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S半自动步枪(英文:The Simonov SKS carbine又称:SKS、西蒙诺夫步枪,SKS半自动
卡宾枪),是苏联枪械设计师
西蒙诺夫于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主持研制的半自动步枪。
研制背景
工人出身的枪械设计师
西蒙诺夫(后就读于莫斯科工业大学)1936年研制出发射7.62x54R毫米枪弹的自动装填步枪,参加1938年苏联自动装填步枪选型,虽然性能较优,但是落败于托加列夫方案,苏军决定装备SVT38,即1938年托加列夫自动装填步枪。西蒙诺夫继续不断改进,缩短枪长后成为自动装填卡宾枪。与此同时,已经发放到部队的几十万支SVT38故障频发,实用效果不佳,迫使苏军领导决定撤装。苏联军械部门回头看好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准备试装,定型为SKS41,即1941年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原本定于1941年7月要完成50支样枪的加工,还未完工时,战局突变,德国法西斯开始了疯狂进攻,苏联的许多兵工厂立即转入战时状态,一切服从于应急生产现行武器,SKS41的试产被迫推迟。
发展沿革
1944年夏天,试制出来的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被送往白俄罗斯战场试用。实战反映该枪只能一发一发的射击,后坐力大,精度差。这时缩短有效射程,减小枪弹威力的7.62x39毫米枪弹由叶利扎罗夫和肖明两人研制出来了,定型为苏联M43枪弹。军方决定SKS41改发射中间威力的7.62x39毫米枪弹。改用新弹的西蒙诺夫步枪结构不变,只是将枪管内膛和枪机闭锁、射击循环动作的相应尺寸调整为能适应体积较小的新弹,改小了一些零部件,去掉了膛口制退器,把装卸式刺刀改为折叠式刺刀,定型为SKS45,即1945年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这种发射7.62x39毫米中间型枪弹的新枪后坐力小、精度高,一发到部队就受到赞扬。后来随着
AK47突击步枪(苏联原意是卡拉什尼柯夫自动步枪)的出现,SKS45相比火力不足。
苏联军队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从一线部队撤装SKS半自动步枪,1955年停产。
技术特点
总体设计
SKS半自动步枪采用活塞短行程的导气式自动方式,闭锁方式为枪机尾端上下偏移式,射击方式为半自动单发,供弹为容量10发双排交错输弹的固定弹仓,从上方用10发桥夹一次压入,即可装满。
SKS半自动步枪是一种采用最普通结构的导气式武器。导气装置无气体调节器,活塞通过推杆抵在枪机框上,活塞后坐行程小于机框的行程,故该枪的自动方式属于活塞短行程。采用的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
击发机构
SKS半自动步枪击发机构属于击锤回转式,由击锤和击锤簧、击针和击针销等组成。发射机构属于半自动发射机构,由阻铁和阻铁簧、扳机和扳机簧、扳机轴、扳机连杆、不到位保险、单发杆等组成,并结合在发射机座上。其中单发杆能在枪机后坐压倒击锤的同时将扳机连杆向下压,解脱阻铁,扣住击锤,确保单发射击。
SKS半自动步枪有空仓挂机机构。当弹仓中枪弹射完后,托弹簧使托弹板上升至最高位置。托弹板凸齿顶起空仓挂机板,并使其对机匣底面的突出量不大于2.25毫米,于是支撑面挡住枪机的推弹突笋并阻止枪机复进,以便射手及时从上方装弹。
保险装置
SKS半自动步枪的不到位保险是在枪机未确实闭锁前,不到位保险阻铁控制扳机连杆在上方位置,使其对准发射机座上的导棱。此时扣不动扳机,不能击发,形成不到位保险。另外,不到位保险阻铁中部有一凸起,当枪机未确实闭锁时,不到位保险阻铁处于上方位置,该凸起与击锤卡槽扣合,使击锤不能向前回转。此时,即使扳机连杆对正阻铁,扣压扳机也不能击发,因此,也形成了不到位保险。
手动保险由保险机组成。保险机位于保险位置时,其限制面挡住扳机。扣压扳机时,仅有不大于2~3毫米的行程。当膛内有弹时,击锤处于后方位置,阻铁不会被推动,击锤不能解脱而形成后方保险。但当膛内没有枪弹、击锤处于前方位置时,却没有前方保险。此时,如果机框由于意外的原因向后运动行程较长,以致当其向前复进时会把弹仓中最上面一发弹推入弹膛,形成待击状态。
瞄具弹药
SKS半自动步枪采用机械瞄准具,准星为柱形,弧形表尺有半圆形缺口照门。
SKS半自动步枪使用M43式7.62毫米枪弹。
性能数据
服役动态
多国装备
SKS半自动步枪曾被许多
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苏军外,该枪还为东欧
华约组织国家军队所装备。苏军撤装后,部分东欧国家仍装备使用。此外,
埃及、
也门、
印度、
印度尼西亚、
朝鲜、
巴基斯坦和
越南等国也引进了此枪。
南斯拉夫曾进行仿造配发部队,称
M59/66半自动步枪。
中国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的全套技术资料引进仿制,略有改进,定型称为
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仿制
中国56式半自动步枪系1956年仿制苏联SKS半自动步枪,根据中国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种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具有射击精度高、射程远、可靠性好、适用性广等优点。56式半自动步枪从50年代末开始大量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取代53式步骑枪、日本三八式步枪和部分毛瑟步枪以及美国M1903式斯普林菲尔德步枪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制式步兵武器。到70年代初才全部换装完毕。1985年,56式半自动步枪正式撤装,由81式步枪或56式冲锋枪取代。中国军队仅保留少数56式步枪作仪仗队的仪仗枪。
总体评价
普通半自动步枪有击针弹簧,SKS步枪没有击针弹簧,据说在剧烈撞击及爆炸中有可能走火。(新华网 评)
SKS半自动步枪在性能上可以与美制
M1步枪媲美。SKS半自动步枪就算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代步枪中也是名列前茅的,从威力来说,由于该枪发射的是M43型7.62x39中间型步枪弹,从威力来看不如发射北约7.62x51大威力步枪弹的FNL自动步枪,也不如发射762x63型M2大威力步枪弹的美制M1半自动步枪。但从二战经验来看,标准的步兵交火距离在400米以内(美军也不可能有钱到给每一支步枪都装备瞄准镜),在这一交火距离内,SKS半自动步枪由于使用了装药量更小的中间型步枪弹,所以操控性更好,精度也相当不错,甚至优于后来装备的AK47突击步枪。在同等重量下可携带更多的子弹。SKS半自动步枪采用10发固定式弹仓,用10发条形弹夹进行装填,也可一发发手动装填,比起M1半自动步枪的8发漏夹装弹系统来说,还是有一定优势的。SKS半自动步枪的射速是40发/分,可以保证和美制M1半自动步枪的对抗中不落下风。(《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