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
上海设立的一个独立机构
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是外国人在上海设立的一个独立机构,它不属于中国政府管辖。该机构由外国人组成,是设置于上海公共租界内的最高行政机构。
形成
1853年9月7日,小刀会攻占上海县城以后,中国政府失去对外侨居留地的控制。1854年7月11日,在上海租界的外国人组成自治的行政机构工部局,他们开始形成自己的警察、法庭、监狱等一套类似于政府的体系,进行市政建设、治安管理、征收赋税等行政管理活动。其后开辟的租界都仿照上海租界的制度。工部局在实质上担任了租界市政府的角色。
部门领导
在规模最大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由董事会领导,1870年以后一般有9名董事。董事不发薪水。他们通过互选,产生总董。英国人始终占董事会大多数席位。美国人通常占1-2个席位。1873年—1914年,通常为德国人保留一个席位;1915年以后,这个席位转给了日本人。1928年,3名华董进入董事会;1930年,又增至5名。 1924年,美国人首次出任工部局总董。该工部局还设有许多的专门委员会,作为董事会的咨议机构∶
警备委员会Watch Committee
工务委员会Works Committee
财务委员会Finance Committee
卫生委员会Health Committee
铨叙委员会Staff Committee
公用委员会Public Utilities Committee
音乐委员会Orchestra and Band Committee
交通委员会Traffic Committee
学务委员会Education Committee
图书委员会Library Committee
房屋估价委员会Rate Assessment Committee
执行机构
总裁
总办处
警务处∶1930年有雇员4879人,管辖14个巡捕房和侦探队。
捐务处
卫生处
工务处
教育处
乐队
华文处
早期办公地点
由于上海一百年来变化很大,以致无法确切了解当初工部局具体办公地址,但是据史料证实在河南路江西路一带。主要的办公区域初期位于河南路上,此后逐渐向江西路扩展。根据工部局董事会会议记录的记载可以证实:1866年9月24日,首次出现的地址为河南路12号。次年7月的会议在河南路15号召开。1874年会议便已经在江西路17号,1880年1月5日变更为江西路23号,并一直沿用下来。
工部局大厦
1914年初,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兴建新楼,1922年11月16日竣工,占江西路福州路汉口路和河南路4条马路之间的区域12亩地。该楼1945年—1955年成为上海市政府所在地,为上海市许多市级机关使用。
结束
1943年,汪精卫政府接收上海公共租界,该工部局宣告结束。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0 09:17
目录
概述
形成
部门领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