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理论与“X理论”相对。将人性假设为喜爱工作、发自内心地愿意承担责任的理论。美国行为科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在文章《企业中人的方面》中提出。认为人的本性是喜爱工作。要求工作是人的本性;在一般情况下,人们能主动承担责任,是受内在兴趣自我驱动的,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创造性;大多数人都具有解决组织问题的能力。因而在管理中,为了促使人们努力工作,应考虑工作对于员工的意义,鼓励员工参与目标的制定;以“启发和诱导”来代替“命令和服从”,用信任代替控制和监督;重视员工的各种需要和内在激励,并尽可能在实现组织目标过程中予以最大的满足。
主要观点
Y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一般人
本性不是厌恶工作,如果给予适当机会,人们喜欢工作,并渴望发挥其才能;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能力的限制和惩罚不是使人去为组织目标而努力的唯一办法;激励在需要的各个层次上都起作用;想象力和创造力是人类广泛具有的。因此,人是“自动人”。激励的办法是:扩大工作范围;尽可能把职工工作安排得富有意义,并具挑战性;工作之后引起自豪,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使职工达到自己激励。只要启发
内因,实行自我控制和
自我指导,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就能实现
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统一起来的最理想状态。
理论起源
现代管理科学中以人定向的
行为学派关于人性的一种假设。由美国
社会心理学家、管理学家D.麦格雷戈在《企业中的人性面》(1957)一文中首先提出。 麦格雷戈认为由于传统
管理方式的缺陷日益明显和行为科学的发展,已经对X理论提出了挑战。X理论已被证明是建立在错误的人性假设基础之上的,所以需要建立一个更科学的人性假设。这种假设对人性的基本概括是:人生性并非懒惰和不可信任,组织成员对工作的好恶,取决于他们所处的环境,如果组织给予积极诱导和激励,成员将渴望发挥其才智,反之则视工作为一种痛苦。强制和惩罚不是使组织成员完成
组织目标的唯一方法。他们在执行自愿的任务中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指挥。人在正常条件下能学会承担责任,并能主动要求承担责任,具有相当高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工作中问题的能动性。但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实际上人的才智仅有一部分得到了使用。对组织成员来说,按成果付酬和委以重任是两种相关的报酬方式,而最大的报酬是使成员自我实现的需求得到满足。
麦格雷戈称Y理论实现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以 Y理论为基础的
管理方法能够鼓励组织成员参与决策,向他们提供承担责任和挑战性工作的机会,扩大他们的工作范围,便于组织分权和授权,倡导他们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通过激励和诱导,使他们努力工作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人性假设
麦格雷戈称之为“Y理论”的人性假定是指:
·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与智力,乃是极其自然的事。一般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工作是一种满足的来源。
·促使人朝向组织的目标而努力,外力的控制及惩罚的威胁并非唯一的方法。人为了达成本身已承诺的目标,自将“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人对于目标的承诺,就是由于达成目标后所从而产生的一种
报酬。所谓报酬,项目甚多,其中最具有意义为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满足。
·只要情况适当,一般人不但会学会承担
责任,且能学会争取责任。常见的规避责任,缺乏志向,以及只重视保障等等的现象,是后天习得的结果,非先天的本性。
·以高度民主的想象力 、智力和创造力来解决组织上各项问题的能力,乃是大多数人均拥有的能力,而非少数人所独具的能力。
要点方法
“Y理论”的管理要点
(1)管理要通过有效地综合运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来实现企业的各种目标。
(2)把人安排到具有吸引力和富有意义的
岗位上工作。
(3)重视人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鼓励人们参与自身目标和
组织目标的制定。
(4)把责任最大限度地交给工作者。
(5)要用信任取代监督,以启发与诱导代替命令与服从。
总之,管理过程主要是一个创造机会、挖掘潜力、排除障碍、鼓励发展的帮助引导的过程。 “Y理论”的若干
管理方法(3)参与式和协商式的管理
应用要点
1、看这个人所处阶段,初期的通常适合X理论,成熟后Y理论
很多人刚踏足社会时,都会有不适应期,很不喜欢工作,喜欢多休息,这个时候,找不到工作乐趣,总感觉上班是很痛苦的事情。在这个时期就需要用X理论来管理。等他慢慢成熟起来,懂得工作的价值意义就是通过帮助别人来帮助自己,就会有自豪感和
成就感,到这个时候,就适合Y理论了。
2、所做工作不同,这个人作的工作,如果是他自己喜欢的,适合Y理论;如果是他极度反感的,适合X理论
很多人在工作时,喜欢少付出,多回报,能偷懒就偷懒,通常是他在做他不喜欢的工作,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监督、管理;当一个人在做自己喜欢做的工作时,就积极主动、自动自发,这个时候根本不需要人监督。
3、不同的人,适合不同的理论,人和人确实是有差距的
不是每个人成长速度都是一样的。有些人一辈子不能理解懂得生活的意义和道理,天天生活在报怨之中,特别喜欢消极怠工,好像迟到、早退占了企业的便宜,凡事消极悲观,能躲就躲,能推就推,不喜欢学习,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这些人如果在工作中就需要使用X理论;有些人成长速度很快,很迅速理解了生活的意义,凡事积极乐观,善于观察学习,这些人只要给他适当的环境,他们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对这些人就需要使用Y理论。
相关评价
人之初管理方式,通过与员工一起制订目标的方式,促使员工参与管理,从而达到完成工作任务的目的。 Y理论在近几十年中越来越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日本推行的美国学者
戴明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就是建立在Y理论的基础之上的。从表面上看,Y理论和X理论是相互对立的,但实际上它们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而不是互不兼容的必选其一的对立关系,一味地强调一个方面显然是片面的。
贡献局限
阐述了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内在关系,即
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哲学基础;提出了“管理理论都是以人性假设为前提的”重要观点,这表明麦格雷戈已揭示了“
人本管理原理”的实质。
“
X—Y理论”关于“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就体现为不同的管理观念和行为”的观点,动态地分析了人性假设的变化对管理理论的影响,进而提出了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是以人性假设的变化为前提的研究课题。
“X—Y理论”提出的管理活动中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个人目标与
组织目标一体化等思想以及参与管理、丰富工作内容等方法,对
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麦格雷戈对人性的基本估计过于绝对和
偏激。X理论过低地估计了人的能动性,Y理论则把人完全理性化。
X理论并非一无是处,Y理论也未必普遍适用。管理应针对不同的情况,科学地选择和综合运用科学理论。
作者简介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 Mc Gregor,1906-1964)是美国著名的
行为科学家,他在1924年还是一个服务站的服务员,后在
韦恩大学取得
文学学士学位;1935年,他取得
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I937-1964年期间在
麻省理工学院任教,但其中有六年(1948-1954年)在安第奥克学院任院长。任院长期间,他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的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其后,他在1957年1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一Y理论”,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X理论
X理论认为 :员工天生惰性,厌恶工作,只要有可能,他们就会避重就轻;既然员工不喜欢工作,必须采取强制措施,迫使其完成工作任务;员工会千方百计推卸责任;大多数员喜欢安于现状,没有抱负。
相关理论
Z理论
Z理论认为:要信任员工,信任是最好的激励,对员工的控制要含蓄委婉;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特点,根据各自的个性组成团队,来提高工作效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需要良好的个人感情的;提供员工参与管理的机会;让职工得到业务范围之外的培训机会;终身雇佣,缓慢晋级。
C理论
C理论认为:
第一,聘用员工要进行
背景调查,进行严格的甄别,杜绝有历史问题的员工进入公司大门;
第二,拆分业务相同部门,让部门之间产生竞争和制衡关系;
第三,为员工提供高于行业平均25%—50%报酬,以加强企业对员工的驱动力;
第四,通过旋转考核,使同级员工形成相互监督机制;
第五,将价值观纳入对员工的硬约束;
第六,对
业绩考核和价值观考核中出现的问题,要通过
人力资源总监,直接而且明确地告诉员工;
第七,提出公司使命,提升员工的崇高感;
第八,将员工业绩分为五个等级,最后一个等级的前10%要辅导和训诫,最后的10%可以视为塑造失败,予以淘汰,塑造失败既是员工个人的原因,也有公司事先甄别不力的原因,公司要妥善处理,从优辞退。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对C理论的评价:C理论是这个时代最符合人性的理论。
点评
“X理论”和“Y理论”由
麦克雷戈创立。X理论,是人性本恶论,Y理论是人性本善论,实际上,人性既有善的一面,也有恶的一面,就像中国的太极,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不是决然对立的关系。
Z理论由
威廉·大内Z理论创立,是针对美国企业在1980年代生产效率忽然低于日本,日裔美国学者威廉·大内提出的日本经验。日本员工是世界上最敬业和最忠诚的,日本经验不是普世价值,而且像终身雇佣的做法,在日本也逐步被放弃。
C理论由
马钧和
梅朝荣创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企业员工对企业和企业家抱有一定的偏见,从今后的情况看,企业对员工的约束手段也会越来越匮乏,唯有C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加强企业对员工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