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丛书。巴金主编,从1935年底至1949年初,陆续出版10集,每集16种,包括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和评论,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
巴金任
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后,即着手编辑出版《文学丛刊》,曾得到
鲁迅、茅盾的支持,先后编入
鲁迅的《故事新编》、《夜记》,茅盾的《路》、《印象·感想·回忆》。
王统照的诗歌集《江南曲》,
郑振铎的文艺论著《短剑集》也收入这套丛书。但这套丛书以编选出版30年代以来青年作家的
作品为主,其中不少是他们的处女作或成名作。在这套丛书中出版的当时青年作家的创作,有
曹禺的《雷雨》、《日出》,
张骏祥(袁俊)的《小城故事》等剧作;有
卞之琳的《鱼目集》、
臧克家的《运河》、
艾青的《北方》、
陈敬容的《盈盈集》等诗集;有
艾芜的《南行记》、
萧军的《羊》、芦焚(
师陀)的《谷》、荒煤的《忧郁的歌》、罗淑的《生人妻》、
刘白羽的《草原上》、汪曾琪的《邂逅集》等短篇小说集;有
何其芳的《画梦录》、
丽尼的《黄昏之献》、悄吟(萧红)的《商市街》、吴伯箫的《羽书》、唐弢的《落帆集》等散文创作。《文学丛刊》也收有巴金的短篇小说集《神·鬼·人》、《发的故事》等,散文集《忆》、《龙·虎·狗》等。每集所收以短篇小说集和散文集居多。除创作外,还收有
刘西渭(李健吾)的评论集《咀华集》、《咀华二集》等。这套丛书所收作家既有左翼作家,也有进步作家,所选作品艺术上具有各自的
风格特点,从中可以看到这一时期文学的风貌,同时它也体现了编者团结作家,繁荣文学创作的编辑原则。 巴金在
编辑工作中,发现并扶植了一些当时无名而有才华的青年作者,通过他的热情关怀和帮助,使不少青年作者更坚定地走上了文学道路。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
上海成为“孤岛”期间,作家
陆蠡(
陆圣泉)曾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辑工作,协助巴金编刊《文学丛刊》。后陆蠡遭日伪杀害,出版社的业务一度停顿。1946年巴金又继续主持文化生活出版社的编务。除编辑《文学丛刊》外,同时或稍后还主编过《文化生活丛刊》、《译文丛书》(初为黄源主编)、《文学小丛刊》和《现代长篇小说丛书》等丛书。
《文学丛刊》坚持10余年,共编选
出版了80多位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160种作品,是出版时间持续最久,内容最为广泛、丰富,作品的思想艺术水平较高的一套丛书。这套丛书重版多次,是现代文学史上影响最大的一套丛书,对现代文学的发展繁荣作出了贡献。1981年4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
《文学丛刊》选刊10种。
《丛刊》其封面刊名为林思进所题,其后还有刘咸炘所题刊名。该刊正文部分栏目明晰,所刊内容包括原创作品、文学理论、翻译作品等。刊中作品比较注重古典文学,载有大量研究古典文学的文章及古典诗文。其中,不少作品还以成都为刻画对象,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如马煊的《成都杂诗二十首》,用典雅的辞藻勾勒了成都民众的日常;刘敖明《发成都夜宿伏龙观闻雨晨起作》以大气磅礴的笔触,借助伏龙观这一历史遗迹,抒发了内心的雄壮情怀。《文学丛刊》所载作品也多重视对于社会现实的批判,典型如璧辉的《十七年春由省赴绵拟从戎临行赠友》,该文写道:“现在中国,是什么人的世界。一是兵的,一是匪的。占据地池,皇皇布告要钱的便是兵;杀人放火,黑夜拉肥磕钱的便是匪,他们呀!都有自卫的能力,杀人的武器:享受生活的权利!其余的生命,如万马驰道中之蚁,不知何时触他们的铁蹄……”点出了兵匪当道的世道,无辜民众的生命随时可能被践踏,而正直仗义的青年学生却被兵匪视为眼中钉,纯洁善良的学生因为眼里容不下沙子而惨遭迫害,道出了社会的黑暗。最后,刊中还会刊登成都大学文学系的重要文件,如《中国文学系学制改良意见书》《上校长书》等。
《文学丛刊》是一份成都大学师生所办的文学刊物,理论创作兼备,是研究成都大学师生思想状况的珍贵资料。刊中文学作品,地域特色鲜明,故而也是研究成都地域文学的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