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路中遇大水
唐代高适诗作
《东平路中遇大水》是唐代诗人高适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此诗描写了东平途中所见农村水灾惨象和农民无以为生的苦状,希望统治者赈灾免租,并慨叹自己济世之策不被采用,表现了其对人民疾苦的同情和急切用世的愿望。该诗运用纪实手法,注重细节刻画,形象组合繁密,颇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
作品原文
东平路中遇大水1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2。
霖霪溢川原3,鸿洞涵田畴4。
指途适汶阳5,挂席经芦洲6。
永望齐鲁郊7,白云何悠悠。
傍沿钜野泽8,大水纵横流。
虫蛇拥独树,麋鹿奔行舟。
稼穑随波澜9,西成不可求10。
室居相枕藉11,蛙黾声啾啾12。
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
农夫无倚着13,野老生殷忧14。
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15。
仓廪终尔给16,田租应罢收。
我心胡郁陶17,征旅亦悲愁18。
纵怀济时策,谁肯论吾谋。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东平:唐郡名,即郓州,治所在今山东东平西北。
2.昏垫:谓困于水灾。语本《书·益稷》:“洪水滔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弥今秋:今秋更甚。
3.霖霪(yín):久雨。
4.鸿洞:水连成一片 、茫无边际貌。涵:淹没。
5.涂:同“途”。适:往。汶阳:汶水之北。汶水即今山东大汶河。东平郡在汶水以北。
6.挂席:挂帆。
7.永望:长望,远望。
8.钜野泽;又名大野泽,故址在今山东巨野县北,五代后渐干涸。
9.稼穑:指庄稼。
10.西成:秋天的收成。
11.相枕藉:形容房屋倒塌,如人纵横相枕而卧。
12.黾(mǐn):青蛙。
13.无倚着:无所依靠附着。
14.殷忧:深忧。
15.庙堂:朝廷。
16.终尔给:终究由你们供应。
17.胡:何。郁陶:思郁结貌。
18.征旅:行旅,旅客。
白话译文
天灾连年不断,今秋洪水吓死人。
连阴雨大水泛滥,吞没了无边的田野。
中途遇大水去汶阳只能改乘木船,挂席为帆,以水中芦洲为航标,摸索前行。
一路上久久凝望着齐鲁上空的悠悠白云,发出无限遐想。
虽然湖底近乎淤平,但依然是地势最低的地方,上游的水不断涌来,然后又从这里溢出,涌向下游各方。
大水涌流,动物争相逃命,虫蛇株守孤树,麇鹿见舟争相来奔。
庄稼都被水淹没了,秋收也不用想了。
百姓溺死众多,纵横相枕,青蛙发出了悲戚的叫声。
蚂蚁窝被水冲掉,蚂蚁到处漂游。而更加羡慕飞禽。
农人衣食住全都无着,我这个粗鄙的人人产生深重的忧虑。
圣明的皇帝应当表示深厚的仁爱,拿一个良好的赈灾措施出来。
那就是开仓济民、罢收田租。
我面对灾情,忧思郁结、悲悯愁绝。
纵有一肚子的济时良策,可是人微言轻,谁肯听呢?谁去考虑我的意见呢?
创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四年(745年),高适由涟水北上,经水路到东平,拟去汶阳,而这时河南、山东、安徽一带恰好发生大范围的水灾,关于这一场大水灾,《旧唐书·玄宗纪下》有记载,说当年八月“河南、睢阳、淮阳、谯等八郡大水”。此诗因此而作。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开头四句写特大洪水。“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天灾自古以来就有,可是今秋为最,到处是大水,人民为水灾所困。“霖霪溢川原,灏洞涵田畴”,大雨连绵不绝,灌满了河道、平原,泛滥的洪水,弥漫无际,吞没了田野。诗人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舟行东平路的。
接着十二句写舟行所见,具体写严重的灾情。“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写舟行路线,诗人行路所向是到汶阳去。途中经过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傍沿巨野泽,大水纵横流。”诗人舟行所望,齐鲁之邦,只有天上的飘忽白云,悠然自在,巨野大地却是一片汪洋,大水恣肆、纵横流淌。“虫蛇拥独树,麇鹿奔行舟”。生物尚且如此,人何以堪。这里诗笔虽然未写,读者却可以想象。“稼穑随波澜,西成不可求”。西成,即秋收。古人以秋属西方,故以西名秋。“室居相枕籍,蛙黾声啾啾”。为水所困,死去的人不去说,只说活着的人,由船上望去,只见灾民纵横交织相枕而卧,怕是因失了食物,个个没有精神、没有活力才成这个样子。蛙声啾啾,更衬托了灾民枕籍的了无生气。啾啾蛙声,也更扰乱了诗人的心境,激发了对灾民的同情。
最后十二句写诗人的同情和赈灾意见。“仍怜穴蚁漂,益羡云禽游。农夫无倚著,野老生殷忧”。热爱生命的诗人,对此都有一颗可怜的同情心。因小生命的被淹,而更加羡慕飞禽。如果都像飞禽那样在云天飞翔,还是要受水灾之苦。事实上,房倒屋塌,庄稼被冲毁,农人衣食住全都无着,一点依靠也没有。”野老生殷忧”。野老是诗人自称,犹言我这个粗鄙的人。农人的灾难使诗人产生深重的忧虑。正是对灾民的深厚同情和忧虑,而设想了政府的赈灾政策:“圣主当深仁,庙堂运良筹。仓廪终尔给,田租应罢收”。
诗人用古风这种形式,以平实的诗句描写了灾情,寄托了自己对灾民的深深同情,抒发了自己的救灾意见,表达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名家点评
四川财经学院教授刘开扬《高适诗集编年笺注》: 此适反映灾害之苦农,为高适集中关怀人民生活之杰作,虽杜甫、白居易亦无以过。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年),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蓚(今河北景县)人。少孤贫,爱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自期。青年时西游长安(今陕西西安),功名未就而返。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4年)去蓟北,体验了边塞生活。后漫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与李白、杜甫岑参同游梁园(今河南商丘),结下亲密友谊,成为文坛佳话。唐玄宗天宝八年(749年),经睢阳太守张九皋推荐,应举中第,授封丘尉。十一载,因不忍“鞭挞黎庶”和不甘“拜迎官长”而辞官,又一次到长安。次年入陇右、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曾任淮南节度使、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节度使等职,官至渤海县侯终散常侍,世称“高常侍”。其诗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笔力雄健,气势奔放。边塞诗与岑参齐名,并称“高岑”,风格也大略相近。有《高常侍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0 20:15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