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湾村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下湾村
下湾村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东部,地处东阳江畔。隶属于青口乡。南接平畴村,西靠江干村,北依东阳江,隔江与下骆宅村相望,东至姓吕村。南有义东(南)公路擦境而过,北跨东阳江大桥有义东(北)公路相接,交通称便。为东阳江冲积土地,200年前,现村区东北曾有一村,名余金村,后被洪水冲毁,一片荒芜。后大元村吴姓村民部分迁居于此,人口繁育,遂成聚落。因位于东阳江大拐弯处,故名下湾。村民以吴姓为主,还有龚、陈、楼等姓。1992年有612户,2034人,常住外来工700余人。耕地面积1210亩。下湾村1992年被评为义乌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义乌市文明村。
基本简介
下湾村位于浙江省义乌市东部,地处东阳江畔。隶属于青口乡。南接平畴村,西靠江干村,北依东阳江,隔江与下骆宅村相望,东至姓吕村。南有义东(南)公路擦境而过,北跨东阳江大桥有义东(北)公路相接,交通称便。为东阳江冲积土地,200年前,现村区东北曾有一村,名余金村,后被洪水冲毁,一片荒芜。后大元村吴姓村民部分迁居于此,人口繁育,遂成聚落。因位于东阳江大拐弯处,故名下湾。村民以吴姓为主,还有龚、陈、楼等姓。1992年有612户,2034人,常住外来工700余人。耕地面积1210亩。下湾村1992年被评为义乌市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义乌市文明村。
历史沿革
下湾村清代曾属四都,民国时先后隶属下湾乡、延陵乡、延友乡。50年代初,先后归属延友乡、平畴乡。1956年发展为湾联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仍属平畴乡;1958年称下湾生产队,改属廿三里人民公社平畴大队管理区;1961年改为下湾大队,属平畴人民公社;1983年复为下湾村,属平畴乡;1992年改属青口乡。
经济发展
下湾村地势低平,犹如坐盆,大雨即涝;加之大江流经下湾段坡陡水急,1949年前洪水经常泛滥,河床南北摆动,村民视之为烂肚肠,有十年江南,十年江北之农谚。一般常年遭洪水侵扰达10余次之多,农业歉收,生活贫困。1949年后,下湾村治水工作开始起步,修筑了沿江低级拦水坝。农业学大寨期间,全村男女老少上工地,筑堤坝,造滩田,计修溪塍2000米,挖渠道5000米,建机埠2座,造良田200多亩,基本上锁住了水龙,实现了旱涝保丰收。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粮食单一经营,产值徘徊不前,下湾并没有富起来,集体积累低,农民收入少,直至1980年全村人均年收入仅140元。
80年代开始,党支部、村委会抓住机遇,进一步解放思想,发挥善于经商的传统优势,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工贸各业的发展。1982年,村民吴华通、吴金和、吴厚江、吴广潮4户合资创办下湾村第一家家庭工厂--下湾公文包厂,开办时仅有35名职工,2间旧房作厂房,次年即获利1万元。企业的效益震惊了一辈子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家庭工厂迅速发展。至1992年,共有76家工厂。其中服装厂20多家、化妆品厂4家、塑料加工厂7家、制笔厂10多家、鞋帽厂10多家,还有毛巾厂、手套厂、胸罩厂10多家等。经营种类涉及针织服装尼龙拉链、制鞋、制革、制笔等18类。同时还有30多户村民在义乌稠城镇投资10万元以上兴办各类企业20家。经营方式一般为自己加工、自己销售,产供销一条龙,工贸一体化。全村在义乌小商品市场有摊位100多个,在义乌市外经商的有300多人,主要集中在渝州、常熟、昆明、赣州、乌鲁木齐等地设点摆摊。个体运输户逐年增多,运输工具日渐现代化,现有中小型拖拉机35辆、机动三轮车12辆、中小型面包车7辆,方便了客货运输。村服务行业随之发展,全村有7家饮食店、9家代销商店、4家理发美容店、2家卫生所。至1992年,全村有800多个劳力办厂经商,凝聚成一支个体工商大军,活跃在全国各大市场,带动了下湾经济的腾飞。
下湾村人多数转向从事工商业。从事农业的劳力减少后,村里就把大部分耕地集中转包给来自磐安、嵊县、兰溪、义乌西乡等地的10多家种田专业户。因注重综合开发农业,粮、菜、果木、药材并举,走出一条农业商品生产、讲求经济效益的路子。
1992年,村工业总产值2000万元,农业总产值65万元,人均产值达8000多元。全村创税利1320万元,村集体积累达到30万元,村民人均收入2000多元。自1980年以来,工农业总产值和税利平均以22%和30%的速度递增,人均收入增长10多倍。下湾村成为义乌首屈一指的富裕村。1986年起连续被评为义乌市工业先进村。1992年,村党支部被中共义乌市委命名为奔小康先进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吴荣正被中共义乌市委授予富民书记称号。
社会事业
村级经济的发展,使下湾人日渐富足。以前村民住宅大多是古老的瓦房,人均住房面积少,通风卫生条件差。80年代开始建造砖混、钢筋水泥结构的二三层以上的楼房,目前已建成各式新楼房300多幢。据统计,90%以上村民盖过新房,总建筑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经济的发展,使许多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全村已拥有高档摩托车60多辆、小面包车3辆、录像机50多台,98%的家庭购置了电视机收录机
村公益福利事业逐年得到发展。4家(共7人)五保户、困难户,其口粮由集体统一支付,逢年过节送上一份资助金。1992年集体拨款100万元,完成全村低压线路改造,添置大容量变压器,满足全村工业、生活用电。村投资修筑一条长500米从村口连接县道公路的主干道,并正在把村内道路铺改成水泥路。全村有自来水塔10座,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
村级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下湾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下湾小学,原来校舍狭陋。1991年村集体拨款20余万元,新建校舍20多间,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改善下湾小学的办学条件,目前在校小学生有6个班261人,教职员工7人。从1983年起,下湾村还普及幼儿学前教育,创办了2个幼儿班,有幼师2名。村里还办起广播室、老年活动室、党团员活动室等,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1990年,下湾村成功地举办了义乌市下湾杯象棋比赛和义乌市下湾杯机关篮球赛。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19 08:05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