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甲古村
湖南省涟源市三甲乡下辖村
三甲古村又名三甲古村落,位于湖南省涟源市西南部的三甲乡,是一个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古老聚落。三甲四面环山,墨溪横贯东西,境内现存青砖花瓦房50多栋,建筑形式多样,木雕极富特色。陈远平局长一行重点考察了龙门村世业堂和玉屏村农村居民点。世业堂始建于清嘉庆年间,规模宏大,雕饰精美,是三甲民居中工艺水平最高的建筑。
古村历史
三甲古村的前身叫三衙冲,是梁氏七十世祖太义公的迁徙地。南宋淳熙(1174-1189)初年,公迁至此,繁衍生息,至今已有八百三十多年历史。梁氏六十九世祖隆公自南宋绍兴二十七年从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千秋乡迁居湖南湘乡县迪坑(今涟源市金石镇迪康村),二十年后南宋孝宗淳熙四年即1177年九月迁居安化马凌良溪(今涟源市六亩塘镇良溪村),不久又迁居到安化大木山三衙冲(今涟源市三甲乡三甲村),至此开枝散叶,繁衍生息。可以这样说,三甲乡梁姓为第一大姓。
古村布局
民国初期,方圆约十平方公里的三甲,四面环山,双塔屹立南北,墨溪横贯东西,中间是一个筑有东西南北四门,分布三十多座庭院和多种商铺的大屋场,形似蛛网的青石路,将屋场与周围八十多座庭院及宝塔、阁楼、学舍、祠庙、茶亭、水井、拱桥相连,形成了一个风景优美、经济活跃、设施完备、生活方便、社会安宁的极具文化特色的村落群。
三甲古村有一百二十多座青砖青瓦庭院,大多建于晚清期间,最早的有四百年历史。每座庭院,有书家写的屋名和门联,有竹雕木刻的堂联。全村共有一百三十个庭院名和堂屋名、两百幅楹联。一座庭院一种建筑风格,一个屋名一串立业故事,一副对联一片教子情深。院落组合多种多样,各成体系,外形多姿多彩,具有观赏性。
院落布局大都以正厅为中轴线,一进两横两天井,或两进两横三天井,或三进两横四天井。建筑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马头墙,雕刻彩绘石门框,各个院落都有较宽的庭院空间,包括厅堂、过厅、走廊、天井、庭坪。有的还建公用客屋,里面设置桌椅、茶几、盆炉等家具,挂有名人字画。天井用来采光通风和接受雨水下注,每逢喜庆日子,天井空间铺上特制木板,以便摆设筵席,其他日子均作为居民公用的活动和交际场地。
古村文化
世业堂、于时处、敏慎堂、一德庄、树德园、存诚里、青云第、花门楼、怀古住、农桑村、步云山庄、居安草庐,各种屋名显示了先辈们的文化素养和人生哲学。“忠厚乃吾家旧德,诗书为后辈生涯”,“黄金非宝书为宝,万事皆空善不空”,“守业有先规惟商惟耕惟读,传家无异宝曰清曰慎曰勤”,副副对联反映了先辈们的传统精神和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屋名和对联大都是本地和外地知名书家的手笔,其中有清同治七年殿试榜眼及第、翰林院编修,有进士、内阁中书,有民国元勋、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央文史馆馆员,还有秀才、举人和当代书法家。一般以楷书、行书居多,也有隶书、魏碑体,流派纷呈,多姿多彩,美不胜收,宛如一座书法艺术殿堂。学舍林立,人才辈出,是三甲的最大特色。清道光以来,这里建有望云书舍、紫云书屋、望亲楼、更上楼、生生楼、一枝楼、花萼楼、养正斋、盘龙斋、日新斋、仰古山房等十一处学舍。宗祠、家祠、祖庙、家庙,以及大小公会,都置有学产,实行奖学助学。有一次性中考奖,贫寒子弟劝学奖,鼓励落榜生员再考奖,举贡生员终生赡养奖。
三甲这个古老的村落,集中了教育、书法、楹联、建筑、雕塑、彩绘、民俗等多种文化元素,显示了浓厚的文化底蕴。尽管在“文化大革命”中古建筑遭到了严重破坏,但根基仍在,精髓尚存,有一些古庭院保存比较完整,古村落的动人故事和文化传统还留在很多长者的记忆中。
古村名人
民国以后,积极兴办新学,三甲先后开办作新、养正、育英、正谊、达德等五所高初级小学,并在长沙建立试馆,为赴考学生提供住宿。有的学校全免学杂费,对成绩特优的学生扶助其读完大学。宋、元、明至清康熙三十五年,三甲祖先以“勤耕读,不为官”作为家训教育子孙,七百多年无人参加科考。康熙三十六年后才有了第一个秀才。清代有诰授二品顶戴、资政大夫梁学钊(海舲),从二品、诰授通奉大夫梁庆璋、梁国卿,从二品、清政府工部员外郎梁治焕,例封武略骑尉、驰赠奉政大夫梁鼎鉴(春治);考上举人的九人:梁治达、梁崇奎、梁治宗、梁伯藩、梁伯庥、梁治泛、梁伯宣、梁卓轩、梁益鹤,考上秀才的有一百四十多人。民国期间,三甲古村有大学生一百零八人,其中留学生七人。黄埔军校学员二十五人:梁峰、梁仲奇、梁济民、梁修身、梁化中、梁文波、梁世杰、梁器文、梁海屏、梁应勋、梁竹青、梁干、梁纶芝、梁迪傅、梁灿中、梁思文、梁正光、梁志鹏、梁佩文、梁裕校、梁吉芳、梁纶辉、梁玖轩、梁奎、梁钜清;保定军校学员梁祗六、梁世复、梁砺予、梁弼良、梁达海。古村有十一位将军,梁祗六、梁达海任军职中将,梁化中任军职少将,梁济民、梁世复、梁砺予、梁竞魂、梁经枚、梁致中、梁国凯、梁炳燊(弼良)任师职少将。新中国成立后,三甲古村的大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有六百二十人之多,留学生三十多人,省军级干部三人,地师级干部二十多人,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学者和有成就的企业家数以百计。古村落是我们活的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浓缩在这里。
红色古村
三甲古村既是革命老区,又是抗战堡垒。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历史时期,三甲古村都建立了党的支部,古村所属蓝田地区党组织的领导人,绝大多数是三甲作新学校任职教师和毕业学生。八路军长沙办事处主任、中国共产党元老之一的徐特立,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高文华、省委宣传委员李锐,均来蓝田、三甲考察指导工作。抗战时期,当日军逼近蓝田时,三甲籍将军梁祗六奉命率部在家乡山顶构筑工事,与日军激战,击退了日寇进犯,保卫了蓝田和三甲。长沙八所中学迁避来三甲,续诵弦歌;蓝田有国立师范学院,名师云集。蓝田、三甲成为当时湖南的文化教育中心。
地理位置
位于湖南省涟源市蓝田城区西南约四公里处,湘黔铁路,国道207线,娄怀高速(S70)贯穿全境。
旅游信息
自驾:由邵阳市出发,全程走国道207线,经过1小时20分钟可抵达三甲镇,约67.2公里。涟源市通高速公路(S70)过火车(湘黔铁路),沪昆高铁的邵阳北站也近在咫尺。
班车:邵阳市汽车北站有直达涟源市的大巴,途经三甲乡。
食宿:三甲镇有农家乐、餐馆,菜以湖南湘菜为主。住宿的话,镇上不方便,可住到涟源市区,距离很近,选择的余地大。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百度地图.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3-06-26 15:40
目录
概述
古村历史
古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