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海战
历史战役
三岛海战,是1623年葡萄牙海军与英荷联军在波斯湾发生的一场海战。由于双方舰队在霍尔木兹、基什姆和拉腊克三座岛屿之间来回交手,这场战役被形象地称为三岛海战。由于英国帮助波斯萨法维王朝夺回了霍尔木兹岛(霍尔木兹围攻战),葡萄牙发兵试图重夺霍尔木兹海峡控制权。三岛海战以平手告终,而葡萄牙的战略目的则告于失败。
前奏
1622年,随着盎格鲁-波斯联军的胜利,葡萄牙人被从霍尔木兹岛的旧基地驱逐出去。这次失利不仅让里斯本方面痛心疾首,甚至还触动了宗主国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腓力四世)已全面介入同新教国家的欧陆争霸,并因此希望葡萄牙人在海外也展开反击。
在此背景下,里斯本方面得以暂时不用为西班牙帝国的霸权买单,着手夺回自己曾长期垄断的霍尔木兹海峡控制权。尽管困难重重,他们还是凑出了相对精锐的舰队,同时向活跃在阿拉伯海英格兰荷兰船队发起挑战。
一波三折的增援
1623年春季,根据西班牙首相奥利瓦雷斯(加斯帕尔·德·古兹曼)的命令,葡萄牙海军的增援舰队开始在里斯本集结。首批兵力包括3艘卡拉克帆船、3艘盖伦帆船和2艘辅助小艇。结果,它们在漫长的好望角-印度航线上遭遇了恶劣天气。3艘卡拉克帆船被远远抛在了后面,不得不在莫桑比克的基地过冬。余下舰只强行闯关,结果有1艘盖伦帆船和2艘小艇在东非海岸遇难。于是,最后只有2艘盖伦帆船抵达了印度总督区首府--果阿
驻防印度西海岸的葡萄牙舰队,此时还拥有5艘盖伦帆船和大量的小型桨帆战舰。但人员的严重不足,让大部分装备难以正常运转。虽然通过招募本地划桨奴和水手,可以勉强操作桨帆船部队,却不可能运作复杂的全装帆船舰队。为此,印度总督区就只能选择收缩兵力。他们从部分非重点基地撤退,以便让宝贵的本土籍士兵集中到果阿进行训练。到1624年,又有2艘卡拉克帆船和6艘盖伦船从里斯本来到东方。根据修订的计划,其中的5艘盖伦战舰将被留在亚洲,用于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反攻作战。
根据印度洋各地的穆斯林船只报告,当时共有4艘英国和4艘荷兰的武装商船在北部海域活动。他们分别从属于本国的东印度公司,并由大名鼎鼎的的约翰-威德尔(后来明英战争的指挥官)与阿尔伯特-贝克尔指挥。尤其前者,正是1622年进攻葡萄牙要塞的元凶。果阿当局尽管已经手握12艘盖伦帆船,却不可能将全部力量都投入单个战场。在兵力捉襟见肘的情况下,他们只能先武装出6艘船北上,稍后再追加了2艘战舰增援。同时,一支由20艘小型桨帆船组成的部队也独自出发,准备支援陆战队进行夺岛战争。
当葡萄牙舰队在12月出发后,相关消息也很快被位于苏尔特港的英荷船队知晓。此前,双方已经因在印度、南洋群岛日本的贸易份额发生冲突。但面对即将到来的葡萄牙人,威德尔和贝克尔还是握手言和,订立的一同进退的临时协议。随即,8艘由西北欧新教徒驾驶的武装商船也从印度西北部发出,赶往即将开战的霍尔木兹海峡。他们在当地还能得到萨法维王朝的协助,不担心后勤补给出现问题。于是,两支蓄势待发的海上力量,就从两个方向穿越了阿拉伯海。
初次交锋
1625年2月,葡萄牙人的分散兵力,逐步在霍尔木兹岛以南的马斯喀特港集中。同时,英荷联合舰队也已经抵达波斯海岸,保护运送本地产丝绸的几艘商船。为了不让对手成功折返印度贸易,葡萄牙指挥官阿尔瓦雷斯决心立刻开战。他率领8艘盖伦帆船抵达霍尔木兹岛,在远离要塞和岸炮的西面停泊。由于海峡内盛行南风,所以他们将在即将开始的战斗中占据上风口位置。
2月10日,英荷联军发现了突如其来的葡萄牙人。由于南风转弱,阿尔瓦雷斯所期望的一举突袭没有获得成功。威德尔和贝克尔都下令麾下船长们调头暂避,却意识到自己完全被夹在敌人与海岸线之间。当新的东北风开始吹拂整个海峡,英荷舰队抓住机会,所有船都集体调头形成单线纵队,以首尾相连的方式组成了防线。葡萄牙人也针锋相对,将自己的8艘船都一字排开,和对面的新教对手展开平行对峙。随着双方靠近霍尔木兹岛以西的基什姆岛,彼此都进入了对方的火炮射程。
战斗由葡萄牙人的舰炮怒吼开始,但他们其实在火炮数量上居于劣势。阿尔瓦雷斯搭乘的旗舰圣弗朗西斯号就装有48门火炮,身后的海军上将号也有32门。舰队里还有圣萨巴斯蒂安号也装载着40门炮,余下5艘盖伦帆船的火炮数量都不下20门。但因为有充分准备,所以装备了更好的火药和炮弹。
相比之下,英军这边火力最强的是装有48门火炮的旗舰圣詹姆斯号和有44门炮的乔纳斯号。余下2艘船的火炮数量都在20-30门之间。荷兰人的情况类似,旗舰霍兰德号有46门炮,另一艘班塔姆号的武装情况与之相同。剩下2艘装有24门炮的普通武装商船。他们的主要问题在于武器状况不佳,所有船员相加也不过1500人,比不上对手的2100名海军。
之后的半天内,两军在霍尔木兹海峡的航道上大打出手。震耳欲聋的炮声响彻天际,伴随着火药造成的烟雾,几乎将所有船只都笼罩的若隐若现。许多波斯人特意跑来驻足观看。尽管早已见识过不少西方船只,他们却从未撞见两支实力相当的舰队决战。准备更充分的葡萄牙人,也在这天的战斗中获得小胜。阿尔瓦雷斯指挥的圣佛朗西斯号与荷兰旗舰捉对厮杀,并在混战中击毙了对方的指挥官贝克尔。霍兰德号也受损严重,不少桅杆和锁具都被打坏,风帆也因为炮击而出现破损。若非海峡内的风向在中午后停止,这艘大船可能已因为连续中弹和火灾而没入水中。
期间,葡萄牙人数次靠近状态不佳的英荷舰船,企图在炮击之余也发动跳帮作战。但西北欧水手却展现出更胜一筹的操控能力,数次在对方逼近后又拉开距离。英国海员的实力也让葡萄牙印象深刻,他们的多次火枪齐射,将已经爬上己方甲板的葡萄牙水兵都轰了下去。到当天的战斗结束为止,阿尔瓦雷斯的计划没有一个得以落实。
斗智斗勇
夜幕降临后,英荷联合舰队在波斯海岸下锚休整。步步紧逼的葡萄牙人,则在一水之隔的基什姆岛(格什姆岛)北岸停泊。双方在之后的一天内暂停交战,却始终警惕地注视着对方。尽管大家都心有灵犀的进行灯火管制,却还是能大体察觉对方的具体位置。
结果在11日的晚上,强烈的西北风开始肆虐海峡。有海岸保护的英荷船只没有受到太大影响,停留在开阔水域的葡萄牙人则为此叫苦不迭。圣塞巴斯蒂安号的主杆和后杆都因此折断,让目睹一切的对手感到心花怒放。威德尔甚至预备火上浇油,找来1艘在欧洲海岸俘获的葡萄牙旧船,准备用其对葡萄牙发动火攻。然而,由加利亚特指挥的桨帆船舰队也已经抵达了战场。他们负责在黑暗之中拱卫盖伦帆船的四周,并很快察觉到英国人的计划。于是在威德尔的火船进入预设位置之前就被迫点燃,如同移动的火炬般从葡萄牙舰队旁掠过。
2月13日,可怕的大风终于停歇,英国与荷兰人也完成了装货,需要将丝绸运往印度。于是,他们选择突然逆风而行,带着运输船队从基什姆岛驶向东面的霍尔木兹。葡萄牙人也立刻发起平行追击,却因为风暴造成的损失而队形紊乱。尤其是船体较大的圣塞巴斯蒂安号,虽然加装了临时桅杆,却在速度上大打折扣。
作为先锋的3艘英国战舰,顺势对速度较快的葡萄牙旗舰圣弗朗西斯号发起围攻。紧随其后的荷兰人,也用3艘船围攻速度缓慢的圣塞巴斯蒂安号。余下的几艘船则利用速度和操控优势,在后方拖延其余的葡萄牙帆船。结果,自然是2艘葡萄牙人的最强战舰遭到巨大损伤,在以一敌三的窘迫下奋力还击。依靠近乎疯狂的战斗意志,才暂时避免被击毁的噩运。
然而,风力在中午又降至最低,双方所有的风帆舰船都停了下来。对于葡萄牙人来说,这样的局面无疑非常危险。他们有6艘船落在后头,根本没可能赶来增援。为首的2艘船却停在死地,继续承受3倍于自己的敌军围殴。
关键时刻,还是加利亚特指挥的桨帆船舰队赶到。他们依靠人力在己方的全装帆船周围环绕,拼命用微弱的火力牵制英荷舰队。虽然有不少士兵被居高临下的敌军射杀,却也为主力舰分摊了许多压力。遭到围困的葡萄牙帆船也卯足劲的发起还击,所载枪炮的射击一刻不停,苦苦支撑到海风再起。
在意识到对方很快就能重组射击纵队后,英荷两国的船只开始纷纷向北撤离。葡萄牙人也顾不得之前的狼狈不堪,迅速转向进行追击。然而,不同船只的速度差距又让他们陷入麻烦。在风暴中完好无损的特林达德号,因为前出距离太大而遭到英荷联军的返身围杀。有时候,整艘葡萄牙船几乎在瞬间遭到被5-6艘敌舰包围轰击。好在舰队里的其他船只也拼命赶到,才迫使英荷船重新回到逃跑航线。
当天晚上,葡萄牙人选择在就近的霍尔木兹岛附近抛锚。精疲力尽的他们已经有3艘主力舰遭重创,许多士兵在残酷的海上混战中被杀。但更大的问题在于饮水即将耗尽。熟悉当地情况的他们知道,霍尔木兹岛上的水源稀缺,还已经被波斯军队要塞火力覆盖。不得已之下,他们只能在14里凌晨起航,去往南面的拉腊克岛补充淡水。
最后的追逐
发现对方远离后,英荷战船也立刻动身离开。那些由波斯海员操作的运输船,也因为恐惧而形影不离。正在拉腊克岛补水的葡萄牙人,随即向正在逃跑的他们开炮挑战。但英荷联军却没有实质性回应,仅仅以同样的动作邀请对手来主动攻击自己。他们之所以要如此畏首畏尾,也是因为长期的海外航行已让弹药储备告罄。
此后,英荷联军继续在波斯海岸的下一处港口装载丝绸等货物。本地人极力劝说他们留下来,甚至愿意出钱供其休养。因为他们都害怕联军舰队走人后,葡萄牙人会对沿海发起毁灭性扫荡。但无论是英国人还是荷兰人,都不想错过去印度完成贸易的机会。南面的葡萄牙人同样面临抉择。他们深知拉腊克岛面积太小,不足以为舰队提供躲避风暴的安全锚地。不少船长都提议撤往马斯喀特暂避。但阿尔瓦雷斯却决定继续保持接触,随时准备同英荷联军再战。因为任何退怯之举,都会被波斯人视为葡萄牙方面的重大失利。何况他们的弹药储备还非常充足。
2月23日,完成所有准备工作的英荷舰队再度驶离波斯海岸。但这次,轮到他们自己因舰船状态和协调问题而队列松散。英国人一马当先的走在前头,荷兰人则因为受到损坏程度更大而逐步脱节。同时,还有几艘波斯人或其他穆斯林商人驾驶的运输船一同出行,生怕留在当地被葡萄牙人攻击。阿尔瓦雷斯也立刻下令全军北上,准备在半途中进行拦截。通过对风向的计算和捕捉,终于在所有船同时转向西南方位的阿曼湾靠近对方。然而,突如其来的风暴又使得战斗被临时打断。在风雨交加的夜里,两支平行追逐的舰队都需要彼此保持距离,避免毁灭性的直接碰撞。
24日,英国与荷兰人都意识到自己无路可退,在达成一致后选择返身迎战。随即,英军的圣詹姆斯号与乔纳斯号向右偏转,同盯住自己的圣佛朗西斯号和圣塞巴斯蒂安号交火。两边的战舰也立刻被炮击造成的烟雾所笼罩,并不时被袭来的炮弹击中木质船壳。他们身后的其他船只,也立刻按照纵队模式发生交战,互相对准了与自己平行的目标射击。但这场交锋已注定不会再有决定性的结果。葡萄牙人因船体破损严重,不敢过于靠近发起跳帮作战。英荷联军也因为弹药有限而不可能长期恋战。毫无结果的中距离对轰,成了一整天的战斗主流。
当天晚上,双方的舰队依然没有脱离接触。但葡萄牙人为了看清对手和辨别友军,选择通宵点灯照明。英国与荷兰人则与之相反,在黑暗中仔细大量着对方。作为临时最高指挥的威德尔,逐步让各船放缓前进步伐,以便松散的队列能尽量保持完整。浑然不觉的葡萄牙战舰,则在茫然中害怕对方从眼皮子低下溜走,最终反而和目标渐行渐远。到25日天亮,英荷船队成功摆脱了对手,向东驶往印度的苏尔特港。阿尔瓦雷斯对此无可奈何,率领残破的战舰到马斯喀特进行补给。整场海战也因此以平局告终。
由于双方舰队在霍尔木兹、基什姆和拉腊克三座岛屿之间来回交手,这场战役也被形象地称为三岛海战。葡萄牙人不仅有2艘大船遭遇重创,还前后阵亡了200多名水兵。英荷联军方面只有60-70人战死,其中荷兰人的船受损较大。
损失更大的葡萄牙人,在战后又拿回了过去在波斯湾的部分权益。他们的工厂和船队被允许回到霍尔木兹海峡运作,但也需要和英荷两国的同行展开激烈竞争。由于本身的经济模式落后,这样的自由竞争对他们而言是非常不利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05
目录
概述
前奏
一波三折的增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