成立之后,所属三军扩编为十二旅,其番号如下:
第一军辖一、二、三、四旅,旅长为王懋功、陈得平、丘鸿钧、龚师曾;
第二军辖五、六、七、八旅,旅长为许济、孙本戎、黄国华、张民达;
第三军辖九、十、十一、十二旅,旅长为林驹、吴近、袁德、郑咏琛。
后又改编李厚基残部一旅为第十三旅,旅长为张毅,辖于第二军。合以其他护士营等直属部队,共约二万人。
后许崇智任张国桢为东路讨贼军第四军军长,使张回粤收编叛军残部。
蒋介石抵福州任总部参谋长后,即对第一军军长黄大伟不满,认为黄大伟恃功骄纵不听指挥。
东路讨贼军虽已成立,但以整补需时,未能立即回师广东。
1923年1月15日,西路讨贼军光复广州。蒋介石赴沪谒见中山先生。蒋向中山先生提出东路讨贼军回师计划,并力陈必须撤换第一军军长黄大伟,始能顺利完成回师讨贼任务。中山先生卒从蒋议下令撤黄职,以许崇智兼任第一军军长职。黄于是愤而投奔陈炯明。
失败
时滇桂军在广州跋扈嚣张,中山先生对滇桂军失望之余,以肃清叛军之主要责任属望于许崇智所率之东路讨贼军。
4月间,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自福建开抵潮梅附近,叛军虑前后被夹击,乃由洪兆麟等四个师在汕头通电“独立”,陈炯明则宣称下野。李烈钧遂以大本营总参谋长名义赴汕头收抚叛军残部四师。接着许崇智军亦开入潮汕,不久,洪兆麟部乘沈鸿英公开叛变之际(约在5月间)再度叛变,李烈钧仓皇出走,许崇智率部被腰击于揭阳附近,情形十分狼狈。同时,许军行抵兴梅之部,又为伏于赣南之林虎所部黄任寰、黄业兴、王定华等叛军狙击,损失惨重,伤亡溃散过半。许军几经艰苦始于6月下旬间返抵博罗附近休整。由于东路讨贼军回师失利,各方面对许崇智失望之余,多不谅解,财政当局亦加歧视。
东路讨贼军在博罗休整后,虽曾分担一部分东征任务,但实力不充,作用不大,且曾有一度与桂军同时失败退出博罗。至1924年春,中山先生乃决定取消东路讨贼军名义,改为建国粤军番号,仍以许崇智为粤军总司令,蒋介石为总部参谋长,所辖部队,除原东路讨贼军外,在粤原来粤军除已随陈炯明叛变者外,均归许统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