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尼亚舅舅
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著剧本
《万尼亚舅舅》是俄国剧作家契诃夫创作的四幕乡村生活即景戏剧作品。该戏剧主人公万尼亚舅舅当了一辈子供奉姐夫的“好人”,暮年才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当了一辈子的“傻瓜”。契诃夫通过展示万尼亚舅舅对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崇拜的幻灭以及对叶莲娜爱恋的幻灭,天才地预言了人类将遭遇的精神危机和生活意义缺失的困境。《万尼亚舅舅》戏剧往往表层矛盾冲突并不激烈,但具有深沉的意味和内在的张力,犹如一条波澜不惊的江河底下暗藏着潜流。
内容简介
该故事发生在俄罗斯的一个农庄。农庄主人、退休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带着年轻貌美的第二任妻子叶莲娜回到乡下居住,叶莲娜的到来也激起了农庄管理者万尼亚舅舅和乡村医生阿斯特洛夫内心的涟漪。视教授为偶像的万尼亚舅舅二十五年来勤勤恳恳经营农庄,供养着教授妹夫,也将自己的青春与理想 都寄托于教授身上,不料到头来他发现教授不过是自私自利的一介庸才,怒火中烧的万尼亚舅舅险些开枪杀死教授。
创作背景
19世纪的俄国,由于农奴制带来的社会矛盾无法解决,俄罗斯的工业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依靠武力扩张来维持大国地位的辉煌,只能是短暂的。到19世纪中叶,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法国和德国也开始了工业化的急行军。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的俄罗斯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1856年俄国和英、法两国间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使俄罗斯从主宰欧洲的顶点迅速跌落下来。
四幕剧《万尼亚舅舅》是契诃夫根据剧本《树精》(1889年)改写而成的,具体创作时间不详,其文本的首次面世是1897年在圣彼得堡出版的契诃夫《戏剧集》。19世纪的欧洲和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变革的年代。随着科学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宗教与教会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受到了严重的挑战,重建人生信仰成为了19世纪欧洲知识分子的重要课题。《万尼亚舅舅》剧本,写出了19世纪末俄国生活中,那种最深刻的悲剧:大多数的普通人,为了那些高高在上的少数人,为了那些虚伪而自私的“偶像”白白地浪费了他们宝贵的一生。契诃夫揭示了19世纪末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矛盾与危机。
人物介绍
伊凡·彼得洛维奇·沃依尼茨基——万尼亚舅舅
沃依尼茨基一登场就面临失去明确的生活目标, 陷入巨大的精神危机和生存处境的尴尬。他以前,把他一生中最好的年华,都献给了他心目中的“偶像”——姐夫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为他看守庄园。他和他的外甥女索尼亚——教授的女儿辛辛苦苦地在庄园里劳动,处理着各种各样的繁琐的家事,夜里还为教授誊写稿子和译书。他毫无怨言地为此工作了二十多年,因为他对教授充满了崇拜,把教授看做科学和文化的象征。万尼亚舅舅觉得为教授自我牺牲是值得的,是有意义的。他从为教授的服务中领略到了自己生存的价值。
然而教授偕着年轻的续弦妻子来到庄园时,庄园里一切正常秩序全被搅乱了。沃依尼茨基近距离地观看教授,他觉得教授什么也不是。万尼亚舅舅自己受骗了:“‘我’受了多大的骗啊。这个教授,‘我’从前可真拿他当成‘我’的偶像啊。‘我’为了他,牛马一般地工作过。索尼亚和‘我’,‘我们’在这片产业上,尽了一切能力挤出钱来。‘我们’省吃俭用,一分一厘地积蓄起来,凑成整千整万的卢布送给他。‘我’把他和他的学问引为自己的骄傲,可是现在呢,现在他退休了,他的著作没有一行会流传后世,他无声无息,是一个十足的废物。‘我’明白‘我’是受骗了,叫他骗得多可怜啊。”万尼亚舅舅的精神偶像突然坍塌,他对自己产生了迷惑。他找不到答案,生活顿时失去了意义。他恨死了谢列布利雅可夫。“你毁了‘我’,‘我’从来没有活过”,他在激愤之下向教授开了两枪(一枪在幕后,一枪在台前)。
阿斯特罗夫
医生阿斯特罗夫,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怪人”:他是个乡村医生,大约有三十六七岁,至今仍然是单身。从早到晚,他总是忙碌不堪,被人们从这里拉到那里,为那些乡村居民看病。除了自己的医生职业之外,阿斯特罗夫热爱森林,十多年来,他不辞劳苦地植树,保护那些被破坏的自然资源。这个人的出现,在叶莲娜的心底掀起了波澜,给她那死气沉沉的生活带来了一丝光明。
在沉重的生活面前,阿斯特罗夫的感情已经有点麻木了,他承认:“‘我’什么也不巴望,什么也不需要,什么人也不爱。”尽管他费尽心力,忙碌着医治病人,不辞劳苦地植树,保护森林,但是他知道,这一切终究无法改变生活的庸俗本质,对于这一点,他有着痛苦而清醒的觉知:“总的来说,‘我’是喜爱生活的,可是‘我们’这种生活,这种俄国的乡土的日常生活,‘我’受不了,‘我’用我的灵魂的全部力量藐视它。讲到‘我’个人的私生活,那么说真的,简直是一无是处。您知道,漆黑的夜晚,人在树林里走路,如果这时候远处有一星亮光,那就会不觉得疲劳,不觉得黑暗,带刺的树枝扎到脸上来也不在意了。‘我’的工作,您知道,在这个县里比谁都繁重,命运不断地打击我,有的时候我痛苦得不得了,可是‘我’在远处看不到亮光。‘我’不再为自己期望什么,‘我’也不爱别人,很久以来‘我’就不爱任何人了。”
阿斯特罗夫承认,只有美还能够打动他。“只有美还能迷住‘我’。‘我’对美不能无动于衷。‘我’觉得要是叶莲娜有心的话,她倒能在一天之内弄得‘我’神魂颠倒。然而,这不是爱,不是钟情。”阿斯特罗夫为叶莲娜的美所倾倒。从前,他很少到万尼亚舅舅的庄园来,一个月也就来那么一次,现在,他放下了工作,几乎天天到庄园来,为的是能够见到叶莲娜。不过呢,在阿斯特罗夫的心中,这份爱情并不是严肃的,在叶莲娜的身上,他同样看到了懒散的日常生活的印记,看到了她内心缺乏崇高的生活目标:“人应当处处都美:脸也美,衣服也美,心灵也美,思想也美。她长得美,这是不容争辩的,可是,她只知道吃饭,睡觉,散步,用她的美来使得‘我们’大家神魂颠倒罢了。她不尽任何义务,让别人为她工作,可是闲散的生活是不可能纯洁的。”阿斯特罗夫一方面被叶莲娜的美貌所打动,另一方面,他不能完全真心地爱上这个女人,在他看来,这是一种“神魂颠倒”,缺乏严肃的意义,因而不是爱,丧失了一种崇高感。他看出叶莲娜早晚会背叛教授,因此采取了一种直奔主题的粗野手段,他把叶莲娜抱在怀里,毫不商量地吻她,没有丝毫过渡地和她商量偷情的时间地点:“您说呀,您说明天‘我们’在哪儿见面。(搂住她的腰)你明白,这是没法避免的,‘我们’非见面不可。”
叶莲娜·安得列叶夫娜
教授的夫人,叶莲娜不过27岁。她生在彼得堡,从音乐学院毕业,她长得很美,这种美,可以令周围的人,包括医生阿斯特罗夫为之倾倒。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讲授艺术方面的课程,也许在学生时代,叶莲娜听过老教授的课,很自然地对他产生了崇拜。后来,她对教授产生了一种不真实的、假想的爱情,并因这种假想的爱情嫁给了教授。婚后不久,教授退休了,叶莲娜才发现当初的爱情不过是一场幻梦。现在,她才27岁,还那么年轻,却要守着这个平庸的、患有痛风病的、自私的老头子,把青春的生命埋葬在坟墓里。叶莲娜从戏的一开场,就带着一副慵懒的神情。
谢列勃里雅科夫
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他是“科学和文化的象征”。教授是个外表光鲜仿佛才学满腹的名人,以至于像万尼亚和叶莲娜这样的聪明人都会被他所迷惑。教授一辈子只是在逐名逐利、追求美貌和青春的女人,他以自我为中心,理所当然接受一切善意和帮助,不管不顾他人。然而,当他偕着年轻的续弦妻子回到庄园时, 庄园里一切正常秩序全被搅乱了,近距离地观看教授,他显得什么也不是。
索尼亚
索尼亚,一位善良而美好的少女,她好像传达了剧本的某种“宗教精神”——那就是为他人承担痛苦的牺牲精神,奉献精神,这是一种深沉的爱,是对于人的爱,对于人的信心。
作品鉴赏
主题思想
旧信仰失落下的“偶像坍塌”——促使知识分子精神觉醒
契诃夫,这位俄罗斯心理现实主义文学的大师,以他的方式探索着现代人心灵世界的走向。在欧洲,尼采的一句“上帝死了”宣告了另一个思想时代的来临。尼采在其诸多哲学著作中,极力摧毁那些最为人信仰的“永恒的偶像”。这“偶像”或是柏拉图的“永恒的理念”,或是基督教的“彼岸”、“上帝”,尼采提出所谓“强力的人”、“强力意志”等口号来试图建立新的“自我的偶像”。“偶像的坍塌”这一命题对于19世纪欧洲或俄罗斯的知识分子来说,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思想命题。
契诃夫出身平民,是一名医生,他很明确地表明自己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契诃夫曾经对于“托尔斯泰主义”很感兴趣,不过,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精神独立。
契诃夫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许多观点——首先是对待他那包含着伟大小说家的“总的观念”、救世观念在内的战斗性的东正教抱着一种矜持的反对态度,有时还带着一丝微笑。契诃夫之前的俄罗斯赖之为“柱石”的几千年宗法制度的瓦解——这同时也就是信仰崩溃和对东正教教理的疑惑和丧失信心,这些展示在契诃夫的讥讽性的清醒和悲伤中。契诃夫尽管没有宗教信仰,但是,他有着一颗温和的、充满关爱的心,有着对于社会现实的敏锐观察,有着对于人类种种负面心态的清醒觉知。他始终相信,人类社会必将迎来更为美好的明天。
《万尼亚舅舅》的主题是一个“为偶像牺牲了一生”。在剧中,有着万尼亚舅舅、叶莲娜、索尼亚和阿斯特罗夫的多角爱情,但是阿斯特罗夫拒绝了索尼亚的爱,却追求叶莲娜。万尼亚舅舅追求叶莲娜失败,没有自杀,而是向叶莲娜的丈夫谢列勃里雅科夫开枪。最后,当谢列勃里雅科夫和叶莲娜离开庄园以后,万尼亚舅舅和索尼亚又在一起计算着庄园的每一笔收支。
对于契诃夫来说,“旧的信仰”是没有的,是早已坍塌了的,但是他并不悲观失望,他有着对于人类美好未来的信心。正因为契诃夫的这种信心,人们才常常说,他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
万尼亚舅舅(沃依尼茨基)为了他的姐夫教授,辛勤地工作了一生,直到教授退休,沃依尼茨基才发现,他不过是一个徒具虚名的庸人,这个过去的偶像,其实毫无可取之处。后来,自私的教授想要把本来属于女儿索尼亚的田产卖掉,沃依尼茨基忍无可忍,终于向教授开枪,但是没有击中。剧本结尾,沃依尼茨基自杀不成,在绝望中与教授握手言和,答应继续用自己的劳动供养教授的生活。这条线索,是剧本的主线索,集中表达了剧本的核心主题——偶像的坍塌和知识分子精神觉醒的主题。
教授“是一个普通的教堂小职员的儿子,宗教学校的学生,后来,他得了学位,在大学里教书,做了‘大人’,又做了枢密官的女婿”,他娶了万尼亚舅舅的姐姐,从此之后,教授成了沃依尼茨基一家人的“核心”,所有的人都围着他团团转,把他看成是高人一等的人,无私地为他奉献着自己的生命:教授的前妻,沃依尼茨基的姐姐,深深地爱着教授,“只有纯洁的天使,爱那些跟他们同样纯洁美丽的对象的时候,才能爱得那么深”。
沃依尼茨基的母亲,崇拜着自己的女婿,甚至对他怀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敬畏心理。沃依尼茨基本人呢,二十五年来,也同样把教授看成是自己生命的全部,为他牺牲和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他主动放弃了自己该继承的产业,这样,万尼亚舅舅的父亲才得以买下这份庄园田产,作为给女儿的陪嫁。父亲没有付清田产款项的全部,就去世了,剩下的那部分债务,完全是靠万尼亚舅舅十多年来像一条牛似的工作才得以偿清。教授的女儿索尼亚也是一样,不停地工作,一刻也不休息,自己不敢花一个小钱,总是把所有的钱都寄给教授享用。一句话,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是所有人的中心,是全家人顶礼膜拜的偶像。就像万尼亚舅舅自己说的那样:“‘我们’所有的心思和感情都用在你一个人的身上。白天我们谈论你,谈论你的工作,为你感到骄傲,恭恭敬敬地念你的名字。”后来,等到教授退休了,沃依尼茨基才如梦方醒,他终于看清楚了:教授谢列勃里雅科夫只不过是一个平庸的人——他讲艺术方面的课,写艺术方面的文章,整整二十五年了,可是他对艺术简直一窍不通。二十五年以来,他唠叨别人关于现实主义、自然主义和其他种种无聊的东西的思想;二十五年以来他讲的课,写的文章都是聪明人早已知道而傻瓜又不感兴趣的东西;这就是说二十五年来他在买空卖空。同时他又多么自以为是。多么妄自尊大。
沃依尼茨基感觉自己被生活欺骗了,他痛苦地说:“啊,‘我’上当不小。‘我’崇拜过这位教授,这个可怜样的痛风病人,我像一条牛那样为他工作过。”“上帝呀,可是现在呢?喏,他退休了,现在他的一生统统可以看清楚了:他的文章连一页也不会留传下来,他压根儿无人知晓,他毫无价值。一个肥皂泡罢了。‘我’上了当,‘我’这才看出来我愚蠢地上了当。”
教授也许会觉得冤枉,他或许会说:这是你们自己的问题,是你们自己把“我”当成了偶像来崇拜,“我”可没有骗过你们什么。问题的关键不在这里,而在于他和沃依尼茨基、以及他的女儿索尼亚是完全不同的人。从骨子里来说,他是一个既平庸又极端自私的人,这个人把自己看得很高,获取了世间的荣誉和地位,是一位“大人物”。而沃依尼茨基和索尼亚,只不过是平常的普通人,但是这几个平常而又平常的普通人,却富于牺牲精神,为教授这个“大人物”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生命。教授以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他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去感激沃依尼茨基,从来没有想到过要去感激那去世的妻子,也没有想到过,要去感激自己那个纯洁善良的女儿索尼亚。
沃依尼茨基、医生阿斯特罗夫、索尼亚这几个默默无闻的外省普通人,他们的处境,对于19世纪末的俄罗斯来说,具有典型的社会意义。这些平凡的普通人,这些富于牺牲精神的“小人物”,他们为了那些少数的高高在上的“精英”,那些自私而平庸的“大人物”们白白地浪费了他们的生命。在此,契诃夫揭露了那些徒具虚名的社会名流的庸俗本质。
在“万尼亚舅舅”里面,已经象征了全部的外省的人们,他们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谢列勃里雅科夫教授身上,而谢列勃里雅科夫却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他只是靠着外省的人们才吃肥的,而教授却还狂妄地自以为他是大家精神上的领袖,是大家的荣誉、是大家的美好的未来的唯一的柱石。
《万尼亚舅舅》剧本,不仅仅写出了契诃夫所处时代俄国社会的典型问题,而且,对于20世纪以及21世纪的读者和观众来说,同样具有鲜活的时代意义。“偶像的坍塌”——同样也意味着旧的信仰的失落。当“永恒的上帝”遭到科学理论冲击的时候,西方现代的思想家与哲学家,不得不面临人类存在的“虚无感”与“荒诞感”。当万尼亚舅舅发现了教授的平庸本质的时候,他的生命一下子失去了意义感,陷入了绝望和愤怒之中。在该剧本的结尾,万尼亚舅舅与教授“握手言和”,答应一切照旧,但这不过是表面的平静,实际上,一切都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了。万尼亚舅舅的生活已经失去了目标,辛勤的工作已经变得毫无意义。
尽管万尼亚舅舅最后落入了存在的荒诞感之中,落入了生命的虚无感之中,但是,在契诃夫的剧本中,蕴含着一种呼唤的声音:这就是,改变这种不合理的社会存在。“作者想号召那些苟且偷安的真正的工作者和劳动者,争得权利,使他们处于较高的岗位,以代替无才而徒具虚名的谢列勃里雅科夫之流。”
艺术特色
戏剧语言
契诃夫的现代戏剧,表现的是日常的人生,出场的人物应当象生活中一样真实、自然,其语言有时可能是深思熟虑的,但更多的时候是不加思索的,甚至缺乏逻辑的。契诃夫戏剧中的语言的这种缺乏逻辑、零散纷乱,除了表达现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难以交流外, 还基于契诃夫对以往戏剧中经过加工的有序语言真实性的怀疑。契诃夫在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怀疑以及更接近真实的表达上。《万尼亚舅舅》戏剧中,大量的使用“停顿”这一独特的语言现象。停顿,即语言形体动作暂时停止。但它常常是人物内心活动很强烈的一种表现。
停顿手法:在《万尼亚舅舅》戏剧中,最常见的是用停顿手法来显示人物内心思想处于激烈斗争的转折点。在第一幕中,阿斯特罗夫对玛丽娜说:“不,‘我’并不天天喝酒,再说天气又闷。”接下来是一个停顿,然后说“”“老妈妈,咱们认识多久了?”虽然观众当时还不知道在停顿之前,阿斯特罗夫在思考什么问题,然而观众确切知道,他正在为这一解决不了的问题烦闷,内心的思绪正处于梳理不清、互相纠缠之际。虽然玛丽娜在和他说话,他的思路却并未和玛丽娜同步,然而在停顿之后,他回到了现实之中,要和玛丽娜攀谈了。这一停顿的作用是转折。
在第二幕中,万尼亚舅舅大段独白之间的几个停顿,也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万尼亚爱上了叶莲娜,向叶莲娜表白,但她躲出去了,万尼亚舅舅说了一句“她走了”,契诃夫在此安排了一个停顿;接下来,万尼亚舅舅回忆40年前他和叶莲娜初次见面的情况,而后又是一个停顿,接着便转向叙述他一直在痛苦地思考的一个问题。他一生,心血白白地浪费给了一个不懂艺术的“研究”艺术的骗子手。这一段的两个停顿,形成了三种心境的意识流程的两个转折点。
契诃夫剧中的停顿,还是人物语言的继续、思想的深入。第一幕中,万尼亚舅舅在申诉自己对教授的看法,而他的母亲却不理解他,仍然固执地坚持以往对教授的偶像崇拜,认为万尼亚舅舅现在糊涂了,从前可是一个很有主张、很清楚的人。万尼亚舅舅不无讽刺地回答:“ 哈,要说那呀,是的。‘我’从前是个清醒的人,可是清醒对谁也没有过什么用处。”契诃夫打住了万尼亚舅舅的话头,安排了一个停顿,虽然舞台上没有声音,没有动作,但观众分明能听见万尼亚舅舅痛苦地反思的话语,分明能感觉到他的思考在深入。停顿以后的一段话,就表明他已经想明白了“清醒” 的含义,认为这是一个开得不能再刻薄的玩笑;他在痛苦地自我批判,在无情地否定自己以往25年来的所作所为;这一停顿所造成的戏剧效果是语言所不能替代的。
契诃夫剧中的停顿,还是人物的一种无声的行动。第二幕中,叶莲娜试图缓和索尼亚对她的敌对情绪,她说了一番话以后,索尼亚哭了。索尼亚并不是为叶莲娜哭的,而是为她刚才和阿斯特罗夫的谈话而哭的,因为阿斯特罗夫不理解、也不明白她对他的爱。叶莲娜以为索尼亚被自己感动了,也哭了起来,说:“小坏东西,你招得‘我’也哭起来了。”契诃夫犹嫌这一省略号不够,不足以表达叶莲娜以下要说的一段话,在叶莲娜看来,是多么难以启齿,多么至关重要,所以又安排了一个停顿。这一个停顿就是舞台上两个人物的行动,无声的行动。索尼亚在痛苦中沉思,而叶莲娜在下决心。接着叶莲娜剖析了自己,她为什么嫁给索尼亚年老的父亲的原因,解释她认为索尼亚之所以生她气的原因,表白她不是为了利害关系,而是为了爱情才嫁给教授的。索尼亚并不要听,叶莲娜却想继续说,这时又是一个停顿。这一停顿也表现了两个人的无声行动。善良的索尼亚调整了自己的情绪,从自我悲痛中挣扎出来,转而关心叶莲娜的处境。叶莲娜在下决心表白以后,因得不到索尼亚的认同而不知所措,舞台是寂静的,但两人的内心却思潮翻滚。这是没有形体动作的行动,是表面平静实质激烈的行动。
《万尼亚舅舅》全剧,共有四十二次停顿之多。契诃夫利用“停顿”,使人物表达内心世界的手段更为丰富;同时“停顿”也是他把握现代人的内心节奏的一种高超的手法,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强烈的戏剧效果,造成了契诃夫戏剧由无生有、由虚生实的诗意美。
象征
《万尼亚舅舅》中,“非洲地图”就是运用象征的例子。《万尼亚舅舅》戏剧中的非洲地图,对于剧中人物的生活确实“毫无用处”。然而正是非洲地图的这种“毫无用处”,对戏剧寓意在艺术上的充分展现,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洲这块地方对于生活在俄罗斯,过着农民一样生活的人来说是遥远而神秘的。在剧中,可看到尽管万尼亚舅舅放弃了自身对理想的追求, 但一直以为自己是在为了更高尚的事业而牺牲。同样,阿斯特罗夫也梦想着一两百年后人们的幸福。可是,后来万尼亚舅舅发现牺牲只是一种浪费,现实与他的理想相隔何止十万八千里。同样阿斯特罗夫能看见周围生活的愚昧、黯淡和无聊,然而他自己也沉沦其中:酗酒、对工作马马虎虎。“深夜穿过森林时他看不到光亮,而只能在醉的时候,编造出规模最大的未来计划。”他们的梦想就象非洲地图一样,摆错了位置,只是一个虚幻的寄托;而生活,依旧是会计办公室,平庸而琐屑。一部戏剧的深层涵义就这样被凝缩在一个醒目的象征事物里。
在《万尼亚舅舅》中,剧中人物伏依尼茨基、阿斯特罗夫对生活都不满意, 但是他们没有能力反观自己的生活。他们的梦想为什么不能实现,什么蒙住了自己的眼睛,什么阻挠着自己的行动,他们永远也搞不清楚。因为真正的原因在他们的生活之外,高出他们的识见。作者自然不能站出来直接告诉观众, 他设计了一个象征——在墙上挂上一幅非洲地图——既醒观众之目,又醒观众之心。象征的含义,启发观众领悟万尼亚舅舅和阿斯特罗夫“理想”的虚妄和荒诞。
作品影响
该戏剧于1899年10月26日,登上了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舞台。由契诃夫执导的剧情片《万尼亚舅舅》,于1896年上映。由电影导演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执导的同名电影《万尼亚舅舅》,于1971年上映。
作品评价
《万尼亚舅舅》是新的戏剧艺术,在这里,现实主义提高到了激动人心与深思熟虑的象征。
——高尔基(前苏联作家)
《万尼亚舅舅》戏剧,最本质的特点就在于表现了人们在静止的时间里的等待。
——皮特·斯托维尔(美国戏剧史家)
作者简介
安东尼·巴甫洛维奇·契诃夫(俄语:Антон Павлович Чехов,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19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艺术大师。1860年1月29日生于罗斯托夫省塔甘罗格市。祖父是赎身农奴。父亲曾开设杂货铺,1876年破产,全家迁居莫斯科。但契诃夫只身留在塔甘罗格,靠担任家庭教师以维持生计和继续求学。1879年进莫斯科大学医学系。1884年毕业后在兹威尼哥罗德等地行医,广泛接触平民和了解生活,这对他的文学创作有良好影响。主要作品:《套中人》、《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草原》、《凡卡》、《万尼亚舅舅》、《樱桃园》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8 19:15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