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辞是莆仙戏戏名,福建省
莆田、仙游地域文化的积淀与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历史土壤之中,又极受现代观众的欢迎与喜爱。对当地的民俗、语言、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著称。剧目古老,现有传统
保留剧目50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古老剧目。刘念兹先生在《南戏新证》中载称:“仅就上述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简介
莆仙戏是福建省莆田、仙游地域文化的积淀与结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扎根于历史土壤之中,又极受现代观众的欢迎与喜爱。对当地的民俗、语言、民族心理、民族习惯、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具有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素以“宋元南戏活化石”和“南戏遗响”著称。剧目古老,现有传统
保留剧目5000多个,其中相当一部分为古老剧目。刘念兹先生在《南戏新证》中载称:“仅就上述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莆仙戏对于我国剧坛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提供极具历史价值的戏剧艺术瑰宝,而且在戏剧艺术创新上,也立下新功。
新中国成立后,莆仙戏艺术进一步发扬光大,广大艺人青春焕发,演出活动活跃,艺术创作繁荣,成果十分显著。改革开放三十年,莆仙戏更是经历了八十年代的辉煌时期,剧作家、艺术家们创作出大量的优秀剧目,有新编古代戏剧目,也有改编传统戏剧目和新编现代戏剧目,特别是新编历史剧剧目,在福建独树一帜,被有关专家称为闽派戏剧。共有三十几个剧目在省级以上会演中获得好奖,其中《状元与乞丐》、《新亭泪》、《秋风辞》、《鸭子丑小传》、《江上行》分别荣获国家级最高奖,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一定高度,尤其表演艺术令观众与专家“叹为观止”。为古老的莆仙戏树立了一座丰碑。
莆仙戏先后6度进京献演。一路上受到了专家和观众的喜爱和高度评价。名震京沪、杭,风靡海内外。据不完全统计,全国600多个剧团移植上演莆仙戏《春草闯堂》,300多个剧团移植排演《状元与乞丐》,不少剧团带《春》剧赴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演出;莆仙戏不少优秀剧目被拍成影视作品,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团圆之后》、《秋风辞》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悲剧,《春草闯堂》被列入中国当代十大喜剧。
所获荣誉
1985年,莆仙戏一团的《秋风辞》(周长赋执笔),鲤声剧团的《鸭子丑小传》(
郑怀兴执笔),参加省十六届戏剧调演,双双获剧本一等奖、导演奖,分别获舞美设计奖、优秀演员奖、音乐奖及演员奖等。
1986年,莆仙戏一团的《秋风辞》(周长赋执笔)参加第二进制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舞美设计一等奖、集体演出二等奖、导演三等奖、主演二等奖、配演二等奖及二人群众角色奖。同年,莆仙戏《秋风辞》(
郑怀兴执笔)和《鸭子丑小传》(郑怀兴执笔)荣获第二届全国优秀剧本奖。
介绍
1985年5月下旬,当时担任莆田县文化局副局长的周长赋(长福)创作的
新编历史剧《秋风辞》,由原莆田县莆仙戏一团(下称“一团”)排演,参加福建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7月中旬,由中央文化部组成的华东片选戏观摩团一行12人,来莆审看《秋》剧等,选进京会演剧目。后来经过华东片观摩团评选,《秋》剧当选入围,报送全国综合参选。10月16日,中央文化部调演大会正文件通知,莆仙戏《秋》剧上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大奖赛大会”演出。这是莆仙戏
四度上京献演,但是,前三度上京献的都是传统剧目改编成功的精品,这一次却是莆仙戏第一个新编历史剧应调上京献演,也是莆仙戏第一次在首都参加“全国戏曲大奖赛”。大奖赛的结果,莆仙戏又获得了巨大胜利。之后,这位才华横溢的莆仙戏青年剧作家,不断努力求索,奋进,几部力作精品又连续获几个代表我国最高水平 的戏剧大奖。当年一团《秋》剧上京参加“大奖赛”凯旋回闽之时,随同晋京的《福建日报》记者张玉钟发表了以《秋》剧一出动京城为主题的综合报导。莆仙戏《秋风辞》
许多专家认为,该剧选材好,开掘深,是一出揭露封建专制主义的黑暗和血腥统治的大悲剧,有气势,有宏观壮阔,惊心动魄,具有阳刚之美,有较大历史跨度,给人经丰富的联想有深刻的哲理启示,其原因在于剧作者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史观去认识和研究历史塑造出一系列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 《秋风辞》在京演出期间,也得到新闻界的有力支持,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大报纸、电台的记者接踵前来采访,《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戏剧电影报》、《中国文化报》等都为该剧发表了评论,新闻,剧照等。 当文化部决定 选 派《秋风辞》进中南海怀仁堂 ,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的消息 传来后,剧组全体同志都激动万分,这是第一轮演出的六台戏中唯一被选进怀仁堂 汇报演出 的,大家为能得到这一崇高的荣誉而欣喜若狂。
剧情点滴
新安县令
李寿是
新编历史剧《秋风辞》一剧中的主人公,这个有胆魄才识的的年轻官吏,在汉武帝因“
巫蛊之祸”造成骨肉相残的血腥岁月里,从冒杀身之祸掩护太子的义士,一变而为愿以太子头颅换取万户候的刽子手。他的堕落和蜕变,有个人贪欲的原因,而汉武帝的专横,却成为原来处于潜藏状态的自私意识的催化剂,制造了疯狂的时代人类正常自卫意识的恶性裂变。在这个戏里,汉武帝不是一个简单的“专制”化身,作为皇帝和父亲,既有统治权威的意志,又有普通的爱子之情,而在前者战且后者的过程中,他性格中坚毅和残忍两种力量同时呈现出来。要求统一和防止分裂,在汉初是符合历史要求的,但这种要求又是在专制横暴与反人性的骨肉相残中实现的。《秋风辞》体现着新的历史观和它所反映的历史生活的广度、深度和真实性,是同类题材的传统老戏所不能比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