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历史博物馆
上海市的国家一级博物馆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地处上海人民广场历史风貌保护区,人民公园西侧,占地10000平方米,是全面综合反映上海6000年悠久地方历史及革命历史的地志性博物馆。1983年,建成 “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91年7月改现名;1984年5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1991年10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虹桥路1286号全新开馆,因租赁期满于1999年3月关闭;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选址南京西路325号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舍,同时决定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历史沿革
1953年,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开始筹备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由文献博物馆科编写地志提纲,并开展全市文物资料的采访征集。
1954年11月,上海市正式成立“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
1956年,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借用虎丘路前亚洲文会部分会址着手地志博物馆筹建,按总体设计分:鸦片战争前历史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等,编列征集提纲和陈列方案,开展采访征集活动。
1957年,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筹备处借用文化广场露台下基址,改建成约3700平方的陈列室。
1959年2月,鉴于该馆陈列内容与已经建立的上海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纪念馆(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等相重复,市文化局认为“暂无另行筹备上海历史与建设博物馆的需要”,乃于同年5月中止筹备工作,所藏文物、文献等分别移交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博物馆等机构。
1961年,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增设上海历史研究部,下设研究组、清理发掘组,继续为地志博物馆的基本陈列规划方案,分别用专题展览的形式,在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筹备或展出。
1983年9月,恢复筹备上海历史文物陈列展览工作,以上海农业展览馆第五馆为临时馆舍。
1984年5月27日,正式对外开放,定名为“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
1991年,“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更名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并酝酿新的展览。
1994年10月21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在虹桥路1286号重新开馆,展馆因场地租赁期满而于1999年3月关闭。
2001年5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筹建“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于浦东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裙房内向社会开放。
2007年年底,上海市政府决定在汉口路193号重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
2015年年底,上海市委市政府正式选址南京西路325号(原上海美术馆)作为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舍,结束了上历博漫长的有馆无址局面,同时决定将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两馆合一。
2017年11月1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新馆试运行。
2018年3月26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2020年6月13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等78处上海市文物建筑集中免费对外开放。
2024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获评第五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建筑风格
综述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地处人民广场历史风貌保护区,人民公园西侧,占地10000平方米。拥有大钟的东楼以基本陈列为主,紧邻黄陂路。旁边的西楼与东楼仅相隔十多米,展览空间2000多平方米,是典型的英国古典主义风格的老建筑,灰色的水磨石、古朴的红砖、古色古香的吊灯、黑色的铸铁栏杆和门窗,按1925年建造时的身姿修复如旧,其中包括口述历史厅、文创销售区、观众休闲区等,甚至复原一间老上海照相馆,此外更多的空间将作为展厅。与东楼的基本陈列,实现内容互补。打通东楼和西楼之间的地下连廊当年马厩的地砖,它们被镶嵌在西楼建筑中间部位的敞廊区域。
展厅
基本陈列
基本陈列分为《序厅》《古代上海》《近代上海》《尾厅》四大部分,下设9个单元,综合反映上海6000年社会发展历程和人文历史特征。
《序厅》:综合介绍上海历史发展脉络和历史地理信息。
《古代上海》:介绍上海地域范围内从远古到清朝中期的社会发展,凸显上海城市文脉源远流长。
《近代上海》:多方面展示上海成为近代远东第一大都市的过程,着重展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以及领导上海人民举行一系列革命斗争、抵抗日寇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民族解放的过程,凸显上海厚重的革命历史底蕴。主要有:《上海社会生活今昔对比文献图影展览》(1962年)、《长江水文考古展览(上海部分)》(1977年)、《上海地方历史文物文献展览》(1977年)、《辛亥革命在上海》(1981年)等。同时,经鉴定、整理,出版或印行了上海地方资料集,有《上海史料丛编》《乡里小志》二十种、《苏松地区太平天国史料》三种、《上海农谚》《徐光启手迹》《明上海露香园顾绣精品》等。《近代上海城市发展历史陈列》,展览面积约1500平方米,展出文物1500余件,分“适应城市发展需要的城市建设”“开风气之先的近代文化”“新旧并存的都市生活”等六个部分,全面展示了自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上海开埠到1949年百年来的上海风貌。该陈列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首次“十大陈列展览精品”之一。
《尾厅》:反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上海在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历年展览
《暴虐与抗争——外侨镜头中的“八·一三”淞沪抗战》(2004.9.16~2004.10.16日于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海上画派绘画精品展》(2004.9于崇明县博物馆);《前世风景——近代上海妇女服饰回眸》(2005.1~2005.3于南汇博物馆);《见证历史——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文物展》(2005.9.3~2005.9.20于宝山区文化馆);《红色印迹——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革命文物图片展》(2006.7.20~2006.8.20于上海宋庆龄陵园);《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展》(2006.11.14~2006.12.17于上海档案馆外滩新馆);《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纪念“八·一三”淞沪抗战70周年文物文献展》(2007.8.13~2007.9.9于陆俨少艺术馆);《唤醒百年记忆品味海派经典——百年旗袍展》(2008.4.15~2008.4.27于上海美术馆);《走近世博文物图片展》(2009.1.23~2009.3.20于徐汇区图书馆);《东方欲晓上海1949———上海解放60周年文献图片展》(2009.5.27~2009.6.7于上海图书馆);《西方瓷器工业发展历史展——中国瓷器文化对西方瓷器工业发展的影响》(2009.10.12~2009.10.28于上海科技馆);《欧洲瓷器展》(2009.12.21~2010.3.5于武汉市博物馆)。
临时展览
临时展览有:“暴虐与抗争—外侨镜头中的八一三淞沪抗战”“上善若水海纳百川—馆藏海上画派精品画展”“雷士德工学院建校70周年纪念特展”“前世风景—近代上海妇女服饰回眸”“见证历史—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抗战文物图片展”“百年前海上女性时尚”“老上海风情—香港哲夫先生捐赠明信片展”等。为配合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和建党80周年,还分别举办了系列展览。2006年初,在广州市博物馆举办了《点石斋画报》原稿精选展。同年6月中旬,为配合第一个“文化遗产日”的实施,参与上海市民族民间艺术博览会。
馆藏文物
综述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藏品总数约11万件,藏品来源主要来自上级部门调拨(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系统内其他单位移交(上海博物馆等),另有市场征集、参与拍卖、接受捐赠所得。藏品类别分十五大类:书画、金属、陶瓷、工艺、证章、文献、印刷、纺织品、石刻、钱币、照片、剪纸、邮票、唱片和其他杂项等。
重要藏品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藏重要文物有:1841年江南提督陈化成督造的振远将军铜炮、1880年吴猷豫园宴乐图轴、1895年英商道白生公司制清花机、清末点石斋画报原稿、1911年民国总统候选人提名及当选人斗方、1923年上海汇丰银行铜狮、民国百子大礼轿、民国柳亚子主编《上海通志稿》稿本、老上海地图、《徵信录》、清代铸造的吴淞口大炮1864年、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铸铜钟、珍本上海地方志、上海碑刻拓本、徐光启墨迹、陈化成督造振远将军铜炮、纽约版中山像2元中心倒印四方连邮票、民国百子大礼轿、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选票、1895年道白生公司制造清花机、太平天国大花钱、汇丰银行铜狮子、1893年清政府和英美租界会同树立的界碑、吴昌硕墨迹、上海古文化遗址出土玉器、石器、陶瓷器、金银器。
文化活动
宣传教育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了多次“名家谈上海”系列公益性讲座,宣传上海地方历史和文物博物馆知识。
学术研究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开展对上海地方文物历史、民情风俗、人文环境、城市变迁、博物馆学等方面的学术考察与研究,先后编辑出版了《孙中山在上海》《文物荟萃》《上海百年掠影》《旧闻珍影》《四个月的战争:“八一三”淞沪抗战纪实》《海上风情》《上海历史油画新作》《走在历史的记忆里:南京路1840-1950》《20世纪初的中国印象》《九府裕民一上海钱庄票图史》《老上海的当铺与当票》《百年回望——上海外滩建筑与景观的历史变迁》《中国的租界》《武汉旧影》《厦门旧影》《青岛旧影》《海上名医—张氏中医世家》等著作。1998年,出版了介绍上海历史文化的多媒体光盘《上海百年》。自2002年起,编辑出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馆刊》。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参与上海市社会科学重点课题《上海通史》《上海大辞典》的编撰。
展览活动
浙江自然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福禄寿喜·美好生活——中国吉祥文化特展”,甄选305件具有吉祥意象的自然标本、科学绘画及文物,从自然、历史、民俗三个角度深入解读“福禄寿喜”吉祥文化。展览分欢喜相逢、吉祥一生、福泽万物三个单元,从自然科学的视角阐释吉祥文化的缘起与发展,通过展示人一生中“出生、求学、成家、立业”的不同阶段,传递“福禄寿喜”美好祝愿,展览旨在发掘和诠释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紧密相连的自然现象,绽放自然科学和人文历史的跨界之美,呼吁民众坚定文化自信,激励人们继往开来、行稳致远,共创美好生活。
交流合作
2007年,发起举行中国博物馆学会城市博物馆委员会国际研讨会,被推举为首任委员会主席成员单位。此外,作为国际博协城市博物馆专业委员会(ICOM-CAMOC)的主要成员,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城市博物馆的合作。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还积极推动馆际合作,举办了多次交流展览,重要的有:《上海,1921—1949中国人的生活》(2003.12.9~2004.3.7于法国巴黎历史博物馆);《开埠与都市——仁川、上海、横滨特别企划展》(2006.7~2006.9于韩国仁川广域市立博物馆);《孙中山与上海——文物文献档案展》(2008.1于台湾);《摩登都会——沪港社会风貌》(2009.4.29~2009.8.17于香港历史博物馆)。
2023年6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与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7日在俄首都莫斯科签订友好合作备忘录。
所获荣誉
2003年1月,上海市历史博物馆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为“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7年,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成为中国博物馆学会城市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会单位。
2024年5月,获评国家一级博物馆。
机构设置
沈之瑜(1953年上海市文化局社会文化事业管理处处长);汪倜然(1953年社会文化管理处文献博物馆科科长);王言夫(1956年);吴静山(1961年上海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历史研究部主任);黄宣佩(1984年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领导小组组长);姚庆雄(1990年~1992年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馆长);潘君祥(1993年~2003年);杭侃(2003年~2007年);张岚(2007年起)。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国有文化事业单位。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由财政全额拨款。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拟设上海历史文物研究中心(陈列研究部)、历史文物保护和鉴定中心(保管部、文物征集部)、文化交流中心(社会教育部)、上海历史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出版部)、办公室、保卫处(消防安保)、行政处(保洁、物业与工程部)以及综合服务部。
参观信息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325号原跑马总会旧址(靠近黄陂北路)。
周二至周日:上午09:00~17:00(下午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国家法定假日除外)。
免费
地铁路线:可乘坐上海地铁1、2、8号线人民广场站(11号口步行约150米);
公交路线:可乘坐上海公交20、23、37、49、109、451、805(图示相应站点下车)。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5 15:3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