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生大叶藻(Zostera caespitosa Miki)是大叶藻科大叶藻属植物。丛生。根状茎极短或近直立;营养枝具3或4叶,叶鞘长5-12厘米,叶片长达60厘米,宽3-6毫米,顶端微凹,5-7脉;生殖枝长30-60厘米,稀疏分枝;具佛焰苞数枚至十枚,苞梗扁平,宽1-2毫米,苞鞘长35-60毫米,宽3-4毫米;顶端叶片长4-12厘米。肉穗花序生佛焰苞内,穗轴扁平,边缘无苞片状附属物;花药长45毫米,宽1毫米;子房长25毫米,花柱长2毫米,柱头2,钻形。果实椭圆形,长3.5毫米,具喙,有纵条纹。花果期4-6月。
利用贝叶斯联合模型将matK和rbcL片段拼接来推算大叶藻和丛生大叶藻的分歧年代得出:
大叶藻与丛生大叶藻的分歧时间为2-2.7百万年,发生于
上新世。大叶藻与丛生大叶藻首先聚为一支,之后再与
宽叶大叶藻聚类构成大叶藻亚属大支。
丛生大叶藻为多年生
草本,呈丛生状。根茎极短而近直立,节间长一般不超过5毫米,节生1枚先出叶和多数须根。先出叶无叶片,仅具膜质半透明的管状
叶鞘;鞘内小鳞片2,线形。营养枝具3-4叶;叶鞘长5-12厘米,管状,宿存,后期呈不规则的撕裂状,叶耳长约1毫米,先端急尖,叶舌长不超过0.5毫米,鞘内小鳞片2;叶片长可达60厘米,宽3-6毫米,全缘或有时具单细胞所构成的微齿,先端微凹;初级叶脉5-7条,平行,于叶端相互连接,脉间附束4-5条,次级叶脉间隔2-5毫米,与初级脉垂直排列。
生殖枝长30-60厘米,稀疏分枝;具佛焰苞数至10枚;
佛焰苞梗扁平,宽1-2毫米;佛焰苞鞘长35-60毫米,宽3-4毫米,具2枚钝的叶耳和1极短的叶舌;苞鞘顶端叶片长4-12厘米,稍狭于营养叶或与之等宽,先端钝至微凹,基部明显变狭,具5脉;鞘内小鳞片2,长2.5毫米,线形,渐狭。
肉穗花序生佛焰苞内,穗轴扁平,先端钝,具突尖,边缘无苞片状附属物;雄蕊花药长4-5毫米,宽约1毫米;雌蕊子房长2.5毫米,
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2,钻形,长约2毫米。果实椭圆形,长约3.5毫米,褐色,具喙;外果皮近革质,具纵向条纹。
种子褐色,椭圆形,具16-20条纵肋。
丛生大叶藻分布于日本沿海、朝鲜东海岸及中国;在中国分布于北方沿海地区,包括山东省(青岛、烟台、荣成、胶南、龙口)、辽宁(大连、绥中)等地沿海。生于岸边浅海中,且出现最频繁的表层底质为砾石,根部底质为沙与砾石混合底质。
丛生大叶藻地下茎短且须根系茂密,不仅能够有效地适应粗糙的底质,还能在强水流中有效固着植株。如在底质沙砾含量达到54-71%的Jangmok湾湾口区域,丛生大叶藻生长繁盛。有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涉及的环境因子中,根部底质对丛生大叶藻的分布影响最大,列联系数达到0.640。在以泥沙为主的海域,大叶藻是优势种;而在根部底质中砾石较多的海域,丛生大叶藻丰度占绝对优势。
水流强度也是影响丛生大叶藻和大叶藻分布的环境因子之一。在风浪海流平缓、细腻颗粒得以沉积的海域中,大叶藻就能够充分发挥其殖化速度优势,成为优势种;但在海流和风浪较大的海域,水流能切断大叶藻的地下茎和地表植株,减少其生物量,影响大叶藻的殖化速度。而丛生大叶藻植株成丛,根系与底质的附着力大,在风浪中生物量的损失小。因此,在强水流海域,丛生大叶藻比大叶藻的适应性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