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桥风月是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点信息
关于七桥的兴废,历代诗人多有咏叹,在诗人们那里,七桥成了济南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的代称,
曾巩在《寄
齐州同官》和《离齐州后》二首诗中,都提到了七桥,是为避免诗句重复而代指西湖,诗意凄婉感人。这二首诗都是他离开
齐州后所写,抒发了对
济南的山水风情的
眷恋之情。可以想象,曾巩在吟就这诗的时候,一定想到了那二句唐诗: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他诗中的七桥并非确指,应是泛指
明湖周边的几座小桥。那些桥都不处通衢规模很小,在漫长岁月中已难寻痕迹。
由来
七桥风月,顾名思义,是由7座景观桥组合而成,它们是芙蓉桥、百花桥、秋柳桥、水西桥、鹊华桥、湖西桥、北池桥。这些桥有的拱身浑圆、有的规矩方正;有的精致讨巧、有的恢弘大气;有的古朴典雅、有的摩登现代;有的绿树掩映身影婆娑、有的傲然屹立姿态绰约……如果是在朝烟暮霭之际,整个明湖烟水空濛,水汽缭绕,七桥恰似美丽的彩虹出没其间,极尽烟雨缥缈之趣,令人流连忘返。
“七桥风月”如何得来的呢?这又要提到北宋时期曾任齐州(济南)知州的曾巩。
北宋熙宁六年(1073)的一个夜晚,曾巩避开竭力挽留他的济南父老百姓,悄然踏上了赴任襄州知州的路程,怀着对济南恋恋不舍的心情,他写下了《离齐州后五首》,其中一首是这样写的: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西湖十顷秋。
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所谓的西湖即济南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七桥风月是指当时建在济南老城区内湖畔周围的7座桥梁,7桥的名称并没有被全部记载下来,可考知的是水西桥、芙蓉桥、湖西桥、北池桥、百花桥等。如今,七桥风月再现于明湖岸边,相信任何一位朋友亲临其境后,都会像曾巩那样从此对七桥风月魂牵梦萦,回味无穷。
关于七桥的诗
曾巩
寄齐州同官
西湖一曲舞霓裳,劝客花前白玉觞。谁对七桥今夜月,有情千里不相忘。
离齐州后
将家须向习池游,难放
西湖十顷秋。从此七桥风与月,梦魂长到木兰舟。
天下第一泉
风景大明湖新八景
七桥风月江南水乡飘玉带
过了明昌晨钟逶迤向东就是七桥风月,风月易解,而七桥说法不一,而今则是由鹊华、芙蓉、水西、湖西、北池、百花、秋柳七座景观桥构成的。
站在桥上眺望,湖水迂回曲折,迤逦伸展,水边蒲草、芦苇等湿地水生植物丛生,绿化带上灌木葱郁、鲜花姹紫嫣红,七座石桥横跨水上,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俨然进入了江南水乡。
七桥风月之一的鹊华桥始建于我国北宋时期,原本在济南大明湖南门与百花洲之间,那时名叫“百花桥”。但相传元初著名画家赵孟頫曾来此游玩,站在此桥上远眺鹊、华二山的景色,创作了一幅传世名作《鹊华秋色图》,最终改名为“鹊华桥”。
桥南首正对一座气势庄严的石牌坊,迎面刻着“鹊华烟雨”四字,背面则是“众泉汇涌”,据说是乾隆皇帝的御笔。扩建前,由此向北的路称南北历山街,新大明湖开放后,这里将是明湖新景的游览主线之一,暂命名为鹊华路。
明昌晨钟钟楼遗址显沧桑
明昌晨钟景区在老济南
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正南门的东边,景区内修建了钟楼广场,正对着广场的就是“鱼鸟沉浮亭”和司家码头。广场东边是钟楼遗址和新修建的仿古式建筑明湖居,钟楼遗址地面高度约6.38米,底部东西长约17米,南北长约17.56米,只是略加整治,没有重建。
与钟楼台基遗址相对的就是新建的明湖居,门前立着刘鹗和书童的雕像。雕像按照1:1的比例制作,据安装人员介绍,这组雕像做过很多修改,一开始是面向明湖居,现在则是背向,而且书童的背篓形状也从南方的竹篓改为北方的荆条篓,篓内物品也改为书籍。
由于明昌晨钟景区紧挨大明湖路,游客可乘坐多路公交车到达。
超然致远明湖美景收眼底
超然致远的主体建筑是超然楼,共七层,高51.8米,该楼是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大明湖超然致远景点的载体。据大明湖管理处工会主席任正介绍,重建后的超然楼,面积为5673平方米。大平台上共五层。其中一至四层作为展厅使用,将会以壁画、图片、文字等展示形式,体现济南泉文化、城市园林文化及老济南的民俗文化。五、六层为观光之用,可以乘电梯到达。
与超然楼相连的是博艺堂,原为遐园中的文物展览室,经战火后不复存在,经过这次修建,总面积达到了1250平方米。大明湖景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博艺堂将作为齐鲁精品展厅,免费展出齐鲁十七市的艺术精品。
稼轩悠韵历史形象再呈现
稼轩悠韵是由原来的辛弃疾纪念祠和遐园改建而来,在大明湖的西南边,如果从解放阁坐画舫出发可以直接到达。扩建后,景区新建、改建了机山楼等建筑,在纪念祠内安置了近3米高的辛弃疾雕像,他左手握剑、右手拿书,再现其忧国忧民、文武双全的历史形象,在雕像的后背上,还刻有辛弃疾的传世名篇。
在扩建后,稼轩祠不仅增加了面积,而且充实了文化内涵,新增了多媒体展示厅、稼轩词社、历代名人题赋书画展室、辛弃疾军旅生涯文化展、辛弃疾石刻故事等内容,展现了辛弃疾报效国家收复失地的豪迈情怀和人格魅力。
除此之外,稼轩园附近还有遐园、“奎虚书藏”和原山东省议会遗址等景点,游客可以一并游览。
秋柳含烟济南自古多名士
秋柳含烟景区位于七桥风月西北,从明昌晨钟可以远观,与历下亭隔水相望。扩建前,大明湖南岸的秋柳园景点只有寥寥几棵孤树,根本没有园林建筑,倍显孤独寂寞。秋柳园已经修葺一新,整个秋柳园是一处小型居室与轩、榭、连廊构成的园林庭式院落,建筑面积为705平方米。
园内主楼有两层,一层是清远堂,屋内正堂挂着王士祯的画像,两旁摆着与他有关的一些文物和试卷;二层则是秋柳诗社。园子里石桥、长廊曲径通幽,移步换景,柳枝横垂水面,桂花飘香迷人,处处诗情画意。秋柳园门口立着王士祯的雕像,再现了其青年才俊的形象。
垂花大门上悬挂着“秋柳园”大字匾额,左右楹联为清代钱名世送王士祯的一副对联:“尚书天北斗,司寇鲁东家”,据任正介绍,这是季羡林先生生前亲书的墨宝。四壁墙上也雕刻了十二块诗词书法,都是国内知名书法家亲笔题写的。
竹港清风习风拂面影婆娑
下超然楼,过北渚桥,可以看见一亭濒岸,翼然若飞,这就是著名的“一竿亭”。环亭茂林修竹,耸秀堆翠,竹篁碧绿沁人,林中石砌曲径蜿蜒。若夏日炎炎,烈日当空之时漫步其间,此时幽篁蔽日,绿荫婆娑,凉风吹拂,真正是“万竹深处坐,六月午时凉”,让人好不惬意自在。
据介绍,“竹港清风”在历史上就是“历城十六景”之一,早在明代就是济南著名园林和觞咏胜地,它是当时回归故里的赵世卿修建的。明万历年间,户部尚书赵世卿辞官回到济南,居于大明湖畔别墅“小淇园”中,文人雅士集聚于此,或浏览湖上风光,或抚琴博弈,吟诗作画,小淇园一时名扬历下。后来年久失修,此园废于清朝初年。这次明湖景区扩建,重新恢复了这一景观。
萦堤远水小桥流水步步景
过了秋柳含烟,继续往东,明湖新八景之一的萦堤远水就近在眼前了,湖水所萦绕的堤被称为曾堤。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了防御水患,曾主持修建了北水门,引湖水入小清河,并在沿湖修建
亭、
台、堤、桥,大明湖随之渐成景观。
据了解,
曾巩时代的
百花堤有亭、阁、水榭,几座石桥沟通东、西湖的湖水,杨柳垂岸,百花盛开。后来,大明湖淤积失修,百花堤逐渐荒芜,成了居民区。
此次大明湖扩建时,重新恢复了北宋时期曾巩修的百花堤,并命名为“曾堤”来纪念这位颇有作为的济南知府。曾堤上的南丰桥、竹韵桥、凝雪桥、百花桥由北向南依次排开。漫步于青石板铺成的曾堤上,一路小桥流水,绿荫匝地,一步一景,令人目不暇接。这一处处景观层次丰富,环境幽静,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萦堤远水”的景观图。
鸟啼绿荫黄昏归鸟撩波痕
站在北渚桥上,游客可以东望小东湖。随着新大明湖的建成,小东湖面积已经扩大一倍,并且与大明湖再次连为一体,其场景已是蔚为大观,湖面一扫以前死水塘景象,不仅面积大增,而且不时有鱼儿在水面泛起涟漪。
在小东湖内,小岛星罗棋布,离远看去绿荫苍苍,将湖面装点得更加漂亮。记者看到,每到黄昏来临,一些鸟儿已栖身于树林中,时而传来阵阵鸟鸣声,在微风吹拂下,湖面泛起层层涟漪,这和鸟鸣声正好相映成趣。正因为如此,这里才被称为新八景之一——鸟啼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