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关镇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辖镇(已撤销)
下关镇(已撤销),隶属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地处大理市的市区南部,东与省级经济开发区相连,南接巍山县,西靠点苍山斜阳峰,东北濒洱海。行政区域面积16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下关镇户籍人口203154人。
历史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以西洱河为界,河南称关外,凤仪县置为下关镇,河北称关迤,属大理县玉洱乡。
1950年,大理县的关迤和风仪县的关外合并,改置为下关特别区,直属大理专员公署,下设4街公所和念六村公所。
1952年,正式成立下关市。
1953年,4街公所改为居民委员会。
1958年,大理、下关、漾濞、风仪4县市合并成立大理市,市区为城市服务公社。
1962年,恢复下关市设置下关街道。
1980年,分置为新文、关迤、建设东路3个街道。
1983年,大理市成立后,置大理市人民政府下关办事处。
1987年,撤区建乡,设立市郊乡。
1991年1月,市郊乡和下关街道合并成下关镇。
2019年,撤销下关镇,设立下关街道太和街道满江街道
行政区划
2011年末,下关镇辖龙溪、正阳、关迤、幸福、西大街、鸳浦、泰安、兴国、关平、兴盛、万花、福文、宁和、河畔、南环、花园、百乐、吉苍、榆华、龙祥20个城市社区,荷花、龙泉、大关邑、温泉、金星、福星、文献吊草、大麦地、刘官厂、大庄、洱滨、太和、玉龙14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23个村民小组。有56个自然村。
截至2018年10月,下关镇下辖21个社区和13个行政村:龙溪社区、关迤社区、兴盛社区、泰安社区、关平社区、鸳浦社区、正阳社区、西大街社区、幸福社区、兴国社区、龙祥社区、万花社区、榆华社区、河畔社区、吉苍社区、花园社区、南环社区、福文社区、宁和社区、百乐社区、玉龙社区,龙泉村、荷花村、大关邑村、金星村、福星村、文献村、吊草村、大麦地村、温泉村、刘官厂村、洱滨村、太和村、大庄村,镇人民政府驻幸福社区龙溪路。
2019年12月,以西洱河为界、西洱河以南设立下关街道、西洱河以北设立太和街道;从下关镇划出登龙、西窑、明珠、天井、云瑞、云岭6个社区和天井1个村,从凤仪镇划出满江、红山、晋湖3个村设立满江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下关镇,地处大理市的市区南部,东与省级经济开发区相连,南接巍山县,西靠点苍山斜阳峰,东北濒洱海。行政区域面积1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下关镇地处大理市中部平坝,地貌形态和山脉走向明显受构造线和断层的控制,洱海大断裂带下陷,点苍山侵蚀切割亚高山地形隆起的影响,呈现西高东低和以洱海盆地为中心向四周递增高度的层状地貌结构,地形属高原。主要山脉有斜阳峰。境内最高峰位于七里桥国有林佛顶峰,海拔3615米;最低点位于电池厂与西洱河电站一带,海拔1720米。
气候
下关镇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5.1℃,1月平均气温8.9℃;7月平均气温19.7℃。极端最高气温33.4℃(1952年7月23日)。最低月均气温6.2℃(1992年1月),最高月均气温21.7℃(1986年6月)。平均气温年较差11.5℃,最大日较差22℃(1969年3月11日)。生长期年平均362天,无霜期年平均239.6天,最长达253天,最短为228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253.9小时。年平均降水量695.3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34.7天,最多达159天(1990年),最少为99天(2009年)。极端年最大雨量1456.4毫米(1957年),极端年最少雨量695.3毫米(196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7月最多。
水文
下关镇境内河道属澜沧江大流域,其中金星河流域面积10平方千米,占0.7%;莫残溪流域面积14平方千米,占1.0%;渟溟溪流域面积12平方千米,占0.8%。径流总量0.2亿立方米,年排涝量0.6亿立方米,年最大排涝量0.8亿立方米。主要河溪有西洱河、金星河、福星后河、阳南河、渟溟溪、莫残溪等,全长1362千米,年均流量为30立方米/秒。境内最大的河流为西洱河,从大关邑南端至西洱河四级电站处,流经境内天生桥、绕点蚕山斜阳峰南陆西流,长23.5千米,流域面积25平方千米,年均流量30立方米/秒。
自然灾害
下关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风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其中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春季和夏秋之交,平均3年一遇;冬旱出现概率为42%,约2年一遇;春旱出现概率为35%,约3年一遇;初夏旱(5—6月)出现概率为38%,约2—3年一遇。1979年,下关遭受严重的风灾和旱灾,造成2.4万人受灾。
自然资源
下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锰矿、金矿、水泥用灰岩等13种,其中水泥用石灰岩储量1532万吨,开采量35.6万吨,年产量18.2万吨,其他自然资源有中药材、野生菌、稀有植物、野生动物、洱海水产品等。
人口
2011年末,下关镇辖区总人口18.7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万人,城镇化率58.7%。另有流动人口31064人。总人口中,男性9.38万人,占50.05%;女性9.35万人,占49.95%;14岁以下21227人,占11.33%;15—64岁147165人,占78.53%;65岁以上1900万人,占10.13%。总人口中,以白族为主,达8.50万人,占45.36%;有汉、回、彝等24个民族。
2017年末,下关镇常住人口232760人。
截至2019年末,下关镇户籍人口203154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下关镇财政总收入32072万元,比上年增长20.12%。一般预算收入2.21亿元,比上年增长24.16%;上划收入9960万元,比上年增长12.02%。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14万元,增值税739万元,企业所得税3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55元。
2019年末,下关镇有工业企业163个,其中规模以上1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9个。
农业
2011年,下关镇耕地面积11625亩;林地面积14.1万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8786万元。粮食作物以玉米、水稻、小麦、蚕豆、薯类为主。2011年,粮食19190吨,其中水稻2704吨,小麦787吨,蚕豆1046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烟叶、药材等。2011年,油料种植面积45亩,产量9吨;蔬菜种植面积11096亩,产量33881吨。
下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年末存栏21882头;牛年末存栏1508头;羊年末存栏2650头;家禽年末存栏27.66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11104吨,其中猪肉5315吨,牛肉150吨,羊肉23吨,禽肉924吨;禽蛋692吨,鲜奶4000吨;畜牧业总产值4730万元。
截至2011年末,下关镇累计造林0.2万亩,其中防护林0.16万亩,经济林4000亩,林木覆盖率56%,活立木蓄积量3.8万立方米。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8251亩,产量167.45吨,主要品种有苹果、梨、柑橘,其中苹果产量10.98吨,梨产量120.8吨,柑橘产量1.2吨。2011年,大型农业机械9万台(辆)。
工业
2011年,下关镇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46万元,增加到1978年的3285万元,2011年,达到40364万元,比上年增长13%。
2011年,下关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5家,职工2307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6455万元,比上年增长18%。
商贸
2011年末,下关镇商业网点23个,职工2854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800万元,比上年增长3.2%。
金融
2011年末,下关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73亿元,比上年增长3.9%;各项贷款余额110亿元,比上年增长4.6%。
邮电业
2011年,下关镇邮政业务收入3058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96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下关镇幼儿园16所,在园幼儿7242人;专任教师640人;小学16所,在校生16908人,专任教师381人;初中7所,在校生7555人,专任教师63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高中11所,在校生1080人,专任教师237人;高等院校4所,专任教师326人。2011年,教育经费达0.5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0.22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0.18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1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6.1%、57.6%、27.2%、2.9%。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25%,比上年提高了1.9个百分点。
科学技术
2011年末,下关镇科技示范户100个,完成实用科技培训1920人次。中等专业技术人才567人,经营管理人才102人,技能人才369人,农村实用人才340人。科普服务站34个、科普阵地34个、科普书屋34个。
文体事业
2011年末,下关镇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14个,文化艺术团体208个,会员8140人。文化行业从业人员325人,占全镇社会从业人员的23%,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6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团体有男子舞龙队2支、金花舞龙队1支、狮子队14支、洞经古乐队16支、白族绕三灵队13支、彝族打歌队2支、咏经队58支、金花管乐团1支、民乐队1支、爱鸟协会2个。
2011年末,下关镇体育场地20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5人。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有篮球比赛、赛舟等。100%的社区和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2011年末,下关镇有线电视覆盖率达99%,有线电视用户1.94万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1.5万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380小时。
医疗卫生
2011年末,下关镇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9个,其中卫生所34个;病床680张,固定资产总值38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258人,其中执业医师35人,执业助理医师35人,注册护士105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执业(助理)医师3人、注册护士11人。2011年,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55/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54万人,参合率98.4%;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8.7‰、5.33‰、6.1‰。
社会保障
2011年,下关镇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23户,人数6116人,支出1269.9万元,月人均176元,比上年增长8%;城市医疗救助1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7人次,共支出3万元,比上年增长57%;城市生活无着人员救助1068人次,支出32万元,比上年增长45%;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74户,人数778人,支出89.5万元,月人均93元,比上年增长16%;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0人,支出3.8万元,比上年增长0.1%;农村五保分散供养5人,支出2万元,比上年增长10%;农村医疗救助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人次,共支出3.1万元,比上年增长3%;农村临时救济5人次,支出1.29万元,比上年增长11%;自然灾害受灾人口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6万亩,直接经济损失256万元,救灾支出137万元,比上年增长8%。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24人,安置义务兵、士官等82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74.35万元,比上年增长12%。社会福利费7.8万元,比上年增长20%;社会福利单位1个,床位106张,社区服务床位30张,收养56人。
2011年末,下关镇社区服务设施20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20个,社区服务站20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20个;社区日间照料床位数256张。
2011年末,下关镇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参合率达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3.2万人,救助大病医疗19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1896人,失业人员创业项目贷款29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167个。
基础设施
2011年末,下关镇邮政网点17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1089千米,投递点17个,乡村通邮率100%;电信企业5家,服务网点1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0.2万门,固定电话用户0.2万户,比上年增加1023户,电话用户普及率70%,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39千米。
2011年末,下关镇镇区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3台,总容量37.8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3.2千米,用电负荷680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0.394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7%,供电可靠率99.8%。
2011年末,下关镇镇区公园3个,面积3108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8.34万亩,其中公共绿地6542公顷,绿化覆盖率81%,人均绿地3.4平方米。
交通运输
下关镇已形成由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2011年,客运总量43万人次,货运总量564万吨。有县乡(镇)级公路30条,总长7085千米。日均发送369辆客车,日客运量3078人次,年货运吞吐量636万吨;2011年,运输企业拥有货运汽车523辆,1560吨位;客运汽车180辆、1980个座位;货运量34万吨,货运周转量2562万吨·千米,客运量68万人次,客运周转量6680万人·千米。环洱海生态保护公路站长8.18千米。
历史文化
下关”系白语“耳国”的音译,意即下边的关口。
下关镇有3个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太和城遗址、《南诏德化碑》、佛图寺塔;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大唐天宝战士冢;州、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个:将军洞(含大青树)、龙尾城遗址大展屯东汗墓遗址、大理州人民政府办公楼。
太和城遗址
太和城遗址,位于大理市下关镇太和村,是唐代云南少数民族地方王国“南诏国”建立后的第一座都城,也是南诏三座都城中城廓保存最为明显完整的城址。太和城为都期间是南诏历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是南诏文明最直接、最主要的见证,有着极高的科学研究、宣传教育、展示利用等价值。
1961年3月4日,太和城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方特产
下关镇农特产品有冬早蔬菜、核桃、红梨、樱桃、兰花、杜鹃花。
荣誉称号
2019年9月11日,下关镇入选“2018中国西部乡镇综合竞争力50强”。
2019年10月,下关镇入选“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8 10: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