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SO循环
地理学术语
ENSO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circulation,是低纬度的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在海洋方面表现为厄尔尼诺、拉尼娜的转变,在大气方面表现为南方涛动。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简介
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洋) 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降低,(印度洋) 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升高。
鉴于厄尔尼诺与南方涛动之间的密切关系,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ENSO(音“恩索”)。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厄尔尼诺和拉尼娜则是ENSO循环过程中冷暖两种不同位相异常状态。因此厄尔尼诺也称ENSO暖事件,拉尼娜也称ENSO冷事件。ENSO具有2~7年的准周期,存在中性、暖性(正)、冷性(负)3个相位。
原理
十九世纪初,在南美洲厄瓜多尔秘鲁等西班牙语系的国家,渔民们发现秘鲁附近海面平时比较冷的海水每隔几年就会突然比较温暖,这种现象最严重时往往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而被称为“厄尔尼诺El Niño”(西班牙语“男孩”,即“圣婴”)。与此相反,赤道东太平洋也出现一种大范围的水温反常下降的现象,其引起的气候变化特征恰好与“厄尔尼诺”相反,气象和海洋界称之为“拉尼娜La Niña”现象(意为“小女孩”,圣女婴)。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几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东南信风,使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发生变化,其中最直接的现象是赤道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成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uthern Oscillation,SO)。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这种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ENSO(El Niño/La Niña-Southern Oscillation,简写ENSO,音“恩索”)。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SO循环。
图1左图:太平洋平时状态(赤道风将温水向西吹、冷水沿南美洲海岸上涌);图1右图:圣婴现象(温水向南美洲吹送,冷水不再上涌而使海洋变暖),此时太平洋东西气压亦随之变动,即所谓南方涛动。
科学研究表明,ENSO是导致全球各地破坏性干旱、暴风雨和洪水的罪魁祸首。1997至1998年的厄尔尼诺导致成千上万人死亡,并造成世界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美元。近年来,我国发生的98年长江洪灾、南方雪灾等都有其有关。ENSO现象一般每隔2~7年出现一次,持续几个月至一年不等。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且滞留时间延长。科学家对ENSO事件的“加剧现象”探索研究普遍认为,ENSO事件不仅仅是自然灾害现象(天灾),而且很可能与地球温暖化有关(人祸)。
影响
ENSO对世界气候影响最显著的地区是热带,对热带以外地区的气候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虽然中国并不位于ENSO的中心区,而是位于它的边缘地区,但ENSO作为影响气候变化的强信号,是影响中国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参考资料
ENSO事件.中科院大地测量实验室.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11 13:54
目录
概述
简介
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