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桃花
林徽因创作现代诗
《一首桃花》是近现代新月派诗人林徽因于1931年创作的一首新诗。此诗以“桃花”开篇,描绘了自然景物桃花之美;而后引入“春”,将春与花融为一体,拟作一位顾盼生姿的曼妙女子。诗人用笔巧妙,拟美人态,未用浓词艳藻,仅以舒缓、轻柔的语调写尽桃花婀娜妩媚之态。全诗满浸着诗人浓烈的爱美之情,故读来如沐桃风,身心喜悦。
作品原文
一首桃花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创作背景
此诗于1931年5月写于香山。林徽因在香山养病的那段时光,接触最多的就是诗歌,读得最多的自然是徐志摩送她的诗集。每次徐志摩来看林徽因,都会带些诗集给她,雪莱、勃朗宁、拜伦……这些曾经充满了他们英伦时光的美丽诗句,此诗的灵感或即来源于此。后来林徽因在徐志摩和张歆海夫妇、张奚若夫妇到香山看望自己时,拿出来读给大家听。
文学赏析
“美”是一个极其难以言说的字眼,可以是复杂的、具体的,也可以是简单的、抽象的。 许多人读过林徽因的诗都会留下一个总体的印象——“美”。诗的语言美 ,诗的韵律美,诗形美,无论是哪方面起主要作用,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诗人林徽因拥有一颗唯美的诗心。因为爱美,恒久不变地追求美,所以在诗歌中体现出轻灵美的艺术特征。
看此诗题,“一首桃花”,非“一枝桃花”或“一树桃花”,更不是“一片桃花”“林桃花”;然而这“一首桃花”既是“一枝桃花”也是“一树桃花”,更是“一片桃花”、“一林桃花”。
诗人以“桃花”二字开篇,桃花是诗中描的对象,此二字仅在此出现一次,桃花却飘满诗篇。诗人引入“春”,将春与花融为一体,拟作美人态。让人仿佛看到一位曼妙女子在生姿的顾盼,她的吐息如一瓣瓣的桃花,她每一个玲珑的字眼,就像朵朵桃花那样娇艳。这轻悠之口吐出的每句话,就仿佛一树树嫣红的桃花。使人无法辨析此刻浮现于脑海的究竟是一位翩翩美人,还是灼灼桃花。此时,诗人又独设一个特写,“看——/那一颤动在微风里”是徐徐微风吹动了枝头的桃朵,是花仙子在翩翩起舞,而这一淡淡的颤动“在三月的薄唇边”留下“一瞥多情的痕迹”。
此诗意在描绘自然景物桃花之美,诗人用笔巧妙,拟美人态,未用浓词艳藻,仅以舒缓、轻柔的语调将桃花的花瓣、花朵、花丛作比,尽显桃花婀娜妩媚之态。行文中满浸着诗人浓烈的爱美之情,故读来如沐桃风,身心喜悦。而诗末又以“一瞥多情的痕迹”作结,桃花留下的痕迹,是春的痕迹,是桃美的痕迹,是一切美的痕迹。这痕迹并不深刻,只是“一瞥”,然而“多情”,故令人回味无穷。桃瓣纷飞,落英已去,桃香仍在;此景含情,非独花动,心亦动。一瓣,一朵,一枝,一树,一林,无论如何,那都是多情的痕迹。这美,是自然的花朵之美,景色之美,又是少女幻梦中的灿烂之美,鲜艳之美。这美,不是冰冷的、凄清的;是温暖的、轻柔的。这美,充满了情意与温暖。诗人是如此地热爱自然之美,而拥有唯美的诗心,从而在诗作中表现出轻灵美的艺术特征。
名家点评
近代诗人徐志摩《林徽因·不慌不忙的坚强》:“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总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这《一首桃花》与前人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同一种境界。”
河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刘思谦《林徽因:澄明的生命之灯》:“人都有爱美的天性,林徽因这个现代知识女性中知名的美人不会不对美怀有特殊的敏感和喜爱。她写到美的诗文是她自己对美的感觉和领悟,也就是从个体生命出发感受体验美,而且是从宇宙人生生命存在的层次上对美的感受体她验。诗作如《笑》、《一首桃花》、《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等写得玲珑精致具有古典的唯美的倾向。”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曾庆瑞《新编徐志摩年谱》:“林徽因的《情愿》、《深夜里听到乐声》、《一首桃花》,陈梦家的《燕子》、《太湖之夜》、《桥》,方令孺的《诗一首》,卞之琳的《噩梦》等,都写得新颖,大有各显神通,异彩纷呈的局面。”
作者简介
林徽因(1904—1955),原名徽音,福建闽侯人,建筑师、作家、新月派诗人之一。1904年出生于福建闽侯一个官僚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林长民早年留学日本,是新派人物。1916年入北京培华女子中学,1920年4月至9月随父林长民赴欧洲,1921年回国复人培华女中读书。1923年参加新月社活动。1927年毕业,获美术学士学位。1928年3月与梁思成在加拿大渥太华结婚,婚后去欧洲考察建筑,同年8月回国。1955年4月病逝于北京。林徽因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文和书信等作品,均属佳作,其中代表作为《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等。出版的诗集有《林徽因诗集》等。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29 14:14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