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
上海大学下属机构
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是上海市2007年底批准建立的首批10家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建设二年多来,本研究基地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学科发展规划,不断明确定位,瞄准国家和上海市社会建设的基本需求开展学术活动,在科学研究、体制机制创新、学术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
基地定位
瞄准“转型期我国社会组织方式重构”借助基础研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论开展跨学科研究
跻身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
设施与资料
学校划拨250平办公空间米,已投入使用
调查中心:CATI电话访问系统
购置图书资料2650册
《社会》(大陆高校唯一社会学专业期刊)CSSCI入选期刊,2008年进入国际著名权威数据库CSA,已跻身教育部第三期高校学报名刊
《转型与发展》集刊
队伍建设
从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8名。
形成了一支24人规模的专职研究队伍,其中博士22人(海外学历背景11人),教授14人,45岁以下14人。
研究队伍中,1人入选上海市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5人入选浦江人才计划,1人入选曙光人才计划,1人入选晨光人才计划。
专职人员中每年有3人次到国外进行3个月以上学术访问。
建立了一支以国内外相关学科领域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为主的、20人规模的外校弹性兼职研究员储备队伍。
科学研究
1. 社会调查
与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合作完成两次上海地区“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
与市民政局合作完成“浦东千户调查” 。
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完成“上海民生问题调查”和“居委会自治能力调查”。
独立完成“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生存状态”调查。
与清华大学合作完成“城镇居民生活方式与节能状况”调查。
西安交通大学合作完成“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问卷调查”。
2. 课题设置(招标)
课题一:“改革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
 出版专著2本,发表论文10篇,其中5篇次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转载。
 提出“制度与生活”的分析框架,用以取代“国家vs.社会”范式来分析中国社会变迁,受到国内学界普遍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编辑部已专门约稿。
课题二:“金融风暴中的挑战与机遇”
 先后召开3次小型研讨会,组织笔谈1次,发表系列论文8篇.
 这是国内学界从社会学角度探讨金融危机的最早声音。
 研究成果在国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响,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次,《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4篇次,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转载2篇次。
课题三:“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研究”
 本课题涉及社会管理的一般理论,社会建设的组织与体制,网络虚拟组织的发育、运行和管理的现状,党的组织设置与市场、社会发育。
 这些研究正在进行中,部分阶段性成果已在《解放日报》(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党建通讯》发表论文3篇。
课题四:“城市转型与社会建设”招标课题
 围绕建设低碳城市和紧凑城市开展前沿性研究,把国际最为先进的城市理念和城市建设实践介绍给国内读者。
 第一期设立五个子课题,研究成果将在6月份正式出版,为上海世博后城市软实力建设提供参考。
3. 近两年获得的主要研究课题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2项
上海市社科基金规划项目9项
上海市地方政府项目10项(浦江、曙光、晨光、决策咨询等)
上海市教委创新计划项目1项
横向课题8项(经费总额118万元)
4. 获省部级学术奖励
获市第七届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
 一等奖2项(李友梅、张文宏)
 二等奖1项(仇立平)
 三等奖3项(邓伟志、张江华、陆小聪)
 网络理论宣传奖1项(肖瑛)
 内部探讨奖2项(邓伟志、李友梅)
5. 建设期内完成的部分纵向课题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新时期社会协调机制研究”。
国家发改委项目“社区服务体系运行机制研究”。
教育部应急课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利益关系的演变及其未来趋势”。
上海市社联委托项目“特大型城市社会管理新格局” 。
6. 发表和出版学术成果
专著9部,学术论文26篇。
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全文转载16篇次。
《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多元动力及其关系》(论文)提供了研究社会分层的新视角,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
《关于社会体制问题的若干思考》(论文)对社会体制的内涵做了规范性的分析,对于推进我国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意义,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
7. 学术交流
主办和承办学术会议9次,其中国际会议4次。
发起并主办“社会学与中国社会”年度论坛,在北京、广州和上海召开了四届,对引领中国社会学发展、加强上海大学社会学学科同全国社会学界的联系产生了积极效果。
主办第五届“社会网与关系管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形成了社会学与管理学的交流与对话,将实体组织的研究延伸到虚拟网络。
专职研究人员29人次受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发表演讲。
体制机制创新
1. 改外聘研究员“固定制”为“流动制”。
不设常聘外校研究员,而是根据课题需要组织研究队伍。
以流动性聘请制防止外聘专家有名无实的现象,为基地人员的思路开阔和创新力激活提供了不竭的动源。
在“金融危机与社会建设”课题攻关中,从北大、清华、复旦、中国政法大学聘请7名青年学者参与。
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课题研究中,从上海财大、市委组织部聘请2名青年专家参与。
2. 用招标课题凝练方向,凝聚跨学科跨学校的科研力量。
课题设置方式:研究人员根据基地科研方向,结合自身学术兴趣申报课题;研究基地设置招标课题。
前者引导学者个人学术兴趣与国家社会建设需要的结合,把学术资源转变为国家社会建设的智力支持。
后者整合学术资源、集中力量攻关、形成科研团队。“金融危机与社会建设”和“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社会变迁”两个重大课题中,得到成功实践。
3. 同高水平大校、地方政府合作成立科研机构,开展科研。
成立 “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与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合作开展全国性社会调查,计划共同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
与宁波市政府合作,成立上海大学宁波社会调查研究中心。
与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上海社会科学调查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分中心。
4. 建立研究报告制度,促进互相帮助的工作氛围
基地研究人员在发表其研究成果前必须在系内“费孝通学术论坛”做一次学术报告,经三位校内外同行专家评议通过后该成果方可以基地为第一作者单位。
5. 建立奖学金制度,加强青年学子的培养力度。
费孝通奖学金
重点学科奖学金
发展设想
围绕国家、长三角和上海地区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提出的重大理论与实践课题,尤其要面对上海经济社会快速转型中提出的社会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社会协调机制等重大问题,开展针对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研究
加强学术团队综合素养建设,不断扩展研究者的国际视野,增强既能开展纯学术研究又能瞄准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新动向开展应用性和对策性研究的科研实力。
加强同实践部门的联系,发扬“到实地去”的学术传统,激励研究者深入社会生活实际,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当今中国社会变化的重要规律。
深化学术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使之能更有效地服务学术生产力的提升。
努力成为国内外相关研究领域和相关人才集聚的高地,形成更重要的影响力,为承接国家和地方重大课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0-06 12:23
目录
概述
基地定位
设施与资料
队伍建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