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剧《小刀会》是
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
民族舞剧,1959年首演。全剧以“
起义”“胜利”“抗议”“夜袭”“求援”“突围”“前进”等场次展现了“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风貌。
舞剧简介
舞剧《小刀会》是
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全剧以“起义”“胜利”“抗议”“夜袭”“求援”“突围”“前进”等场次展现了“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风貌。
1959年首演,1960年在全国巡回演出,由
张拓、
白水、李仲林、舒巧、李群合作编导,
商易作曲,舒巧饰周秀英、陈健民饰刘丽川、叶英章饰潘启祥、李仲林饰清朝道台吴健彰。
毛泽东、周恩来等都观看了演出并赞扬其“
反帝反封建精神”。
上海天马电影厂与剧院合作拍摄了彩色舞剧艺术片《小刀会》。
文革中《小刀会》停演。1977年重新公演。
1994年12月6日获中国文联、
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舞协等组织发起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经典作品”之称。
舞剧着重表现小刀会反抗外国侵略势力和
封建主义的革命精神,歌颂了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前仆后继的英雄气概。剧作以中国传统舞蹈为基础,吸收了民间舞蹈、武术技巧等因素,在舞剧形式上有所创新。该剧曾在朝鲜和东欧一些国家演出,获得好评。
该剧中的《弓舞》,曾荣获第七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友谊联欢节舞蹈比赛金质奖章。
剧情介绍
1853年秋,黄浦江畔,上海,帝国主义与清廷官员勾结,强运鸦片,勒逼钱粮。愤怒的群众在小刀会领袖刘丽川、潘启祥、周秀英的率领下,准备起义。此时,潘启祥因怒打美帝恶奴晏玛泰而被捕。于是武装起义爆发了。
潘启祥被清廷判处死刑。
小刀会起义军乔装改扮劫了法场,并活捉上海道台吴健彰,占领上海城。但在群情欢腾时,吴健彰乘隙逃跑。
吴健彰在伪装神甫晏玛泰的庇护下,潜入英领事馆,竟以丧权辱国为条件乞求帝国主义合力扑灭小刀会。刘丽川闻讯赶来,强烈抗议,要追回逃犯吴健彰;愤怒抗议的群众,使英领事馆震惊并百般狡赖,刘丽川拂袖而去,准备战斗。
中外反动派围困上海城数月。群众避过敌人岗哨,送粮进城接济义军,不幸被清兵抢劫。潘启祥、周秀英夜袭敌营,救出了受难的百姓,夺回了粮食。
围困形势更加严重。小刀会英雄们忍饥苦斗,同仇敌忾。刘丽川决定派潘启祥送书至太平天国,请兵解围。
十七个月后,敌人攻城愈烈。城内军民毫不畏怯,照常欢度除夕。周秀英带领小刀会操练之后,朦胧睡去。她梦见潘启祥请来救兵,喜出望外……轰城的炮声,惊破了梦景。晏玛泰突然前来,进行威胁、利诱。起义军在群众支持下,奋力突围……
小刀会奋战一夜,伤亡甚众。刘丽川亲刃吴健彰后,不幸被洋枪所伤;周秀英剑劈晏玛泰,杀退敌兵,高举义旗迎着朝阳继续前进。
主创人员
主要演员
演出历史
1960年1月11日晚,在上海艺术剧场为参加中共八届八中全会代表举行专场演出。出席观看的有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及全体中央委员。
演出结束后,周总理上台向演员表示祝贺并合影。
1960年1月12日晚,周总理召见院长
许平,传达中央领导对《小刀会》的肯定意见。毛主席说:“《小刀会》很鲜明、很通俗,群众易接受,很好。”周总理正式邀请《小刀会》到北京演出。当晚,许平见到了毛主席,请毛主席提意见。毛主席说:“这个戏很好嘛,是反帝反封建的。”
芭蕾舞剧《小刀会》是中国的历史题材用芭蕾形式来表达,这是创造。“其中的《弓舞》没有女的站在男的身上那些芭蕾动作”,也是符合国情的。他特别强调在发掘传统文化时,可以溶化外国好的东西,但主要是挖掘本民族的东西为主。他说:“我是主张先把本民族的东西搞通”,在挖掘过程中“把古代的、外国的东西溶化在创作里,应该注意时代背景。”
1960年5月18日,《小刀会》剧组赴北京公演。期间还为文艺界、中宣部、外交部、文化部领导、阿尔巴尼亚党政代表团、各国驻华使馆外交官等举行了专场演出。
1960年6月5日,周恩来、
陈毅、
习仲勋等中央领导同志在
中南海紫光阁接见剧组全体演员,并设宴款待。
接着《小刀会》赴天津、沈阳、大连、鞍山、长春等地巡回演出,受到各界的热情欢迎。
1960年11月—1961年8月,上海天马电影厂与剧院合作拍摄了彩色
舞剧艺术片《小刀会》。
1960年12月,应安徽、广东、北京、江苏、浙江等八省市要求,《小刀会》以白水为首组织了辅导学习班,辅导歌舞团学习。1961年1月在沪举行了联合汇报演出。1963年9月17日—10月17日,《小刀会》赴
朝鲜演出。9月24日,
金日成、
崔庸健、金一等朝鲜党政领导人在刘少奇、
叶剑英为首的中国党政代表团陪同下观看了演出。演出结束后他们上台与全体同志合影。此次出访共演出十二场,观众达十万人次。
1977年1月13日,《小刀会》在上海恢复公演。
1977年3月22—30日,应全国各地来信来电要求,该院第二次举办全国性的《小刀会》辅导学习班。参加学习班的有十九个省市的三十六个单位,达五百多人次。
1994年12月6日,在由
中国文联、
中央电视台、
中国舞协等五个单位组织发起的中华民族二十世纪舞蹈经典评比活动中,《小刀会》荣获“经典作品”之称。
作品内容
《小刀会》是
上海歌剧舞剧院1956年建院后上演的第一部大型民族舞剧,全剧以“起义”“胜利”“抗议”“夜袭”“求援”“突围”“前进”等场次展现了“小刀会”起义的历史风貌。
创作背景
《小刀会》是上海在建国十周年所创作的舞剧精品,叙述了清代咸丰三年(
1853年),上海小刀会首领
刘丽川和
陈阿林等人,将点春堂作为起义指挥部“揭干而起”,失败后突围出城,清兵涌入城内烧杀抢掠,
豫园遭到破坏的故事。这本是真实的上海历史写照(有豫园
点春堂址为证),也是艺术作品印证了上海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对鸦片毒害的真实史料。
作品赏析
作曲家商易所创造蜚声海内外的《小刀会》经典乐章,奠定了经典民族舞剧的音乐灵魂。他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民族音乐,具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功力,使得《小刀会》中的舞蹈和音乐得到升华。当年,他使用那大、小唢呐吹奏号召性的主题(甚至被公认为无法用小号、铜管的音色所能替代),那不朽的威武悲壮音响,至今印入人们脑海。民族舞剧运用民乐伴奏,既体现了中国民族舞剧的艺术创新,又更好地歌颂了不屈不挠的
中华民族精神。难怪这舞剧音乐为几十部电影所争相录用,序曲更是成了举世瞩目的民乐合奏经典之作……。舞蹈在众多的编创人员、舞蹈家的努力创造下,全剧结构谨严,主人公的舞蹈语汇刚毅优美、大气凛然,鞭挞洋鬼子和其追随者们的动作搞笑又是那样地逼真得体,《弓舞》《花香鼓舞》《洋刀午》等精彩片断,更是让人们记忆犹新,至今久久而不能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