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测量在
三角学与
几何学上是一借由测量目标点与固定基准线的已知端点的
角度,测量目标距离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测量特定位置的距离(三边量测法)。当已知一个边长及两个
观测角度时,观测目标点可以被标定为一个三角形的第三个点。
历史
当今三角测量有诸多用途,如土地
测量、
航海、
计量学、天文测量学、
双眼视觉、
火箭模型以及
武器的弹道方向。
使用三角测量估测距离可追溯到古代。公元前六百多年,希腊哲学家
泰勒斯借由测量自己及金字塔的影子长度,以及自己的身高,并运用
相似形的原理(截线定理)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泰勒斯亦根据此原理推算自己与海上船只的距离,以及推算悬涯的高度。这类技术对于古
埃及人来说并不陌生。一千多年前,莱因德数学纸草书中的第57道题,定义了叫
谢特的单位来表示跑多少能增加多少
斜率的比率,如同所使用坡度的
倒数。古希腊人以一个叫戴普锉的视线棒来量测斜率与角度,可谓使用照准仪的先驱。使用此仪器来远距测量长度及尺规作图的细节被保存至现代,记载于
希罗的戴普锉(公元10–70年),但此一技术后来在欧洲失传。在中国,
裴秀(公元224年-271年)提出“制图六体”的第五条:方邪(测量直角
锐角),做为精确地测量距离的必要条件。同时期的中国数学家
刘徽(公元263年)则提出了一个计算方法,以测量无法到达的地点之直角距离。在此时空领域中,三角测量明显没有被罗马的地理调查专家们(agromensores)所使用,但随着具有伊斯兰几何学及制图学的
星盘传入中世纪的西班牙,当时著名的天象学家如伊本·沙法尔(公元1035年)。
比鲁尼(公元1048年)亦推出了使用三角测量法来测量地球的大小及不同地点间的距离。而罗马人使用的简化技术似乎与当时欧洲地理调查专家使用的复杂技术同时存在。但此类技术在12世纪的文艺复兴中鲜少被翻译成
拉丁文,并且以缓慢速度为欧洲人熟悉。记载于公元1300年之中古世纪,专门用来测量角度的雅各伯棍,以及最早存在纪录是公元1296年间的
波特兰型海图中,准确的海岸线样貌调查与绘制,显示可能有更多此类技术被发掘及使用于西班牙。
赫马·弗里修斯
法兰德斯地图制作者赫马·弗里修斯提出使用三角测量来准确地定位远方地点以制作地图,在公元1533年所编写关于描述地点方法的小册子,并附录于一个1524年畅销新版的彼得鲁斯·阿皮亚努斯的皮革制宇宙志之附录。此技术后来变得非常有影响力,并流传于德国、奥地利、以及新西兰。
公元1579年在
斯堪的纳维亚的天文学家,
第谷·布拉赫在瑞典汶岛上应用赫马·弗里修斯的方法完成一详尽的三角测量,他在岛上使用
松德海峡两侧为关键参考地标来观测距离,于1584年产出了该岛的地产平面图。在英格兰赫马·弗里修斯的方法被收录在越来越多的地理调查书籍,从中世纪起,包括威廉·克尼厄姆的《宇镜世界》(公元1559年),贝伦谭·雷(Valentine Leigh)的《陆地测量总论》(公元1562年),
William Bourne的《航海守则》(公元1571年),托马斯·迪格斯的《几何学练习》(Pantometria)(公元1571年),以及约翰·诺登的《调查家的对话》(公元1607年)。
有人认为克里斯多福·萨克斯顿也许有使用过粗浅的三角测量来放置特征点在他1570年的郡地图,不过也有其他人认为,当从有利的观察点获得粗略的特征间的关系,他可能只是用简单的猜测来估计距离。
威理博·司乃耳
现代系统化的三角测量网络源自于荷兰数学家
威理博·司乃耳,他在公元1615年使用一个包含33个三角形的多角形链接,测查了从
阿尔克马尔到贝亨奥普佐姆的距离,趋近于70英里(110公里)。这两个镇相隔一个
经度,因此根据他的测量,可以计算出一个地球圆周长的值。威理博·司乃耳发表于1617年的著作《Eratosthenes Batavus》(荷兰
埃拉托斯特尼)专门描述这项方法与创举。。司乃耳计算平面公式如何被修正以合乎地球曲率。他亦展示如何使用一未知点与三角顶点连线交错的角度来重切或计算,一个三角内的未知点座标,相较于仰赖罗盘上顶点的转动,这些座标点可被量测地更精确,建构此方法的关键想法:先调查大范围主要网络的控制点,再接者定位主要网络中的次要点位。
金‧皮卡于1669-1670年间使用司乃耳的方法,以十三个三角串链来调查延著巴黎子午线,从巴黎往北延伸至邻近
亚眠市之
苏尔东钟楼的一
纬度。裨益于仪器及精度的演进,皮卡的量测被认为是第一个合理地准确量测的地球半径。经过一个世纪,卡西尼家族将这样的技术做了最显著的延伸:公元1683年至1718年间,
乔凡尼·多美尼科·卡西尼以及他的儿子杰可斯·卡西尼(Jacques Cassini)考查了从敦克尔克到
佩皮尼昂的整段经线,且在公元1733与1740年间,杰可斯以及他的儿子科科·卡西尼承办了第一个全国性的三角测量计划,包含一个经度的重新考查,直至1745发表第一个基于严仅规则的法国制地图。
至此,三角量测法被良好地建立及运用在区域性的地图制作,但只有到了18世纪末,其他国家才开始建立详细的三角量测网络调查,以建立全国性地图。公元1853年,
英国地形测量局开始编撰大英三角量测学,直至1853年才完成;此外,始于1801,在印度进行的大三角地理调查,最终命名且标注了
圣母峰,以及其他
喜马拉雅山脉的高峰。于法国的拿破伦时代,自1801年开始,金‧乔斯夫‧全寇特将法国的三角量测学推广至德国
莱茵兰,接续由普鲁士将军卡尔堋‧莫福英在1815年完成。同时间,著名的数学家
卡尔·弗里德里希·高斯据信从1821年至1825年,根据
汉诺威王国的三角量测学,他发展出
最小平方法以求得大型系统
方程组问题的最佳解,增进了更多量测的真实性。
直至今日,建立于1980年代的
卫星导航系统,已广泛地取代用于定位的大型三角量测网络。但许多早期三角量测的控制点依然被保留下来,成为历史特色的地标,例如,建立于大英三角量测重测期间(公元1936年–1962年),用混凝土修筑的
三角点,或是
斯特鲁维测地弧(公元1816–1855年)的众多三角点,至今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为
世界遗产。
测量方法
在三角测量中作为
测站,并由此测定了水平位置的这些顶点称为
三角点。
为了观测各三角形的顶角,相邻三角点之间必须互相
通视。因此三角点上一般都要建造
测量觇标(测量标志)。为了使各三角点在地面上能长期保存使用,还要埋设
标石。
观测各三角形的顶角时,观测目标的距离有时很长(达几十公里),在这样长的距离上,即使用精密
经纬仪的望远镜照准测量觇标顶部的圆筒,也难获得清晰的影像。为了提高照准精度,必须采用发光装置作为照准目标。在晴天观测采用
日光回照器,借助
平面镜将日光反射到测站;在阴天或夜间观测时,则采用由光源、聚光设备和照准设备所组成的回光灯。
观测方法
三角测量中各三角形顶角的观测工作称为
水平角观测。主要有两种观测方法,一是方向法或全圆法(全圆观测法),二是
全组合测角法(见
角度测量)。除了观测各三角形的顶角外,三角测量还要选择一些三角形的边作为起始边,测量它们的长度和方位角。过去用基线尺在地面上丈量起始边的长度,由于地形限制,一般只能丈量长几公里的
线段。因此,往往需要建立一个
基线网,直接丈量基线长度,然后通过网中观测的角度推算起始边长度。20世纪50年代电磁波
测距仪出现之后,可以直接测量起始边长度,而且精度很高,极大地提高了三角测量的经济效益。为了测量起始边的方位角,需要在起始边两端点上实施
天文测量。
锁网建立
在完成上述观测之后,从一起始点和起始边出发,利用观测的角度值,逐一地推算其他各边的长度和
方位角,再据此进一步推算各三角形顶点在所采用的
大地坐标系中的水平位置。
三角测量的实施有两种扩展方式:
一是同时向各个方向扩展,构成网状,称为
三角网,它的优点在于点位均匀分布,各点之间互相牵制,对于低等测量有较强的控制作用。缺点是作业进展缓慢。
二是向某一定方向推进以构成锁状,称为
三角锁,它仅构成控制骨架,中间以次等三角测量填充,三角锁的推进方向可作适当选择,避开作业困难地带,故较三角网经济,作业进展迅速,但控制强度不如三角网。
三角锁网中的单个图形一般是单三角形,也可以是有双
对角线的四边形,或者是有一中点的多边形等不同形式。
未来前景
20世纪50年代以前,
国家大地网以及工程测量和
城市测量中精密控制网的建立,几乎一律采用
三角测量法。此后,由于
电磁波测距仪的迅速发展,测距精度不断提高,而采用
光学经纬仪的传统三角测量方法的
定位精度则已达到极限,很少有提高的可能,因此从发展趋势来看,三角测量将逐渐为
三边测量、
导线测量或测边测角布网方式所取代。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