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鱥属于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丁鱥属,又名丁桂、须桂。体较高,侧扁,腹部圆,尾柄的高度比尾柄的长度略小;头较短,口小,端位,口角有一对很短的须;眼中等大,位于头侧正中轴之稍上方,眼间稍隆起,颊部窄;下咽齿1行,侧扁,齿冠比较膨大,稍倾斜,中央有一沟纹,顶端略呈钩状;鳞细小,排列非常紧密,侧线直,侧线鳞;尾鳍后缘几乎平切,或微凹;体色在水中时大多呈麦黄色,捕起后很快变灰黑色,腹部灰白,各鳍呈灰黑色。
形态特征
背鳍iii–8,臀鳍iii–7,胸鳍i–15-18,腹鳍i–8-9。侧线鳞背鳍前鳞53-58,围尾柄鳞52-62。下咽齿1行,5(4)-4(5)。第一鳃弓外侧鳃耙12-14。
脊椎骨4-35。体长为体高的3.0-3.3倍,为头长的3.2-4.0倍,为尾柄长的5.倍,为尾柄高的5.8-6,6倍。头长为吻长的3.0-3.6倍,为眼径的6.5-8.1倍,为眼间距的2.1-2.7倍,为尾柄长的1.倍,为尾柄高的1.5-2.0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1.2倍。
体高而稍侧扁,腹部无腹棱,尾柄宽短。头短,稍侧扁,头长小于体高。吻钝,吻长为眼径2倍余。口中大,端位,口裂稍斜,上下颌约等长,上颌骨末端伸达鼻孔前缘的下方。口角具1对短须,须长短于眼径。眼较小,侧上位,眼后缘至吻端的距离大于眼后头长或相等。眼间宽而稍突,眼间距为眼径的2.9-3.2倍。
鳃盖膜联于峡部峡部较宽。鳞细小,排列紧密。侧线较平直,约位于体侧中央,向后伸达
尾鳍基。
背鳍位于腹鳍基之后的上方,无硬刺,外缘圆突,起点约与腹鳍基末端相对,至尾鳍基的距离较至吻端为近。臀鳍位于背鳍的后下方,外缘圆突,起点至
腹鳍起点的距离较至尾鳍基为近。胸鳍短,末端圆,可伸达或不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之前,末端圆钝,成熟雄鱼第二根鳍条粗大。尾鳍后缘微凹。
鳃耙粗短,排列稀。下咽骨宽短,略呈弓形,后臂粗短,前臂较长。咽齿侧扁,较宽大,齿冠稍斜,中间有1凹沟。鳔2室,后室长于前室,末端钝。肠短,呈前后弯曲,肠长约等于或短于体长。腹膜灰黑色。体背侧青黑色,腹侧黄褐色,鳍均呈灰黑色。
丁鱥的性别可以通过腹鳍束鉴别,一般雌鱼的腹鳍为软鳍,末端稍尖,长度未到肛门,在生殖季节,雌鱼的腹部明显膨大,光滑而富有弹性。而正常雄鱼的腹鳍比雌鱼的要长,呈半圆形,达到甚至覆盖住了肛门。
物种区别
栖息环境
丁鱥为广温性的淡水、底栖鱼类,常见于以黏土和泥为基底、植物丰富的平静水域,少见于多石清澈的水域,而在快速流动的溪流里根本就不能发现其踪迹。耐低溶解氧,能容忍含氧量低的水甚至是鲤鱼不能生存的水域。在0℃~40℃水中均可存活,生长适温20℃~28℃最佳。pH值为7~10。通常栖息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特别是湖泊和河流下游。
生活习性
丁鱥不作远距离徊游。冬季会钻入淤泥内越冬,因此即使在冬季水位较低的环境中,也能顺利越冬。其它季节里喜欢生活在水草及水生植物茂盛的水层。属于夜行性鱼类,多半于晚间摄食,白天栖息在池底或隐藏在水生植物下面的阴凉处,通常情况下观察不到其游动及食。主要摄食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以及摇蚊类幼虫、软体动物、甲壳类等底栖动物,偶尔也食水底腐败的有机物质。夏季,丁鱥摄食强度增大,冬季进入休眠状态,极少摄食。
分布范围
丁鱥在欧洲广泛分布。据推测,丁鱥不是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原生物种,原本只有爱尔兰及北纬61°30′以北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亚得里亚海盆地东部和希腊西部和南部才有分布。亚洲也有分布,东至叶尼塞以西,北纬60°以南。被引进到南非、塔斯马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北美、智利和其他地方。在中国只见于新疆
额尔齐斯河和
乌伦古河流域。
繁殖方式
丁鱥为多次性产卵鱼类,产卵于浅水中的水生植物蕞中,绿色带黏性的卵依附在底部。多于夏季产卵,最多可达三十万颗。在一个生殖季节通常每条雌鱼可产卵3-4次,在水温适宜的条件下,甚至可以达到5-8次,两批产卵之间的间隔为15-22天。丁鱥产卵要求水温在18-29℃之间,在中国华中地区,产卵活动从每年的4月底开始可一直持续到9月份。大于1千克体重的雌鱼的相对怀卵量通常为200×103-400×103粒/千克,而体重低于0.5千克的雌丁鱥的相对怀卵量不会超过200×103粒/千克。
在野生状态下生长较慢,2龄鱼体重187克,3龄体重296克,在天然水域中,最大个体约7.5千克。人工养殖生长速度较快,当年可达50-80克,次年可达300-500克左右。在中国华中地区,丁鱥雄鱼1-2年性成熟,而雌鱼性成熟年龄为2-3年,依水温及养殖情况而异。繁殖期为5~7月份,产卵水温为20℃-26℃,分批产卵。怀卵量为30万粒以上,卵小,附于水草上,为沉性卵,有一定粘性。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 2008年——无危(LC)。
种群现状:由于过度捕捞和原始栖息地水利建设的影响,野生丁鱥资源量锐减。
致危因素:使得野生丁鱥数量下降的原因是水库中的涡轮机未建立保护措施,导致丁鱥进入机器,引起受伤、死亡;水库富营养导致大型水生植物减少,丁鱥食物缺乏;水资源的污染和水位的下降,使得水土流失和植物缺乏,丁鱥摄食、生长及繁殖受到威胁。
主要价值
丁鱥肉质鲜嫩,含蛋白量高,营养价值丰富,鱼皮还有着“食皮时已过,齿含残留香”的美誉,被视作淡水鱼中的珍品。还具有生长快,对环境适应范围广,对疾病的抵抗力强,易于驯养,养殖技术简单等优良特点,是一种具有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品种。
丁鱥富含具有软化血管、健脑益智、改善视力功效的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每100克总脂中约含有为6.11克;蛋白质含量高达80%,且含脂肪量低,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同时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约占其氨基酸总量一半以上,能够大量补充人体所需的必需氨基酸;决定鱼肉鲜美程度的鲜味氨基酸也含量丰富,可见丁桂鱼具有较高的营养利用价值和可食性。
此外,丁鱥共有绿、黄、蓝、白等多种表现色,色调由浅金色至红色不等,有些鳍上和胁腹部有红黑斑点,也具有较高的观赏、垂钓价值。
养殖技术
池塘养殖
主养丁鱥的池塘以水面3-5亩、水深1.5-1.8米为宜。池塘的水过深,不利于其生长;水源方便,要求无工农业、生活废水的污染;水质要清新,溶氧含量高。另外,最好配备一台自动投饵机和一台功率3千瓦的增氧机;淤泥深最好不要超过20厘米。丁鱥喜在泥层中掘食,过深的淤泥容易造成水质浑浊和丁鱥发病。
池塘条件:凡可养青、草、鲢、鳙、鲮、鲤的标准化鱼塘均可利用。
池塘面积3-5亩,也可有水草。每亩放养1000-1500尾丁鱥种(规格8-15厘米)。投喂含粗蛋白32-34%的配合饲料;施肥主养时,有机肥与无机肥可结合使用,无机肥可解决快速育虫的问题,而有机肥,能丰富浮游生物种类,提供稳定营养源,但要注意水质调节,适当加注新水。经8-10个月养殖,亩净产丁鱥可达500-1000千克。
在欧洲,丁鱥经常与
鲤鱼套养。湖北省国外名优鱼类基地进行了丁鱥与
太阳鱼混养试验,效果还比较理想。养殖过程中如发现
小瓜虫病、
寄生虫感染等可用1%NaCl溶液淋浴控制。
网箱养殖
养殖丁鱥的
网箱选用尺寸建议为:小者:2米×2米×1.5米,中者:4米×4米×4米,大者:8米×8米×5米。低产设计者(10-40千克/立方米)每立方米放养10-50尾,中产设计者(60-160千克/立方米)每立方米放养50-150尾,高产设计者(180-350千克/立方米)每立方米放养150-250尾。
养殖丁鱥饲料
粗蛋白质含量,鱼种阶段建议选用含粗蛋白38-44%的饲料,成鱼阶段选用含粗蛋白34-36%的饲料。日投饵次数主要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增减。水温低时,丁鱥吃食量少,消化吸收也慢,每天的投喂次数要少;反之,丁鱥的吃食量大,投喂次数也应多。冬季视天气情况可少量不定期投喂。13℃左右时根据鱼活动情况开始投食,一至二天投喂一次。水温15℃时,日投饵2次;20左右日投饵4次;25以上日投饵6次。日常投喂,每次都要一把一把地小量投喂,一把吃完再撒第二把。开始投喂时,要少投、慢投,当网箱中大部分丁鱥都上浮争食时,可大把多投些。当绝大部分鱼不再上浮抢食时,又应小把少投、慢投,使鱼吃到八成饱即可。
定期清除网箱上的清泥苔等附着物。检查网箱有无破损,防止跑鱼。高温季节箱内挂
漂白粉消毒。丁鱥在网箱中经10-13个月养殖,规格可达0.5-0.7千克。每立方米产鱼低产设计者约为5-35千克,中产设计者50-105千克,高产设计者120-175千克。
疾病防治
丁鱥鱼体表粘液丰富,为其抵抗疾病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由于其鳞片细小,也会发生一些常见的寄生虫感染。在浅的水体中和高pH值条件下,容易导致丁桂鱼鳃和皮肤的损伤,增加寄生虫的易感性。丁桂鱼病重在预防,合理的水质调控,定期的药物预防都是必需的,另外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外源病虫害的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