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术语。识所变现的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的总称,是
唐玄奘针对当时印度唯识学说有关“见分”、“相分”是同种还是别种所作的一个总结。印度
唯识论者主张识有“见”、“相”二分,如一张目而陡然了别案上笔砚等影像,则笔砚等影像为
相分,了别笔砚等影像的功能为
见分。见分为能缘所觉,相分为
所缘所觉。见分是能别,相分是所别。见分托相分而起,相分仗见分而生,同为识变,因作用不同而分为“
能”、“
所”,即一个识体有此两种功能。但对见分和相分究竟是同种(同一潜在功能)还是别种(不同潜在功能),各有不同主张,概括起来,约有四说:一是主张见分、相分及本质尘(物之自体)三法皆同种;二是主张相分、见分、本质尘三法二种生,见分别种,相分与本质尘同种;三是主张各识之见分、相分两法同种生;四是主张两法无论何时皆属别种。
玄奘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要随着不同性质的“境”而定,由此提出三类境说,他自撰的颂文(载窥基所撰《成唯识论常中枢要》卷上)是:“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
相关书籍介绍
中国大百科全书(佛教篇)
具足五义:一为有实用,不与“见”同种生;定有自种为因缘,“相”别有种,故有实用。用者体义,有实用,犹云有实体;二为自种生;三为仗质;四为现量(感觉)所证;五为性与系(界系)不随心,故名性境。玄奘认为性境“相”、“见”别种,如缘根身、器界,托本质尘而缘,相分与见分不同种。性境不是随心计计度而起,所以说为“性境不随心”,它三性(善、恶、无记)不定。如实五尘(色、声、香、味、触)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通善、恶、无记三性。
独影境(幻觉)
“相”、“见”同种。如意识缘龟毛、兔角、空华、石女等,不托本质而缘,故相分与见分同种。独影境虽然也有相分,但此相为见分之遍计所执相,所以说“独影唯从见”。善、恶、无记三性也是同种。
带质境(错觉)
虽随心生,而必仗本质,虽带本质又与本质不符。如冥冥夜行,认绳作蛇,称带质境。仗本质生,带似本质,故通于“本”;由情而起,自变相生,又通于“情”,所以说“带质通情本”。此境异于纯仗质而不随情的性境,又不同于只随情而不仗质的独影境,一分与“质”同种,一分与“见”同种。两头(见、质)烁起,因而名为带质境。带质境判性不定,若从见说,是有覆无记性,若从质说,是无覆从记性。(虞愚)
佛学大词典
(一)又称三类、三境。乃
法相宗之教义。将所缘之对境,依其性质,而类别为三种。即:
(一)性境,指真实之境。此境自守其性,并不随心。即指具有真实体性与作用,由实种子所生起之境。包括第八识之相分(种子、五根、器世间)、前五识及五俱(与前五识之任一者同时生起)意识之相分等。
此境有三种不随心,即:
(1)性不随,谓其能缘之见分通于善、不善、无记三性,所缘之相分境,唯无记性,不随能缘之性通于三性。
(2)种不随,谓见分从自见分种生,相分从自相分种生,不随能缘之种子而生。
(3)系不随,系,指界地系。谓所缘境之界地不随能缘之心。如欲界系之五识八识及五俱意识缘自界之五尘时,相分与能缘虽为欲界系,而所缘之五尘非随能缘而成欲界系。
(二)独影境,独者,简别于本质;影,为影像,即相分。谓依能缘之心之妄分别而变起之境,别无本质,仅为影像。如第六意识之妄分别变出之
龟毛、
兔角、
空华等,全属幻影。
此境有三种随心:
(1)性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性。
(2)种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由同一种子而生。
(3)系随心,谓境与能缘之心同一界系。
(三)带质境,带质即兼带本质。谓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其相分有所依之本质,而不得境之自相。此境系由心、境二者之力合成,居于性境与独影境之间。如第七识缘第八识见分之相分,及第六识追想过去之形像者。此境有三种通情本。情,为能缘之见分;本,为本质。
即:
(1)性通情本,谓如第七识之见分缘第八之见分时,所变之相分无别种生,一半与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之见分同种生,若从本质生者,为无覆无记性,若随能缘之见分生者,则为有覆无记性,其性不定。
(2)界通情本,又称系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界地通于本质与见分之界地系而不定。
(3)种通情本,谓此相分之种子亦随本质与见分而不定。
三类境之名称在诸经中虽未见记载,然有关相见二分为同种生或别种生,在印度即有异说,至玄奘时,以护法之说为正义,造(大四三·六三三中)‘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一颂,授予弟子窥基,评判所缘之境,以别种生之相分为性境,同种生之相分为独影境,同别两种生之相分为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百法问答钞卷二]
(二)指第八阿赖耶识所缘之三种境。即:
(1)种子境,第八识能遍任持世间、出世间诸法种子,故称种子境。
(2)根身境,第八识觉明能了之心,发起内外尘劳之相,于一圆湛,析出根尘,聚内四大而为身分,故称根身境。
(3)器世间境,从第八识转相而成现相,即有山河大地等境界,故称器世间境。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名数)境者,八识所变之相分也。此相分有三类:
一 性境,性者,实体之义,自实之种子而生,有实性,自维持实性,不随能缘之心,能缘之心,不过为彼之自性,以现量而量知者,此之谓性境不随心。第八识与眼识等五识之全部相分及第六识之一部相分是也。
二独影境,如第六意识浮龟毛兔角之相,其相非自实体种子而生之实法,唯自能缘之见分颠倒计度,而发现假相者。此假相既无能生之种子,亦无所托之本质,唯独起影像,故云独影境。此境为随其种子及善恶之性等能缘之见分者,故云独影唯随见。
三带质境,如第七识缘第八识之见分,或如散心独影之意识,缘五尘之境,其自识之相分,谓为第八识之见分,谓为五尘,确有所托之本质(性质),非如彼龟毛兔角无本质者,故对于彼独影境而谓之带质境,顾彼所托之本质,虽为有实体之性境,而所起之相分,非为所托之本质,似必支配于能缘之妄情(即自己之身分),而于非我之物体现我相为依实之本质与非实之妄情而现之一种似非相分,故此相分,不得使属于任何一方。于见分之妄情与性境之本质。二者,可使为两质之性质者,故谓之带质通情本。带质境通于妄情与本质通也。颂曰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见唯识枢要上末。
中华佛教百科全书
三类境是慈恩宗(唯识宗)关于辨认一切境相(唯识四分中的相分)的学说。三境是性境、独影境、带质境。它的名义和性质,如《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叙述唐·玄奘法师所作的一个颂文说︰‘性境不随心,独影唯随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窥基又在《大乘法苑义林章》中也跟着这样阐说。窥基的弟子慧沼法师在《成唯识论了义灯》中更详加解释。
但诸论中从来没有说过三类境的名目,所以它是玄奘探诸论意的创说(据《成唯识论学记》引慧沼之说,这是奘师依《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二中‘本性相、影像相’的意义而建立的)。
(1)性境︰性境是具有真实体性的境界︰色境是真实的色,心境是真实的心。
此境有三种特征︰
第一,从自己各别的实种子生起。
第二,有实体实用,不像空华兔角等体用都无。
第三,各守自性,不随从能缘心;而能缘心对它也不改变它的性质,只真实符合它的自相而缘取。例如眼识等前五识及五俱同缘意识的见分所缘取的色、声、香、味、触五种境,第八阿赖耶识的见分所缘取的种子、有根身、器世界、三种境,都是性境。
不随心,依《唯识枢要》有三种︰第一,此境则是非善非恶(染)的无记性,不随从能缘心的善恶起善恶的变化,这叫作性不随。第二,不随从心系属于同一界地,例如第八识系属于欲界,而所缘取的种子通欲、色、无色三界,以及身在下界起二通时,眼耳二识缘取上二界,身在上地眼耳二识缘取欲界,这叫做系不随。第三,由于相见别种,所以不随心从同一的种子生,这叫做种不随。《了义灯》说有四不随,除以上三种之外,还有不随心是异熟等,例如第八识的见分是异熟性,而所缘取的五尘相分却和它不同,这叫做异熟不随。
(2)独影境︰这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变现而无本质的境界。此境客观上完全不存在,只是主观上的颠倒计度单独所变的影像,所以叫做独影。此境和性境相反,和能缘心从同一的种子生,没有实体实用。例如第六识缘取龟毛兔角空华等境,又如梦境,这些境都不是从实种子所生的实法,也没有所托的本质,只是由第六识构画分别的势力所成。
独影有有质、无质二种。以上所说是无质独影。还有有质独影一类,它虽然有本质,而因为那个本质是不生法,所以相分仍然不仗托它生起。例如第六识缘取无为,无为是不生不灭法,不会生起相分,但由第六识用妄分别变作相似的相分而缘取它,所以也叫它作独影。
总上所说,独影境只是能缘心用强分别力所变现,从而三性、种子及界系等都随从主观的见分,所以说‘独影唯随见’。
(3)带质境︰这是说主观能缘心所缘取的境界,虽然有所托的本质,然而和它的自相不符。‘带’有两种意义,一是挟带,二是带似。能缘心缘取此境的本质时,挟带着它或者带似它而作异相的分别,另依自力变现一种和它的自相不符的境界,所以叫作带质境。例如第七识以第八识的见分为本质变起我法的相分,所缘取的本质并不是我法。但是因为它没有转易间断一类相续无常似常,所以无明相应的第七识误认作我法而缘取。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不是完全由能缘心的分别而生,因而和独影境不同。但是所托的本质虽然是有实体的性境,所起的相分却和它的自相不符,因而也和性境不同。简单地说就是在见分的妄情和本质的性境之间所起的一种相分。此外第六识对所缘取的本质起非量的相分,例如夜间见绳误以为蛇,也是此境。
总之,带质境确实有所托的本质,所以不是‘唯从见’。但是并非照本质原样映写,所以也不是完全‘不随心’。它一面可判从能缘心,一面也可判从本质,而说它的性有两面,种、系也有两面。就是带质境的三性不定,例如第七识缘取第八见分,所缘取的相分可随从本质判它是无覆无记性等,也可随从见分判它是有覆无记性所摄。这是性通情本。其次,带质境因为本质和相分并起而形成那种境界,又熏成相分和本质的种子,所以可说是从本质的种子生,也可说是从见分的种子生(或者缺一不可)。这是种通情本。又这个相分的界系,可随从见分说,也可随从本质说。这是界通情本。
‘性种等随应’,依《唯识枢要》说,随应的意义是不定。这又有两种,一种是三类境的随应,一种是性种等的随应。前一种是显示三类境诸心聚的生起,有只是一类,有二合,有三合。
所谓一类,就是以上所说的各别三境,例如根本智缘真如只是性境,第六识缘龟毛空华等只是独影境,第七识缘第八见分只是带质境。
所谓二合,是二境并存,例如第八识缘取自地散境时,心王所缘是性境,而心所所缘是独影境。又前五识所缘自地五尘是性境,也可说是带质境;第六识缘取过未五蕴时是独影境,也可说是带质境。
所谓三合,是三境并存,例如第八识缘取定果色时,心所所缘只是独影境,心王所缘却是性境,但以第六识所变的定果色为本质,所以也可说是带质境。二三合中有些实在是假说,不一定具备某境全部的定义时也可获得某境的名称,实际则决没有二三类境合而为一的。
随应的后一种,显示三类境随其所应三性、种子和界系等不定。有三性同而种子、界系不同,例如欲界的第八识缘取上界的天眼天耳,所缘的天眼耳根随从第八识是无记性,然而能生的种子和界系各别,又有界系同而三性、种子不同,例如欲界的前五识缘取欲界五尘,界系同而能生的种子各别。又前五识通三性而相分是无记性。还有种子同而界系不同,例如第八识缘取定果色,心所所缘和见分同,然而心王所缘的定果色是上界系,而第八识是欲界系。(黄忏华)
◎附︰保参玉泉〈唯识三类境义的研究〉 (摘录自《
现代佛教学术丛刊》{43})
(一)颂文的解说
先解说三类境颂文,第一句‘性境不随心’,‘性’是体性之义,又不改之义,心总称四分(译者注︰四分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若略后三分是指见分,本句所说的性境,是以吾人之认识即分别见照不能改变其性质的客观的存在亦即是直觉的存在,以例来说,像真如实性不能由人之认识所左右,其存在超然确实,这便是性境之一种。第二句‘独影唯从见’,独影境与性境完全相反,此境是吾人妄想幻觉所生错觉的存在,专以人之主观见分(译者注︰四分中之见分)所造成,毫无客观的本质,因无本质,单独如影的存在,故称为独影境,像如梦幻龟毛兔角等便是。第三句‘带质通情本’。带质境的‘质’是本质实体,‘情’是前二句所说的心与见同是见分,‘本’是本质,本境虽然具有客观的妥当性的存在(本质),但因吾人之分别见分可变其存在的性格故,即对所有的东西,不能认识本来的自相,如此对象便是带质境,此境有本质的存在与第一之性境同,心情所变与第二之独影相似,即属于前二境之中间的存在。以上三类境的存在价值,性境最真正确实,独影境最不正不确实,带质境即介在二者中间平常的存在。第四句‘性种等随应’,‘性’是善、恶、无记三性之义,‘种’是种子,‘等’是三界系等所略的字,其意谓︰一切诸法的存在,要以性境等三类境的范畴来截然统摄是不可能的,盖诸法索连三性、种子、界系等种种复杂的条件,若以微细论之,无法截然判定,如此场合,应适宜随应处置,不可呆板,所以本句可以说是对三类境以外,认有不定场面的句,又名随应句或不定句,如此一来可以不冒万法摄不尽的过失,尚且更使一切唯识之义成为金城铁壁,玄奘三藏在此仅仅五言四句之中,将大宇宙一切万法网罗分类殆尽,用字巧妙之极,令人叹为观止。
(二)三类境的范围
三类境的范围,对四分的相配如何,关于这一点,《同学钞》卷一之九(大正66·85b)列举自古以来所传南北两寺的异说,用以比较︰
能 缘 所 缘 三类境 异 说
┌─见 分──相 分─────┬┬┬─三类境──南寺传
│ ┌─前向见分──┐ ├┼┼─性 境┐
四分┼─自证分┤ ├┐│││ ├─北寺传
│ └─后向证自证分┘├┘│└─独影境│
└─证自证分─自证分────┘ └──带质境┘
┌─必具三不随──────────────南寺传
性境第八识┤
└─不必具三不随─────────────北寺传
以下请听两寺所传的意见︰
(1)南寺传︰在南寺传是主张三类境仅局限于相分而已,其所引用之证据是《了义灯》卷一(末)之文(大正43·677c)︰‘然同别种,复有种别性与见同,或复性同而系种别,或复相分性随见质,判性不定,或虽有质相见同生不生本质,由此不定故,三藏法师以为一颂。’意谓,三藏制作三类境颂的目的,是为分类见分所缘境相分的种类,并非为开显自证分、证自证分所缘境,盖后二分是见分之体非在见分之外故,仅将见分所缘境相分分类便足。
对此北寺方面即反驳称︰《枢要》卷上(末)(大正43·620a)有‘总摄诸境有其三类’,又‘以此一颂定诸法体’之文,将如何会通辨释,南寺即答称︰‘诸境’及‘诸法’的含意是指见分的境界相分多类之意,并非包含后二分所缘境,又在北寺所讲,后二分境亦属性境一节,性境原来以不随心为原则,后三分因系同一种随心故违反此原则,不能将三分统称属于性境,如此北寺传显属错误。
(2)北寺传︰北寺传即主张三类境是通后二分所缘境的,盖三藏入室高足窥基,既然在《枢要》讲述前两句‘总摄诸法’‘定诸法体’故,三类境的范围应该涉及后二分,自证分所缘自之见分及证自证分,及证自证分所缘自之自证分,均属性境,如南寺所传,三藏实为分别相见二分同别种,故作此颂,虽然不错,但不妨将后二分境摄入三类境。其次性境虽是以不随心为原则,但不尽如此,如《同学钞》卷一之七(大正66·85c)有这样的记载︰‘先德释此事云性境不随心带质通情本,性境带质同无唯字,故有随心性境不通情本带质也,述独影唯从见于独影境无不随见,以有唯字。’根据上开文证,所以北寺即判定后二分境才是随心性境的特例,可通于三类境。
(3)两传的相似思想︰三类境对四分的关系,过去在中国,好像有辩论过,如宋代智觉禅师永明延寿的《宗镜录》第六十八卷(大正48·798c)有一段解释《枢要》的‘一者性境诸真法体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文中,引用着者不详的《枢要志》的解释︰
┌─真色──色心俱所缘之分──第一释──当北寺传
枢要志┤ 所缘之色────┐
│ ├第二释──当南寺传
└─实色──非虚妄分别能缘心┘
上解与日本南北两寺所传固无直接关系,不过是一种偶然的一致。
(4)两传的批评︰上开两传均有长短得失,不得一概而论,在我的见解是,南寺传对三类境的兴起及颂文的来由有忠实地符顺的长处,但因对文字上过于拘执的关系难免有不详尽三类境义理的失,这是其短处,相反地北寺传对三类境的哲理有充分发挥的长处,但对颂文的由来及文句有不符合的嫌疑,这是其短处。
前者南寺传可以说是保存的传统的,后者北寺传是进步的究理的,均有一得一失一长一短,相差不多,思想上亦无多大的变动,取舍任人自由。但北寺传的《同学钞》卷六有如下的评语︰‘问︰付三类境废立,且唯于见分境为论之将通后二分哉?答︰先德传异(中略),今此二传南寺北寺诤,各立道理互引证文,然且依北寺传可云通后二分境也。’钞主对此问题,很轻描淡写地如此批评。
[参考资料]《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本);《大乘法苑义林章》卷四(末);《成唯识论了义灯增明记》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