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下面
1984年白沉执导的爱情电影
《大桥下面》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白沉执导,白沉、凌奇伟郑炳辉编剧,龚雪张铁林主演的爱情电影,该片于1984年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早春的苏州河畔,个体裁缝秦楠因为没有合适的地方设摊而发愁,热心助人的高志华请她把摊子摆在自己的自行车摊旁。当高志华知道秦楠和自己一样,也是插队多年才返回上海,更是对她加倍关心。高志华的母亲一直在为儿子的婚事着急,见到秦楠以后,十分喜欢这个娴淑、文静的姑娘,满心希望她能成为自己的儿媳妇。
秦楠在帮助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孩的过程中,从她身上受到启迪:一个人不怕摔跤,只要有勇气站起来,就会活得更好。她感到再不能像以前那样生活下去了,便毅然从乡下把儿子冬冬接了出来。一时间流言四起,高家母子也爆发了矛盾。母亲怎么也无法接受这个严酷的现实。高志华虽然感到意外,但他这时才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秦楠。他决心冲破封建思想的羁绊,帮助秦楠走向新生活。高志华的真诚终于感动了秦楠,她向高志华倾诉了自己坎坷的遭遇。原来,秦楠的父亲在十年浩劫中被关进牛棚,秦楠到淮北插队。在他们的知青集体户里,有一个和她同属黑七类子女的男同学孟彬,共同的命运使他们走到一起。秦楠怀孕三个月时,孟彬因父亲在加拿大而办了移民手续,一去不回。秦楠只得把户口迁到苏州舅舅家里,生下了孩子。秦楠向高志华开启了感情的闸门。在灿烂的阳光里,他们彻底摆脱了昔日的阴影,走向了新的生活。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自从粉碎“四人帮”以后,白沉深感青年一代在动乱中受到摧残。同时,有人认为十年动乱给青年人心灵上、思想上带来不少消极因素,说当时青年是“没有希望的一代”,而白沉坚决反对这种看法。上海三官塘大桥离白家很近,他每天上班路上必经过那座桥堍下面的老住宅区,那里有很多插队回城的待业青年和个体户,他与那些青年熟识后,发现他们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所以,他认为中国青年是大有作为、大有希望的,所以,他主持创作了《大桥下面》,希望用作品鼓励青年们战胜困难,创造美好的未来。
创作理念
白沉希望影片能展示生活中的普通人,所以他决定采取朴实的导演手法,向摄制组提出了总的创作原则:“用朴朴实实手法,讲一个实实在在的故事”,又提出三个“不露痕迹”:导演不露痕迹,摄影不露痕迹,表演不露痕迹。为了做到这一点,他要求摄制组的创作人员把三官塘桥下作为创作基地,深入下去了解访问,搜集形象素材。为了实现银幕上的真实感,白沉要求摄影上追求朴实无华的美,内景要把摄影棚的痕迹全消除掉,与实景融为一体,不能摆镜位的地方绝对不摆,即使是在可以拆除布景片的内景,也要当它是实景来拍,避免由于摄影镜位造成的虚假。服装色调方面也要求朴素、戒浮华。
曾有人建议白沉在片中安排一些留长发、穿喇叭裤花衬衫的男女青年来表现时代感,他没有采纳。他认为,生活既丰富又复杂,如何去伪存真,是个电影美学问题,所以,在素材的取舍上,他坚决摒弃非生活本质的、光怪陆离的、消极的东西,因为那些并不能表现时代感,也不美。
角色塑造
龚雪刚读完剧本后并不喜欢秦楠这个角色,对秦楠未婚生子的行为和个体户的身份很排斥,甚至产生了说服导演白沉取消“秦楠有私生子”情节的想法,但没说出口。她改编了几小节戏,试图让这个不“体面”的情节“合法”化,但没有得到导演支持。白沉导演看出龚雪对角色的抵触心理,便和她详谈剧本和人物的内涵,帮助龚雪理解了影片的主题。同时,为了找当个体户的感觉,龚雪曾多次去连云、五原路一带的缝纫摊观察青年摊主的言谈举动,逐渐了解了他们工作生活的艰苦以及受到的歧视。这使她加深了对秦楠一角的理解,扭转了对秦楠的看法。
影片评价
该片以朴实的风格为基调,在编、导、演三方面,在摄影、剪辑、音响、色彩等电影手段的统一调动与运用上,在主题的开掘、环境与氛围的创造、人物性格与精神面貌的深入刻划上,均显示出导演熟练的技巧、扎实的修养和深厚的功力。特别是注意讲求艺术上的分寸感,表演的内部动作和外部动作均见好就收,不使戏做得太满太露,留有余韵,手法既简洁含蓄,又俭省经济,剪辑与镜头组接上也极为干净利落。整部片子,表演、美工、摄影、音响各部门格调统一,内容与形式浑然一体,极为和谐。
不足之处是,在对肖建、高英华、肖云等外部人物的处理上,没有让他们化成男女主人公生活的现实环境的有机部分,而是成了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道具、“传声筒”。编导的艺术意图表现得过于强烈和人为化。不是将生活的各个部分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经过恰当艺术处理完整地搬上银幕,而是在设置了主要人物与故事后,再不断为了剧情的需要添加次要情节与人物,造成了艺术结构的破裂、部分的游离,给人以不完整感,使得这件本来很过多善的艺术品,有的地方看起来不免有些碍眼。(中南大学教授钟友循评)
大众评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6 01:05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