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尾城遗址
南诏古城遗址
龙尾城又名龙尾关、下关,位于下关西洱河北岸,西起天生桥,东至大关邑村,由苍山斜阳峰南坡向东延伸,城南有天然护城河——西洱河。龙尾城遗址是南诏古城遗址,是南诏都城的南大门,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简介
“龙尾城”的“龙尾关”是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南诏王皮罗阁从现今巍山的“巄(山于)图城”迁都“太和城”后,延至阁罗凤立位,又筑了“大厘城”(今喜洲),及上关的“龙首城”、下关的“龙尾城”,派兵在上、下两关驻守拱卫国都;建“龙尾城”时,根据“龙尾关”在北,苍山从北至南,山势北逆转,如游龙掉尾,故命名为“龙尾城”,城内槐树较多,简称“槐城”。1985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大理州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大理市人民政府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并设立标志碑、说明书,1993年拍摄了该文物保护单位的录像资料,使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由来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敌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驻有重兵守关。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木桥,名“清风桥”。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龙尾城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建城至今已1260余年,此城也与上关的“龙首城”同样是屯兵御敌重要关隘。因苍山自北向南势如游龙掉尾,故称“龙尾城”、又名“下关”。南城门命名为“龙尾关”,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的“天生关”,东北延至“锁水阁”,全长约四公里,筑有碉楼四座,历经千年沧桑,现仅存打渔村一座,其他三座已荡然无存。这里地险景美,不愧是御敌防守,固若金汤之城池。
龙尾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唐天宝十年(公元751年)因唐将张虔陀贪淫无德,凶残暴虐,引发了“天宝之战”,唐朝派鲜于仲通征讨南诏,南诏王不得已与之开战,唐军溃败,鲜于仲通单身逃回,诗人白居易在《蛮子歌》里曾写:“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战全军殁。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骨枯。”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唐朝再派剑南留后使李宓率兵十万攻南诏,阁逻凤无奈只好与土蕃联合四面夹击唐军于龙尾关外的西洱河畔,唐军千里征战饥饿疲惫,十万将士,粮秣所耗甚巨,供应不济,加上水土不服,多染疾病,结果全军覆没,李宓沉河而死,诗人郭沫若依此史事曾写诗:“天宝何能号盛唐?南征一度太周张。万人京观功安在,千载遗文罪更彰。我爱将军诗句好,人传冤鬼哭声藏。糊涂天子殃民盛,无怪蒙尘到蜀疆。”龙尾关城楼上曾挂一对楹联:“建安平南,五月渡沪,诸葛亮智擒孟获众心服汉相;天宝失策万里出师,阁罗凤诱歼李宓一战破唐军。”以上诗联描述了汉、唐两代的战争历史写照。继后的元朝大将兀良哈台、明朝的蓝玉、沐英直到清朝义军首领杜文秀、清将杨玉科等,均在龙尾关下鏖战过,此城楼屡遭火硝炮轰攻城之灾,及河水冲击河堤坍塌等原因,最终毁于清同治末年(约公元1874年)。
龙尾关不仅是御敌关隘,也是交通要道,出关过黑龙桥分三路,直南为蒙舍路,向西永昌路,向东白崖路,既是进西藏茶马古道,更是商贾云集分散物资的重要城关,据传龙尾关城楼比现存的“寿康楼”(北城门楼)更加雄伟壮观。在和平年代楼上昼夜灯火辉煌,弹唱洞经,品茗休闲,明代诗人杨慎、方沆、张来仪、逯杲、程本立、李元阳等曾在此间留下了千秋难忘的璀璨诗句。游客们登上城楼可领略苍山叠翠,洱河西流的美景,顿觉神爽飞越,如沐春风。
参考资料
龙尾关城楼.大理日报.2008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02
目录
概述
简介
由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