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患寡而患不均是指
孔子提出的税收思想之一。孔子在《
论语·
季氏》第十六篇中指出:“闻有国有家者,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意即不论有国的诸侯或封地的大夫,不应担心人少,只需担心分配不均;不要担心财富不多,而只需提防境内不安宁;财富分配均平,便无所谓贫穷;人民和睦相处,便不觉得人少;境内安宁就没有亡国的危险。
词语简析
反映出
孔子的反战思想。他不主张通过
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仁、义、礼、乐的方式解决问题,这是孔子的一贯思想。孔子提出了“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朱熹对此句的解释是:“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
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
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争议
经学家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安国曰:“国,诸侯也;家,
卿大夫也。不患土地人民之寡少,患政治之不均平也。”
基本介绍
孔安国曰:“忧不能安民耳,民安则国富;”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苞氏曰:”政教均平,则不患贫矣;上下和同,不患寡矣;大小安宁,不倾危也。“
按孔安国的解释,”寡“是指土地和人民之少,特别是人民的寡少,而不均则是政治之不平均。苞氏也持大体相同的看法,认为孔子主张的”均“应是”政教均平“。
朱熹在《
四书章句集注》〈
论语集注〉中,也对孔子的话作出了解释。他说:”寡谓民少,贫谓财乏,均谓各得其分,安谓上下相安。季氏之欲取
颛臾,患寡与贫耳。然是时,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这句”均谓各得其分“大概是最得要领的解释了。朱熹认为,孔子批评季氏的为政不均,就是”季氏据国,而鲁公无民,则不均矣。“是时,作为
鲁国大夫的季氏实际上僭越与鲁君之上,超出了他应得的礼法名分,是无道而不均。
经学家所言的“寡”是土地和人民的寡少,而其不均则是政治的不平均,是君臣之间的不能各安其分,违背了礼之大法。这是中国古代解释孔子语最正统的一条思维路径。他们使用的是
训诂学的方法,其思想方法尽可能忠实于孔子的思想原意,对照了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语言背景。
《
周书》〈
苏绰传〉载,
北周是苏绰为太祖拟革易时弊的
六条诏书,其第六条是均
赋役,其中谈到了孔子的“均无贫”说。原文曰:
夫平均者,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此之谓均也。故圣人曰:”盖均无贫。“
然财货之主,其功不易。织纴纺绩,起于有渐,非旬日之间,所可造次。起于劝课,使预营理。绢乡先使织纴,麻土早修纺绩。。先时而备,至时而输,故王赋复供,下民无困。如其不预劝戒,临时迫切,复恐稽缓,以为己过,捶扑交至,取办目前。富商大贾,缘兹射利,有者从之贵买,无者与之举息。输税之民,于是弊矣。
租税之时,虽有大式,至於斟酌贫富,差次先后,皆事起于正长,而系之于守令。若斟酌得所,则政和而民悦;若检理无方,则吏奸而民怨。又差发徭役,多不存意。致令贫弱者或重徭而远成戌,富强者或轻使而近防。守令用怀如此,不存恤民之心,皆王政之罪人也。
苏绰的所谓均赋役,就是”不舍豪强而征贫弱,不纵奸巧而困愚拙“,无论豪富之家,还是
闾阎细民,都一律按一定的法式,”斟酌贫富,差次先后“,合理征收,依法均摊,不能凭权势而逃避赋税和徭役,而将其转嫁到细民百姓身上。很显然,苏绰将孔子的”均无贫“用到了
经济制度的问题,讲的是赋税徭役的
平均问题。
宋代
仁宗皇帝时,
张方平的一封
奏议中,也涉及到了”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问题。奏曰:
昔者明王保邦,预备之道,惟于平世,始可为谋。及其已弊,敕日不暇,虽有贤智,岂遑经久。今内外无事,赋入有经,而民家壁立,野无青草,设有横出之调,缓急之率,不及均,
远应近求具则必扶老携幼,转死沟壑,虽峻刑严禁,不能止流亡播迹之患矣。夫致理之本,在乎制度,
制民之产,在乎均平。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且都城之内,大商富贾,坐列贩卖,积贮倍息,乘
上之令,操其奇利,不知稼穑之艰难,而梁肉常余。乘坚策肥,履丝曳彩,羞具居室,过于侯王,淫侈之俗,日以清僭。赋调所不加,百役所不及,悠游逸豫,专事骄靡。而农人侵猫寒暑,服田力穑以供租税,已给徭役,仰不足以
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同为王民,而都门内外,劳逸之殊如此,此岂抑末敦本之道乎?
张方平将富商大贾的骄靡奢侈,与”仰不足以养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的农人的状况作了鲜明的比照,以示其不平和不均,强调”制民之产,在乎均平“。正是在表述这样的思想理念的时候,他引用了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盖均亡贫。“的说教。可见张方平也是从财富平均的角度,把孔子的话当作一种经济平均思想的圣人遗训。
明代刘寅《
三略直解》云:”
治民要使之平均。孔子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诗》云:“赫赫师尹,不平谓何?”故治民必欲使之平均也。致民之均平,当清其心而纤毫私欲之染,则民得其所,而天下安宁。“刘寅把平均的对象解释为”民“,用”治民要使之平均“来阐释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而对于民的平均,则主要是经济上的,是平均土地、平均租税、平均徭役等等,与经学家所谓孔子谴责季氏僭越鲁君而造成政治不平均的说法有根本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