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是
刘亮程创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于2012年2月。
内容简介
《在新疆》是刘亮程继《一个人的村庄》后的散文结集,全书分为五辑,收入三十八篇散文。《在新疆》写的都是作者身边不起眼的人事和景物,但这些人、事、物却蕴含历史感和现实震撼力。可以说,《在新疆》是历史、现实与幻梦深度交融的结合体。
作品目录
作品鉴赏
和《一个人的村庄》一样,《在新疆》仍然只是刘亮程的新疆。但这次作家把笔触溢出了沙湾,人们能看到一个作家对现实的观察,并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关于城乡差别人们谈得已经够多了,刘亮程专心摹写大地的做法似乎也谈不上有多新鲜,但透过那些文字,可以嗅出,出身乡野的他,并没有因为到了城市,就对原有的一切漠不关心,他始终在关心,在为人们的处境担忧。可不是所谓对底层人物命运的书写,尽管看起来刘亮程写的也是那么一些不起眼的人。那些普通的买买提,他们活得如此朴实,又如此恣意。有着新疆大学法律系文凭的买买提,毕业三年都没找到工作,就做开了剃头生意,“只是为了不让自己闲下来”。(《生意》)他哪儿都没去过,守着一个理发摊,却知道城里的许多事。“人得有件事情在手上,大事小事都行。没钱花穷一点可以过去,没肉吃啃干馕嘛,没事情做这一天可咋过去。”这就是他的哲学,可不是他一个人这么想,刘亮程逛万人巴扎,集市上所见到的一切都是证明,他们似乎总能找到打发时间的东西。而时间,应该是进入刘亮程散文世界的一道门帘。在《牙子》中他写文物贩子:“能看懂老,就是看懂时间了。”“在文物贩子托乎提眼里,这个地方的生活,一直就没变过。生活本身是一个更大的文物,那些被老城人过了千百年没有变化的生活,没人来收藏,这样的文物变不成钱,但更有价值。”“时间在这里不走了,好多老东西都在,或者说许多东西老在了这里,那些几千年的老东西,都能在龟兹桥头等到。等待本身也是古老的,这里的人,一直在过着一种叫等待的生活。”等待,应该就是当地人的一种普遍表情吧。因了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们的生活过得实在是捉襟见肘。但就是在这种随处可见的困境中,作家仍然发现了哲学:人们把日子过成了一种坚忍。那个守护在克孜尕哈千佛洞的阿木提,不光得给自己找水喝,还得给洞口的两棵榆树浇水,而这两棵榆树是之前的守护者留下的。“我们养活了它十几年,就跟我们的家人一样了。”(《一口枯井和两棵榆树》)
刘亮程似乎总能在常见的事物中抖出令人震撼的现实。还有什么比学会过日子更重要?还有什么比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更激动人心?事情也似乎真像他声称的那样,因为对这片土地过于熟悉,“几乎没有办法说出它”。(《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但他还是以一种近乎写意的笔触皴染出来了。正是在他娓娓道来的叙述中,人们认识了新疆,那些点点滴滴的画面不能说有多接近真实,至少有印象了。《树的命运》的结尾有句话:“我原想把它买下来。可是,我在乌鲁木齐没有一块私有地方能放得下它。这样的巨大东西,应该只属于辽阔大地。”如果引申联想一下,《在新疆》这本集子里的文字,也是大地的产物。他写地里的一株青玉米,写老魏家的三十多只羊,写在别人收过的地里捡东西的孤老头,写库车城,写最后的铁匠,写那些小本生意人,还有尘土、黑狗、龟兹驴、大杨树、托包克游戏,写充满木头气味的阿格村夜晚,写两个古币商、偷东西的贼,也写夏尔希里的草、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甚至是沙湾县的一百六十五条沟。他看起来是写玉米写羊,但因了他捕捉的意象、看取的角度,原本寻常的东西就显得特别了,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人的相处、人在历史中的命运、“无边无际的冥想”,就这么被定格了。如果仅仅作原生态的概括,那就处理得太简单,也太粗糙了。在《向梦学习》中,刘亮程曾提及他的梦,“文字的意味向虚幻、恍惚和不可捉摸的真实飘移”,他说他时而入梦,时而醒来说梦。那种让人恍惚的感觉显然是作家故意营造的一种氛围,他把新疆大地上的事物抹上了一层水汽。然而梦境只是作家涂抹的一种幻象,终究得醒过来积极生活。在经受了现实的种种失落之后,偶尔翻读刘亮程的还乡之书,似乎也能在那块人为加工过的土地上,找到疲惫生活之余的英雄梦想,做梦疗伤。
作品影响
荣誉表彰
《在新疆》曾获得“2012年度华语散文奖”。
2014年8月11日,《在新疆》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散文杂文奖。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刘亮程,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主席。著有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有多篇文章收入全国中学、大学语文课本。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现住新疆木垒,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及木垒书院,任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