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叶子下生活》收录了刘亮程创作的36篇散文作品,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和方式观察着他所生活的家园,周遭的一切,包括虫子、鸟、蚂蚁、狗、树、阳光、风、土墙以及人,在他的笔下都是不一般的存在,他写他生活中的事物、身边的人、生活的状态。在“齐物论”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下,作者在散文中自觉体现了生态整体观,试图摆脱人类中心主义,赋予动物“生命主体”的伦理特性。
刘亮程在《一片叶子下生活》中有意地将动物作为动物本身来写,而不再被当作人类的“镜像”来叙述,并拉长了稍纵即逝的叙事时间,延长客体对主体的审美感知。在生态伦理观的烛照下,他笔下的“动物”在文本中肆意呈现着生命的原初状态,作者从而与乡间的动物构建了亲密的情感联系。如在《春天的步调》中,“我”耐心守候着一只甲壳虫的“临终时光”,感受“因为死了一只虫子而从此沉寂的这片土地”,“我”敬畏着每一个渺小的生命;《剩下的事情》中的动物形象最具有代表性。爬行的小虫、奔跑的野兔、滚粪球的蜣螂、搬干虫的蚂蚁,甚至被世俗视为害虫的老鼠都成为乡村野趣的一部分,它们以自己的原初状况在文本中尽显可爱和本真,不再被人类社会的伦理道德和审美标准随意判断生命价值。
该散文集中的“动物叙事”与以往单一化叙事视角不同的是,刘亮程在文本中多次采用人类与动物的双向融合视角,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构成了“看”与“被看”的互动视野。作者有意让不同的价值立场进行多维度对话,动物不仅仅作为现实世界的客观实体存在于牧歌乡村的背景中,还具有呈现人与动物内在世界复杂性和丰富性的特殊作用。《一片叶子下生活》中的动物毫无例外地走向了从人类身边消失的结局,这与传统小说中惯用的大团圆结局相反,意味着人类真实家园的幻灭与溃败,生态系统的毁坏与塌,也意味着灵性的丧失和精神的委顿,这种悲剧性也给动物叙事镀上了一层崇高、哀伤、庄严的生命美学。
庄子在《
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齐物”即指世间万物皆相同,无是非、美丑、善恶、贵贱之分。刘亮程的乡村哲学与道家的“齐物论”“万物等生”思想找到了契合点,他在文本中不但摒弃了人类作为“征服者”的书写模式,还将人与动物的“齐物”思想推进到对“人、土地、动物”三者之间伦理关系的梳理与思考中。刘亮程以土地与人的关系为参考,呼吁人应像土地一样思考,承担起对自然、对野生动物的责任。《与虫共眠》中“我”惬意地允许小虫在身上自由地爬行,“对这些小虫来说,我的身体是一片多么辽阔的田野,就像我此刻爬在大地的这个角落”,土地对人类的行为展现了无私的包容,而“我”也将这份包容反馈于大地上的每一个生灵。
刘亮程,生于1962年,新疆沙湾人,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主席。其作品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
一个人的村庄》《
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访谈随笔集《把地上的事往天上聊》等。2023年,刘亮程以《
本巴》荣获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