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客家山歌
东莞本土民歌
东莞客家山歌主要包括清溪客家山歌凤岗客家山歌樟木头客家山歌等。东莞市清溪镇凤岗镇樟木头镇等乡镇的客家人唱山歌由来已久,流传下来的山歌,可分为放牛歌、割草歌以及四六联、白口联、平山民歌等,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
基本简介
东莞山区流行客家山歌,解放后,从山间地头登上了文化艺术舞台。1956年首届山歌手在中山纪念堂登台演出,《谷穗笑他矮姑娘》、《千年松柏万年青》等客家山歌还被收初中课本。清溪镇2004年成功举办“赣、粤、闽、桂”四省客家山歌邀请赛,使古老的客家山歌焕发出新的魅力。
樟木头客家山歌
樟木头客家山歌是东莞市樟木头镇的本土民歌,樟木头镇是东莞市唯一的纯客家镇,客家山歌曾在樟木头广为流传,随时代发展,唱山歌这种艺术日渐式微。樟木头正将客家山歌这项民间艺术申报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传承和发扬樟木头客家山歌。樟木头客家山歌以四句板和五句板为主,调式有仙公调、自叹调、洋烟调等,歌唱内容信手拈来,多以物寄情。
凤岗客家山歌
凤岗客家山歌是客家山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在凤岗及周边村镇甚至海外的影响甚广,在长期的流传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艺术特色。凤岗客家山歌的历史悠久,其始于元代,盛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凤岗客家人从福建经梅州、惠阳等地迁入凤岗定居,凤岗客家山歌融汇了多个客家地区山歌曲调特点,并主要保留了梅州地区客家山歌的艺术风格。
凤岗客家山歌是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载体,是凤岗地区客家人对自然、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记录和思想反映,包括了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礼俗歌、情歌、生活歌和儿歌等,涵盖了凤岗客家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凤岗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多样,多为演唱者有感而发的即兴编唱,其语言非常直率、生动、朴素,通俗而押韵,取譬设喻巧妙,意境含蓄而深沉;唱腔则丰富多彩,节奏自由、明快又富于变化;曲式特点是主要以四句板为主,结构工整对称。歌唱时可以用独唱、对唱、尾驳尾对唱、猜调应答、山歌小组唱或表演唱等形式。由于山歌演唱多为即兴,因此不受场地的约束,在田埂山间、谷场路边、村头巷尾、河涌溪沿等处都可表演。
凤岗镇客家山歌音乐上保留着纯正的客家语言本色,具有浓厚的“古朴性”;在艺术、内容上基本保留着纯朴、清新的“民间性”;其唱词具有“诗的外表、词的通俗、曲的韵律”,被誉为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凤岗客家山歌凝聚了客家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中华民族磅礴的文化基因,是不可多得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近年来,凤岗镇成功举办了三届“广东省客家山歌擂台赛暨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2012年,广东省文化馆和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凤岗镇“客家山歌传习基地”和“广东省客家山歌之乡”牌匾。2012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凤岗镇为“中国客家山歌之乡”。
清溪客家山歌
清溪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各村,用客家话演唱,其语言生动通俗,意境含蓄,讲究押韵,一般都是即兴编唱。唱时往往触景生情,即席发挥,随口而出,情深意切,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常用直叙、比喻、双关、歇后、夸张、叠字等手法。主要有男女对唱的情歌、唱苦情的攞食歌、在劳动中产生的放牛歌、割草歌、沥翻歌、正版山歌以及四六联、白口联、平民山歌等。清溪客家山歌的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回环曲折、委婉动听。以四句板为主,由四个乐句组成结构工整对称,偶有五句板结构,歌词为七字五句,曲调是四句板的扩充。调式多为:仙公调、自叹调、洋烟调、花笺调等。
客家山歌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尾驳尾对唱、猜调应答、山歌小组唱或表演唱。最初所用的乐器是口风琴伴奏,后来又采用了手风琴,发展到有古琴、二胡、小提琴、笛子、锁呐、钗、铛、锣鼓等伴奏,使客家山歌的演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清溪客家山歌是一种客家语言歌曲,其各种调式、表演方法,在历史上起到过积极的作用,至今客家人创作的大量歌曲,更是优秀的文学珍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财富之一。清溪客家山歌传承了客家人爱国爱乡、崇文重教、诚恳弘毅、团结包容、勤劳俭朴、开拓创新和刚柔相济的精神,具有极高的文学和音乐研究价值。近年来,清溪镇把客家山歌作为本镇压的艺术品牌来扶持、推广,成功举办了粤、桂、闽、赣四省客家山歌邀请赛,并多次参加全省、全国性的客家山歌大赛中取得很好的成绩,在国内有较大的影响。
传承保护
2007年7月,凤岗客家山歌传承基地由东莞市文联批准成立,是接受凤岗镇政府文化部门指导,并由镇文联主管的民间文艺团体,传承基地坚持每年常态开展客家山歌沙龙、园龙山四季歌会、客家山歌进校园、客家山歌知识讲座、客家山歌擂台赛、文化惠民进基层、客家山歌交流展演等系列文艺活动,传承基地积极挖掘、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遗产,出版了《凤岗客家山歌欣赏》、《客家山歌进校园选唱》书籍和新民歌专辑《老屋家》;创作了《夸老公》、《夸凤岗》、《客家妹》等优秀客家山歌作品;《客家山歌颂党恩》、《舞麒麟》、《米筛团团圆》、《俗话讲》、《月光光》等作品先后获得中国首届客家文化节、八省优秀客家山歌邀请赛、两岸四地客家山歌邀请赛等全省及全国赛事金奖。
2010年起,樟木头镇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分别将成立一支由20至30人组成的山歌队,每星期至少训练两次,并建立管理机制,制定训练计划,每年举办培训班进行强化训练,挖掘、培养儿童山歌人才,把客家山歌搬进学堂,并对全镇的客家山歌队集中讲授10堂音乐理论课和10堂山歌演唱课。
2012年,凤岗客家山歌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杜带娣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岗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广东省文化馆授予凤岗镇“客家山歌传习基地”牌匾;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凤岗镇为“广东省客家山歌之乡”;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凤岗镇为“中国客家山歌之乡”。
2013年11月22日,清溪客家山歌凤岗客家山歌被广东省人民政府列入广东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7年,杨艳芬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凤岗客家山歌)代表性传承人;东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授予凤岗客家山歌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2018年10月23日晚,樟木头客家山歌合唱团在樟木头镇文广中心三楼会议室正式宣告成立。该合唱团成立后将致力于传承和发展客家山歌。
2019年1月15日,樟木头舞蹈团成立,将与唱诵艺术团、客家山歌合唱团共同打造一支有组织、有规模、高素质的艺术团队,成为樟木头一张文化名片。樟木头客家山歌合唱团以演唱客家山歌为主,围绕客家语言、客家文化及山歌演唱技巧进行培训,更好发展和传承客家文化。
2019年,樟木头将客家山歌这项民间艺术申报为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樟木头客家山歌。
最新修订时间:2021-02-04 22:56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樟木头客家山歌
凤岗客家山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