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治未病
医学术语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返璞归真的养生方法保你一年无病,四季平安。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上医治未病
——图解《黄帝内经》养生精华
作 者: 王国玮 著
出 版 社: 南海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字 数: 100000
版 次: 1
页 数: 190
印刷时间: 2008/02/01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44240055
包 装: 平装
所属分类: 图书 >> 保健/心理健康 >> 中医保健
定价:¥25.00
编辑推荐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你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底哪一位最好呢?”
扁鹊答:“长兄最佳,中兄次之,我最差。”
文王再问:“那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扁鹊答:“长兄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中兄治病,于病情初起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本乡里;而我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下针放血、用药教药,都以为我医术高明,因此名气响遍全国。”
内容简介
治未病”是中医的健康观,是古代医家几千年来在预防和治服瘟疫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完善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科学思想,是中医学奉献给人类的健康医学模式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面对现代五花八门的疾病,以及发病年龄越来越低、亚健康人越来越多的状况,利用中医进行养生保健无疑是最合适的方式。
本书作者王国玮出身于中医世家,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对中医养生的方法颇有研究。本书介绍了《黄帝内经》的养生精华,返璞归真、顺应自然的养生之道配以直观生动的图解,让您轻松掌握防病的精髓,一年四季健康平安。
作者简介
王国玮,现任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治未病中心主任,历任北京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门诊部主任。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随父王鸡士教授(全国名老中医,著名中医疑难病肝病专家)学习中医。在20年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经验,尤其擅长于儿童常见病、肝病治疗。
先后在《中医杂志》《中医药学报》等知名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肾病诊疗》,参与编写《滕宣光幼儿临证验案》《护士临床用药手册》《实用中医消化病学》等医学专著。
同时也热衷于医学知识的普及活动,经常受邀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栏目、北京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北京广播电台等媒体进行健康教育工作;在《人民日报》《健康报》《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报刊发表科普文章500余篇;所著大众健康书《食物是最好的医药4:50种常见病的饮食疗法》畅销全国。
目录列表
上医治未病
保健的三个层次
20年来,疾病发生很大变化
期待医学返朴归真
世上本无病,愚人使生之
从“生老死”到“生老病死”
人为什么生病
养生防病要把握好“度”
致病因素——外感六淫,内伤七情
养生要求——外避六淫,七情不过
法于阴阳,顺应自然
阴阳平衡,人才健康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四季养脾胃
吃时令的蔬菜水果
精神调养并驾齐驱
春养肝
肝的主要功能
肝气失调的主要表现
百病从肝治
怎样养肝
春季防风邪 
夏养心
心的主要功能
怎样养心
夏季其他易发病及冬病夏治
夏季饮食调养
秋养肺
肺的主要功能 
怎样养肺
最佳食疗选择——梨与萝卜
秋季易发胃肠道疾病
秋冻
秋季饮食调养
冬养肾
肾的功能
养肾防寒
慢性病患者如何安度冬季
冬季饮食调养
四季养脾胃
脾的主要功能
胃的主要功能 
如何健脾养胃
四季饮食调养
上医治未病的含义
“上医”最早见于先秦散文《国语·晋语八》:“文子曰:‘医及国家乎?’对曰:‘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固医官也。’”大概意思是说:真正高明的医生,首先要精通大的规律,能够治理国家;其次才能诊疗人的疾病或者处理更细微的事情,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医生的管理者,亦官亦医。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道明了医国与医人从根本上是同理同宗的,既要通晓大的规律亦要注重细节。 其后唐朝名医孙思邈在《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的基础之上提出:“上工治未病之病、中工欲病之病、下工治已病之病”。《内经》当中提到是:高明或有远见的智者,往往是在疾病没有蔓延或症候的时候及早干预,防范于未然,提前做好防护,防止疾病的发生或蔓延,倘若“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名医孙思邈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高明的医生能够在疾病未发之时及早发现端儿进行干预,防微杜渐;中等层次的医生在疾病发展呈现一定症候的时候,辩证(和或)症论治,将疾病及时的控制治愈;低层次的医生往往在疾病出现一系列征候或不适症候的时候,才发现疾病的端儿,针药并施针对疾病进行扑救式治疗。
以上两者都是重点强调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在“治未病”的前戳是“圣人”和“上工”,而不是随随便便懂得一点医理就能治未病。就像秦越人——扁鹊自嘲道:“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问道:此话怎讲?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若扁鹊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理,不治将恐深。”……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居五日,桓侯体痛,使人索扁鹊,已逃秦矣。桓侯遂死。”可见扁鹊在疾病未发之时已经察觉到端儿,征求桓公及早干预,以及对整个病理的延续发生描述的清清楚楚来看绝对可称为”上医“,但却说“扁鹊最为下”,道出了上医的最基本要求“谦虚博学”,而不是有些“养生专家”的“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的描述。
对于“治未病”一词医学养生界认同比较统一:出自《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 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块生动透彻地指出了“治未病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病虽未发”,结合上文是指机体已受邪但尚处于无症状或症状尚较少、较轻的阶段。这种潜病态可发展成为某种具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的疾病。因而“治未病”应当是指医技高超或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结合实际经验总结,归纳出客户的综合健康风险评估状态,并对此通过一定的防治干预手段以阻断其发展,从而使这种潜病态向健康方向转化的整个过程,简称为治未病。其应当属于养生保健和疾病早期预防干预的范围。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应延伸至借助于高科技智能仪器及早对身体进行针对性筛查,发现这种潜病态,发扬传统中医博大宽容的心态——取长补短,采用中西医比照的方式,综合分析,科学合理化制定干预调理方案,以求将这种潜病态消灭在萌芽状态,争得健康最大化。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28 07:01
目录
概述
上医治未病
编辑推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