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同日而语
汉语成语
不可同日而语(拼音:bùkě tóngrì 'ér yǔ)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相关典故最早见于《战国策·赵策二》。
成语出处
西汉·刘向编《战国策·赵策二》:“夫破人之与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言之哉。”
“岂可同日而言”后来演变为成语“不可同日而语”。
成语故事
战国中后期,各诸侯之间战争不断,从而出现了“合纵”和“连横”的政治活动。弱国联合进攻强国,称为“合纵”;随着强国去进攻其他弱国,称为“连横”。当时有个纵横家,名叫苏秦。他先到秦国游说秦惠王,结果没有成功。于是,他又到赵国游说。赵国的相国不喜欢苏秦,他又没有成功。后来到燕国,才得到一些资助。接着,他第二次来到赵国,这一回,赵国的国君赵肃侯亲自接待了他。
他向赵肃侯分析了赵国和各国的关系:“如果赵国与齐、秦两国为敌,那么百姓就得不到安宁;如果依靠齐国去攻打秦国,百姓还是得不到安宁。现在,如果大王与秦国和好,那么秦国一定要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韩国和魏国;如果和齐国友好,那么齐国也一定会利用这种优势去削弱楚国和魏国。魏、韩两国弱了,就要割地,也就会使楚国削弱。这样,大王就会孤立无援。”
赵肃侯年纪比较轻,见苏秦说得头头是道,不住地点头称是。接着,苏秦又分析了赵国的实力和面临的形势:“其实,山东境内所建立的国家,没有一个比赵国强大的。赵国的疆土纵横千里,军队几十万人,战车、战马数以万计,粮食可支用好几年。西、南、东三面有山有水,北面有弱小的燕国,也不值得害怕。现在各国中秦国最嫉恨赵国,但为什么它又不敢来攻打赵国呢?原来是它害怕韩、魏两国在后边暗算它。既然如此,韩、魏可算是赵国南边的屏障了。但秦国要是攻打韩、魏两国,那倒是很方便的,它们必然会向秦国屈服。如果秦国解除了韩、魏暗算的顾虑,那么战祸必然会降临到赵国。这也是我替大王忧虑的原因。”
赵肃侯听到这里,心里非常害怕,急着问苏秦应该怎么办。于是苏秦说道:“我私下考察过天下的地图,发现各诸侯国的土地合起来五倍于秦国,估计各诸侯国的士兵数量十倍于秦国。如果六国结成一个整体,同心协力向西攻打秦国,就一定能打败它。如今反而侍奉秦国,向秦国称臣。打败别人和被别人打败,让别人向自己称臣和自己向别人称臣,怎么可以放在同一时间里来谈论呢?”
接着,苏秦又讲了一些如何具体合纵的方法和策略。赵肃侯听完说:“我还年轻,即位时间又短,不曾听到过使国家长治久安的策略,如今您有意使天下得以生存,各诸侯国得以安宁,我愿意诚恳地接受您的建议。”
于是,赵肃侯给了苏秦很多赏赐,用来让他游说各诸侯国加入合纵联盟。
成语寓意
苏秦最终能得出“不可同日而语”的结论,与他对局势的全面分析不无关系。遇事不能只看眼前,而是应该从更宽广的角度入手。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应当冷静,全名分析有利和不利条件。不论是国家存亡的大事,还是日常生活学习小事,越是全面考虑,才越能把握住处事方向。
成语运用
“不可同日而语”形容事物之间差异很大,不能相提并论。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
汉·贾谊过秦论》: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
晋·皇甫谧三都赋》∶“比风俗之清浊,课士人之优劣,亦不可同年而语矣。”
宋·苏轼《书楞伽经后》∶“至于遇病辄应,悬断死生,则知经学古者不可同日语也。”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六·洪觉范》:”公痴叔诗,如食鲫鱼,惟恐遭骨刺,与岐山猪肉,不可同日而语也。“
宋·沈作喆寓简》卷八:“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面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清·王韬答强弱论》:“然而缓速利钝,难易劳逸,不可同日而语矣。”
现代·秦牧艺海拾贝·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在崇高思想和健康感情基础上面产生的趣味,和趣味主义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10 11:46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故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