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
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印发的文件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部署,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并印发了《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这是沪苏浙两省一市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
历史沿革
2018年11月28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管理局总规处处长熊健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表示,当前正会同江浙两省规划主管部门以及周边各市相关政府编制《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将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把握住各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机遇,从区域层面构建开放协调的空间格局。尤为重要的是要发挥该空间协同规划的引领作用,对区域内各城市总体规划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从而加强在功能、交通、环境、设施方面的衔接,促进区域空间协同和一体化发展。
2022年9月,《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公开发布。
内容概要
《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陆域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7万平方公里。上海大都市圈以占长三角约1/6的陆域面积,承载了长三角1/3的人口和约1/2的经济总量。
《规划》提出,到2025年,上海大都市圈初步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框架,届时经济规模将接近20万亿元。到2035年,上海大都市圈基本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届时经济规模将达到30万亿元。到2050年,上海大都市圈全面建成卓越的全球城市区域,届时经济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
根据《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将共建世界级高端制造集群体系。其中,加速提升四大技术成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生物医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巩固强化两大现状优势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绿色化工、汽车制造;持续培育未来战略型产业集群体系,分别为航空航天、海洋产业。
《规划》指出,上海大都市圈将打造极具竞争力的世界级枢纽体系。其中,打造协同共赢的世界级机场群,巩固提升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增强面向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的辐射能力,推动与周边机场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共建分工协作的世界级港口群,做大做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集装箱枢纽港,优化区域港口功能布局,推动港口群更高质量协同发展,完善区域港口集疏运体系,突出江海联运、海铁联运。
《规划》提出,在上海大都市圈探索区域碳排放交易与碳金融制度的创新体制建设,引导培育碳交易咨询、碳资产管理、碳金融服务等碳交易服务机构,依托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探索建立区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组织推动相关金融机构和企业发行绿色金融债券和绿色企业债券,将都市圈建成全国重要的碳交易平台和碳金融创新中心。
最新修订时间:2024-04-18 20:47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内容概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