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宣而战
汉语成语
不宣而战是汉语成语,拼音是bù xuān ér zhàn,意思是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成语用法
作谓语;指不经宣战就向对方开战,即突然发起进攻
成语辨析
【反义词】先礼后兵
相关规定
传统国际法承认国家的战争权,规定宣战制度,把宣战与否作为评判战争是否合法的条件。《海牙第三公约》(1907)明确规定:除非有预先的和明确无误的警告,彼此均不应开战,其警告形式应该是阐明理由的宣战书或有条件的最后通牒。一些国家为了获得军事优势和取得战略主动,规避因宣战带来的不利法律后果,往往不经宣战突然发动战争。自从《非战公约》(1928)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工具以来,一些国家不愿被视为战争的发动者,在政治上陷于被动,刻意不宣而战。如1931年日本侵略中国、1935年意大利侵略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等都是不宣而战。1945年《联合国宪章》明确禁止在国际关系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就使违约国在法律上不再能够利用不宣而战或以所从事的不是战争为借口,来逃避应负的罪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未发生严格意义上的宣战。不宣而战发动侵略战争并不能逃避国际法上的法律责任
参考资料
不宣而战.汉典.
不宣而战.汉辞网.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8:44
目录
概述
成语用法
成语辨析
相关规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