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Hepatitis E )是一种经粪一口传播的急性传染病。自1955年印度由
水源污染发生了第1次戊型肝炎大暴发以来,先后在印度、
尼泊尔、
苏丹、
苏联吉尔吉斯及我国新疆等地都有流行。
ORF2位于3′端(约 2kb)是结构蛋白的主要部分,可编码
核衣壳蛋白;
ORF3与ORF1和ORF2有重叠(全长369bp),也是
病毒结构蛋白基因,可编码病毒
特异性免疫反应抗原。
戊型肝炎病毒(HEV)为无包膜的球状颗粒。 HEV分为1~8共8个
基因型,中国内地流行株主要为1型(曾称
缅甸株),其次为4型。尚不能对HEV进行
细胞培养,可
实验室感染猕猴等多种
猴类。HEV对外界环境
抵抗力不强。
戊型肝炎
传播途径(主要经
粪-口途径传播)和临床表现(
隐性感染及
急性肝炎,不致
慢性肝炎等)与
甲型肝炎相似。戊型肝炎在15~39岁的青年和成人高发。戊型肝炎亦为
自限性疾病。HEV对
肝细胞亦无直接病变作用(
CPE)。机体于病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不够稳固。有
戊型肝炎疫苗,预防戊型肝炎采用切断粪-口传播途径为主的措施。
①检测血清抗-HEV
IgM和抗-HEV
IgG:采用EIA检测。血清抗-HEV IgG于发病后7日便开始检出,是HEV感染的特点之一;
HEV随病人粪便排出,通过日常生活
接触传播,并可经污染食物,水源引起散发或
暴发流行,发病高峰多在雨季或洪水后。
潜伏期为2~11周,平均6周。临床患者多为轻中型
肝炎,常为
自限性,不发展为慢性HEV。主要侵犯青壮年,65%以上发生于16~19岁
年龄组,儿童感染表现亚临床型较多。
成人
病死率高于
甲型肝炎,尤其孕妇患
戊型肝炎病情严重,在妊娠的后3个月发生感染病死率达20%。
HEV感染后可产生免疫保护作用,防止同株甚至不同株HEV
再感染。有人报告绝大部分患者康复后血清中抗HEV抗体持续存在4-14年。
戊型肝炎原称肠道传播的非甲非乙型肝炎,20世纪80年代
后期分离出戊肝病毒( HEV)后才确定诊断。其
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与
甲型肝炎颇为相似,从临床上不易区分这两种病。本病流行地区厂泛,主要分布于
印度次大陆、
非洲和
南美洲的些
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戊型肝炎是当今
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肝炎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近年来发病率呈迅速
上升趋势。我国制定的《传染病防治法》已将戊型肝炎列为主要肝炎之一。近年来发病的
绝对数和发病率均呈连续、快速增长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