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店》是南海影业公司、上海天马影业公司、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联合摄制,
古榕自编自导,
陈宝国、
徐松子领衔主演的剧情电影,于1990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一个年轻的电影女编导踏着祖先们的足迹回到故乡,寻根访祖,在碑牌残存的祖坟前,她从守墓老人田顺那里听到了发生在几十年前的故事:
杨明全掌柜为他新盘下的德聚全烤鸭店请来风水先生,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块风水宝地,只要把德聚全的旧字号倒一个字儿,叫“全聚德”,必能兴盛发达。于是,北京城就有了全聚德。但杨掌柜却与德聚全的少东家华英奎结下了冤仇。
当时遍布京城的烤鸭店都是焖炉烤鸭。杨明全为独创牌号,不惜重金聘来清宫名厨孙铁杆和吴一勺。孙铁杆把清宫的鸭与烤乳猪的方法合为一体,创出香脆无比的挂炉烤鸭,一时名声传开,全聚德的买卖红火起来,但这却得罪了焖炉烤鸭师傅郑大炮。尽管杨掌柜让郑当二掌柜,但他仍耿耿于怀。堂头张八善言能干,为全聚德迎来许多富贵常客。然而,郑大炮与伙计冯贵向孙铁杆、吴一勺不断挑起争端,并挑起张八与孙、吴的矛盾。就在店内一场内乱时,华英奎乘机串通恶少季公子大闹店堂,致使店铺损失惨重。杨明全忍无可忍,辞退郑大炮和冯贵。
杨掌柜生意场上十分艰辛,情感上也很痛苦。他的相好玉环嫂靠纳鞋底来养活残废的丈夫,不能嫁给他。伙计田顺深深同情玉环嫂的遭遇,时常接济她。玉环嫂也十分喜欢这个小伙计,但田顺十分痛恨杨明全,因为要不是杨明全在一个风雪之夜逼二妞去倒水缸,二妞是不会摔死的。善良的玉环嫂为替杨明全了却二妞之死的人情重债,痛苦地应允与田顺同居。玉环嫂的丈夫不堪忍受这种生活,自尽身亡。这时玉环嫂又怀上了不知是谁的孩子。这使田顺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也使杨明全怒火中烧,要废掉田顺。算命先生要他娶亲冲灾,他逼着玉环嫂嫁他为妻。身披重孝、怀抱婴儿的玉环嫂又做了新娘。
新婚之夜,黄警长突然带着华英奎、季公子等人押着郑大炮、冯贵闯进喜宴,声称郑大炮、冯贵与全聚德的伙计窝藏大烟,于是,一场悲剧爆发了:可怜的玉环嫂在乱枪中被打死,全聚德被一场大火吞没。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最初,南海影业决定把话剧《
天下第一楼》改编成电视剧,由古榕进行改编。电视剧进行了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但是就在准备开机时,却因为种种原因停拍了。古榕不甘心,想把剧本改拍成电影,然而话剧作者何冀平已经把电影的改编权交给银都机构。尽管如此,古榕还是大着胆子向南海影业的总经理陈光忠提出由自己重新编写剧本,另起炉灶。陈光忠不但支持他的想法,而且同意影片由古榕独立执导。
在创作中,为了区别于《天下第一楼》,古榕从三方面着手:一是用写实性手法直接写全聚德(《天下第一楼》虚构了一个烤鸭店的名字),二是写全聚德烤鸭店的创业者(《天下第一楼》写的是老掌柜之后第二代改革者),三是采用好莱坞式故事片模式——两男一女的叙事格局(《天下第一楼》主要围绕两个男人)。
影片基调
古榕学生时代在南方生活,绍兴的黑白灰建筑给他留下深刻印象,而他个人爱好黑白摄影,从事影视创作后,他就希望有一天能去绍兴拍一部黑白灰为基调的彩色片。在为《老店》选外景时,他发现老北京的建筑色调及北京的天空颜色也是以黑白灰为基调。于是,他认定影片的色彩基调就是凝重压抑的黑白灰。另外,他又从民国初年的历史照片的旧黄色调中受到启发,确定影片采用带有微微棕黄色的黑白灰。他要求各创作部门,特别是摄影、服装、道具、置景在色彩上都要以生活为基础,尽量靠近凝重压抑的黑白灰基调,即使是婚礼的红色、郊外的绿色也要往深重暗的色调上靠,并用黑白颜色的服装、道具去冲淡彩色效果,各种色彩的浓淡及比例都要统一在这一基调中。例如在郊外学车一场戏,洋小姐的服装就设计成黑白两色。
影片评价
该片是一部具有浓郁民族文化色彩的现实主义力作,对民族文化、民族性格、民族精神进行了执着的探寻和反思。在影片所展示的祖辈们辉煌的美食文化的创造与可悲的自相残杀中,可真切的看到“下九流”“五子行”们在中国文化创造史上的地位与作用,领略到他们所承受的苦难、辛酸和对命运的不屈的抗争。(《电影评介》评)
该片运用现实主义手法,老老实实地讲了一段人生的故事,片中人物的悲剧命运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历史的、民族的、人类的,因而影片具有了现实主义的深刻内涵。该片具有独特的风格,师传、借鉴于传统戏剧风范,并使之与现代艺术的精神相融合。影片的京味意蕴深远,令人品味无穷。在人物塑造上,玉环嫂的形象较杨明全更丰满、更厚实。杨明全这个人物悲剧感不足。(导演、编剧
黄宗江评)
该片达到了一种不同凡俗的境界,它所要表达的主题很丰富,但又似乎给人一种说不出的感觉。该片好就好在它的主题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影片吸收了小说、散文的笔法,散漫、自由,没有明显的电影段落,但散漫之处又是可以串联起来,不是无形、无骨,人生的悲凉感是整个影片的骨架。(作家
汪曾祺评)
该片为京味电影的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经验,用高雅的品位去体现俗文化是这部影片的精髓。导演的手笔大气且沉得住气,影片非常坐得住劲。该片的调子讲究,总体把握协调,黑、白、灰暗调与一些明调自然融合,把悲剧气氛衬托得十足,给人非常强烈的感受。(作家
苏叔阳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