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 Interbank Payment System,简称CIPS),是专司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业务的批发类支付系统。旨在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提高交易的安全性,构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清算模式
现有人民币跨境清算模式主要包括
清算行模式和
代理行模式。
清算行模式下,港澳清算行直接接入
大额支付系统,其他清算行通过其总行或者母行接入大额支付系统,所有清算行以大额支付系统为依托完成跨境及
离岸人民币清算服务。
代理行模式下,境内代理行直接接入大额支付系统,境外参加行可在境内代理行开立人民币
同业往来账户进行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清算。
CIPS(一期)上线后,现有人民币跨境清算模式将基于市场需求继续发挥作用。
清算系统
CIPS(一期)的主要功能是便利跨境人民币业务处理,支持跨境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结算、跨境直接投资、跨境融资和跨境个人汇款等业务。其主要特点包括:
CIPS(二期)在功能特点上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运行时序
CIPS(一期)按照北京时间运行,以中国法定工作日为系统工作日,年终决算日是中国每年最后一个法定工作日。CIPS(一期)每日运行时序分为营业准备、日间处理、业务截止和日终处理四个阶段,日间处理支付业务的时间为9:00-20:00。
CIPS(二期)运行时间由5×12小时延长至5×24小时+4小时
运营机构
CIPS(一期)由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运营,该机构为公司制企业法人(以下简称运营机构)。2015年9月8日,运营机构在上海正式成立,全面负责CIPS(一期)的系统运营维护、参与者服务、业务拓展等各方面工作。
该公司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和管理,人民银行已经制定和发布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运营机构监督管理办法》(银发[2015]290号),对经营范围、业务运营等做出了规定。
2020年4月28日,公司完成工商信息变更,企业名称正式由“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上海)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
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
参与机构
首批直接参与者共有19家,分别为:工商银行、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汇丰银行(中国)、花旗银行(中国)、渣打银行(中国)、星展银行(中国)、德意志银行(中国)、法国巴黎银行(中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中国)和东亚银行(中国)。
2016年7月11日,第二批直接参与者8家,中信银行、广发银行、上海银行、江苏银行、
三菱东京日联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恒生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等。
其后,以下机构渐次加入:
中国光大银行2016年12月5日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2017年6月19日
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2017年6月28日
网联清算有限公司2020年10月9日
截至2024年10月末,CIPS系统共有直接参与者160家。
发展历程
2012年初,人民银行决定组织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ross-BorderInterbankPaymentSystem,以下简称CIPS),满足全球各主要时区人民币业务发展的需要。
2011年,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超2万亿元,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量超1100亿元。
2015年,为进一步整合人民币跨境清算渠道,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效率,人民银行决定组织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顺利投产,重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通行做法的整体制度框架和基础性安排,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支持客户汇款和金融机构汇款等支付业务,较好地满足了全球各主要时区跨境人民币贸易、投融资业务等结算要求,便利了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
2018年3月26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投产试运行,10家中外资银行同步试点上线,进一步提高人民币跨境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截至2018年3月底,CIPS共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9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148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二期)全面投产,系统运行时间将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满足广大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
2018年5月24日,央行报告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32.87万笔,金额5.45万亿元,日均处理业务5388.74笔,金额893.91亿元。
2022年01月,长虹(香港)贸易有限公司在
交通银行的支持下顺利接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并完成首单业务办理。这是首家大型企业集团的境外资金管理中心接入CIPS系统。
2022年3月,天津东疆一商业保理公司实现了CIPS(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标准收发器国内首发,并成功搭建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这标志着商业保理行业通过CIPS打通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最后一公里”。
2022年5月,从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获悉,在人行指导下,天津银行、天津农商银行顺利完成第二代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的直联接入,成为天津地区首批上线的法人银行。该系统上线运行实现了从银行业务系统自动采集跨境人民币业务数据,显著提高了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报送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2022年8月16日,截至7月底,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金贤东在国家发改委8月份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累计与2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在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
2023年3月,央行发布2022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报告。报告显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量保持增长。2022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处理业务440.04万笔,金额96.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1.68%和21.48%。日均处理业务1.77万笔,金额3883.38亿元。
2023年3月29日,根据中国交通银行巴西子行——交银BBM的新闻稿,该行成为中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拉丁美洲的首个直接参与者金融机构。该协议是巴西代表团在访问北京期间签署的,有利于降低人民币和雷亚尔直接交易的成本。
2023年7月14日,上海证券报记者获悉,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业在跨境人民币服务上的获得感,让更多企业更愿意在跨境汇款中使用人民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推出“全额汇划”。
2023年中秋国庆假期期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提质升级,按照“境外工作日运行”的方式,累计对外服务6个工作日。64家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共同参与,积极帮助客户在长假期间办理业务,业务范围覆盖全球71个国家和地区。这也是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首次在长假期间实现持续跨境支付清算服务。
建设意义
随着跨境人民币业务各项政策相继出台,跨境人民币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人民币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跨境支付货币、全球第四大支付货币、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需求迅速增长,对
金融基础设施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进一步整合现有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渠道和资源,提高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效率。建设独立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完善人民币全球清算服务体系成为必然要求。业界普遍认为,CIPS的建立在顺应市场需求的同时,将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在全球的使用,为其成为真正的全球货币铺平道路。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系统上线运行后,将大大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标志着人民币国内支付和国际支付统筹兼顾的现代化支付体系取得重要进展。
建设目标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建设目标是保证安全、稳定、高效,支持各个方面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需求,包括人民币跨境贸易和投资的清算、境内金融市场的跨境货币资金清算以及人民币与其他币种的同步收付业务。
CIPS分两期建设:一期主要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为跨境贸易、跨境投融资和其他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清算、结算服务;二期将采用更为节约流动性的混合结算方式,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
相关制度
CIPS(一期)的制度主要包括:《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参与者服务协议》、《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运行规则》以及《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技术规范》。
其中,《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暂行规则》(银办发[2015]210号)由人民银行制定并在门户网站发布,主要规定参与者的加入条件、业务处理要求、账户管理要求等。经人民银行批复后,CIPS运营机构制定并发布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参与者服务协议》和《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操作指引》,协议以法律文本的形式约定了CIPS运营机构和参与者的权利与义务;操作指引规定了主要业务流程及具体要求。后续,CIPS运营机构还将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运行规则》、《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技术规范》。
风险防范
在防范系统结算风险方面,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CIPS设置了直接参与者准入和退出机制,确保只有具备良好流动性管理能力的机构才能加入系统,并开展相应业务。支持直接参与者通过大额支付系统利用注资(预注资)、调增和调减等方式从本机构(或资金托管行)在大额支付系统的账户获得流动性。同时提供队列管理、余额预警、自动缺款通知等辅助管理功能。此外,各直接参与者还可以利用现有的全国同业拆借中心的交易平台,按照有关规定通过同业拆借方式获得流动性。